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教育網站 > 高校大學 > 湖南高校

湖南大學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湖南大學
網站熱點:
湖南大學,更多湖大映像,機關部處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6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4 9:27:15
網站介紹:
湖南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校區位于湘江之濱、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譽。
網站百科

學校概況/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由原湖南大學與原湖南財經學院于2000合并組建,2002年原湖南計算機高等專科學校又并入,現任書記是劉克利教授,校長是鐘志華院士。

湖南大學設有29個院系,擁有1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9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171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6個專業學位授權, 59個本科招生專業;建有14個國家重點學科,1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醫學等10大學科門類。設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11個部、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大學的土木工程、建筑、工業設計、車輛工程、材料工程、分析化學、工商管理、國際貿易、保險精算等專業在國內均有很高的知名度。 

歷史沿革/湖南大學

公元976年,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正式開始辦學。歷經七毀七建,建筑保存至今。1903年岳麓書院改制,與原湖南高等學堂(1897年成立長沙時務學堂,1900年改為求實書院,1902年改為湖南大學堂,1903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合并,在舊址上成立新的湖南高等學堂。1912年,民國改元,教育部頒布《壬子學制》,湖南高等學堂奉令停辦,工科學生按志愿送到湖南高等工業學校和湖南高等師范學校繼續學習。(《*次*教育年鑒》第13頁)。同年,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奉命遷入。民國四年十二月《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志·建制第二》載:“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即故岳麓書院。”(第2頁),湖南高等師范學校編撰的《形勢*》對校址岳麓山的地勢,《建制第二》對校產岳麓書院的所有建筑以及作為前身的岳麓書院的歷史沿革,《揭示第四》對岳麓書院全部重要揭示,包括講堂揭示,齋舍揭示,膳堂揭示,均詳細述載和書錄,作為校史和學校教育思想的基本組成部分,并稱:“一切仍之。”(第2頁)1917年,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奉令停辦,并入武昌國立師范學校,同年,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遷入,接收了前湖南高師的全部校產和一部分教師。1926年湖南工業商業、法政三個專門學校合并,正式成立省立湖南大學,1937年,省立湖南大學被國民政府教育部確立為國立湖南大學。

1949年新*成立,同年,省立克強學院、省立音樂專科學校、國立師范學院、私立民國大學等校并入湖南大學,組成文藝、社會科學、教育、財經、自然科學、工程、農業等7個學院、25個系,成為當時華中地區規模*大學。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國立湖南大學被撤消。但之前一些調整工作已經開始進行了。國立湖南大學的各專業系科去向如下:

1950年4月,教育學院音樂系和音樂專修科師生調往武漢中原大學,同年4月,工程學院水利系師生調往武漢大學。1951年3月,農業學院調出與省立修業農林專科學校組成湖南農學院(今湖南農業大學)。1952年10月,工程學院礦冶系和礦冶研究所師生調往中南礦冶學院(今中南大學)。同年11月工程學院化工系師生調往廣州華南工學院(今華南理工大學)。1953年10月前從國立湖南大學調出去的各院系師生陸續離校的是:自然科學院的數學(部分)、物理(部分)、化學(部分)、生物,文學院的中文(部分),社會科學院的歷史(部分)等6系325名學生和13位教師于10月2日出發,前往武漢大學。10月3日,社會科學院經濟系師生部分去中南財經學院(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部分去武漢大學。

財經學院的會計、統計、企業管理、財政金融、合作等系師生527名去武昌中南財經學院。文教學院的中文系、外文系(小部分)、教育系及社會科學院的歷史(部分),自然科學院的數學(部分)、物理(部分)、化學(部分)等系,師范專修科的中文、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師生調湖南師范學院(今湖南師范大學)。文教學院外文系大部分師生、歷史系一部分師生去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的經濟地理系大部分師生去中山大學,一部分師生去河南大學。社會科學院的政治、法律兩系師生調往武昌中南政法學院(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程學院的電機、機械兩系師生及有關實驗設備全部調往武昌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學院的土木結構組、電機系的電機組共7位教師和135名學生調華南工學院(今華南理工大學)。自然科學院礦化專修科師生調中南礦冶學院。師范專修科的地理師生調華南師范學院(今華南師范大學)。土木系師生全部調入中南土木建筑學院(國立湖南大學與其他一些大學的土建專業合并組建的學院),中南土木建筑學院在原國立湖南大學原址成立。

1958年中南土木建筑學院增設機械、電機、化工三系,更名為湖南工學院,1959年湖南工學院復名為湖南大學,增設了文、理科,設十二個系,重新確定向文、理、工綜合性大學發展。1960年,鐵道建筑、橋梁隧道、鐵道運輸三個系和部分公共課教研室分離出去成立了長沙鐵道學院。1964年再度調整為工科大學,但保留了大量理科的教學、科研師資力量,為后來重建理科院系打下了良好基礎。

1978年后,在保持工科優勢的前提下,加強了理科建設,同時大力發展文科,逐漸向綜合性大學發展。

2000年原湖南大學與湖南財經學院合并,2002年湖南省計算機專科學校并入,組建新的湖南大學,文科力量尤其是經濟學科得到極大的增強,成為真正的綜合性大學。

規模建設/湖南大學

 

學院專業

學院
專業名稱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含中外合作辦學)
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
工程管理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建筑學
景觀學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
城市規劃
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
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工程力學
工程結構分析
熱能與動力工程
車輛工程
工業工程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工業設計(藝術學位)
工業設計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含中外合作辦學)
電子商務
市場營銷
會計學(含中外合作辦學)
財務管理(金融工程)
財務管理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工程)
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含中外合作辦學)
自動化
測控技術與儀器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湖南大學信息科與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數字媒體技術
軟件工程
通信工程
信息安全
物聯網工程
智能科學與技術
湖南大學國家保密學院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
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含理科基地)
化學工程與工藝
應用化學
湖南大學數學與計量經濟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
應用物理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湖南大學外國語與國際教育學院
英語
日語
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
金融學
保險學
統計學
金融學(金融工程)
湖南大學法學院
政治學與行政學
行政管理
法學
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學
財政學
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媒體創意)
新聞學
廣告學
廣播電視編導(編導)
播音與主持藝術
表演
湖南大學*語言文學學院
漢語言文學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歷史學
湖南大學生物學院
生物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

學科設置

截至2013年,該校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醫學、藝術學等11大學科門類。其中具有博士生招生權的學院達到18個,擁有2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8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0個專業學位授權,66個本科招生專業,2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一個*科研基地;建有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14個(國際貿易學、分析化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環境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特色專業建設點14個(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湖南省重點學科22個(凝聚態物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等)。

學科名稱
排名
學科名稱
排名
機械工程
6
統計學
20
土木工程
6
*史
20
環境科學與工程
8
法學
21
建筑學
9
電子科學與技術
21
馬克思主義理論
11
軟件工程
23
應用經濟學
12
考古學
24
工商管理
12
生物醫學工程
26
化學
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6
設計學
13
控制科學與工程
27
電氣工程
13
數學
28
城鄉規劃學
15
物理學
28
新聞傳播學
16
體育學
35
外國語言文學
17
材料科學與工程
41
化學工程與技術
19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該校擁有專任教師1900余人,正副教授1200余人。全職工作的兩院院士4名,雙聘院士6名,[19]  中組部“千人計劃”33 人[20]  ,萬人計劃學者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講座教授2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1人,湖南省百人計劃34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3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人,*教學名師4人,國家創新群體2個,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8個,*教學團隊7個。

學校榮譽

學校在教學上保持和發揚“重基礎、重質量、嚴管理”的傳統,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創新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在社會上享有良好聲譽,具有“基礎扎實、思維活躍、適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特色,在2005年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達到優秀。學校設有國家工科、理科(化學)基礎課教學基地、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近年來,獲得*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優秀獎8項;獲得國家精品課程19門,國家優秀博士論文3篇。通過穩定本科招生規模,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從學士、碩士博士教育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格局。新*成立以來,已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16萬多名高級人才,其中有13名校友當選為院士。近三年,學生參加挑戰杯、力學競賽、數學建模競賽、TCL杯競賽等一系列*和省級競賽,共獲得省級以上獎勵625項次、1056人次。

學校發揮基礎好、學科綜合性強的優勢,在不斷提高基礎研究水平的同時,致力于解決國民經濟建設中急需解決的理論與實際問題。設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18個部、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形成化學工程、土木工程建筑設計、機械制造與車輛工程、機電一體化及自動控制、計算機應用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等科技集團力量,管理科學與工程、國際貿易學、金融學、會計學等都已成為管理學和經濟學領域的重要研究力量,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學校“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化學生物科技創新平臺”、“汽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創新平臺”、“現代結構與橋梁科技創新平臺”和“經濟開放與貿易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科研力量得到進一步的整合和優化。近年來,學校先后在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重大項目、“973”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上實現零的突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一直名列全省前茅;*科技進步獎大幅增加,先后取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在內的*大獎15項。

人才培養/湖南大學

拔尖人才培養試驗計劃
為進一步貫徹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辦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校穩步推進彈性學制下的學分制,實施了“兩班四計劃”,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基礎扎實、思維活躍、適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研究型和復合應用型人才。
李達實驗班:學校每年從新生中選拔100名同學進入李達實驗班學習。分李達自然科學實驗班,李達社會科學實驗班、李達人文科學實驗班。實驗班實行“2+2”的培養模式,一、二年級進行通識教育,三年級進入寬口徑專業教育;實行淘汰制,一年后考核不合格者淘汰至原專業學生班;兩年后,考核合格的學生可在相應學科門類中選擇專業;保送研究生比例為合格學生的50%。
湖南大學本碩連讀班:為了適應國家重點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需要,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縮短優秀人才的培養周期,滿足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激勵優秀高中畢業生報考,該校在土木工程、化學、車輛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四個本科專業實行本-碩連讀培養。對于*志愿報考土木工程、化學、車輛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且高考成績位于前列的考生,擇優選拔100名(每個專業不超過25人)考生實行本-碩連讀學制。
大學生創新訓練[SIT]計劃: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本科生及早參與科研訓練、接觸社會實際、鍛煉創業才干,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與創新訓練(Students Innovation Training[SIT])計劃,已形成國家、省、校級大學生創新能力訓練體系。
*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校進入教育部*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試點高校,在車輛工程、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測控技術與儀表四個專業實施。
“訪學”計劃:即“第二校園經歷計劃”。與山東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臺灣中原大學等高校合作,互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對方優勢專業學習一年,實現校際間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教育經歷。
士英計劃:為促進拔尖創新人才成長,加強優秀學生本科、碩士階段的貫通培養,推行“士英計劃”。以湖南大學原校長、*近現代建筑教育家柳士英先生的名字命名。在本科第五學期(五年制第七學期)選拔部分優秀本科學生實行導師制(選拔人數不超過學生所在年級當年實際招生人數的3%),進入導師科研團隊,提前科研實踐和創新體驗。學生原則上在第七學期(五年制為第九學期)直接推薦為校內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本科生
學校每年面向全國招收5000名左右普通本科生,在新生中將推行以下培養教育舉措:實行彈性學制下的學分制,允許學生提前一年或推遲兩年畢業;允許學生根據學習進度在學院或導師指導下選課,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允許優秀學生或確有某方面專長的學生申請轉專業;允許學有余力的優秀學生,申請修讀第二專業和輔修專業;高考直錄取100名優秀新生進入本碩連讀班;入校新生選拔100名優秀進入李達實驗班;150萬專項經費直接資助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3億元項目打造大學生創新平臺。
“千年學府”繼承了“愛國務實”的教育傳統,堅持培養"經世致用之才”,生源質量和培養質量好,歷屆畢業生都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均居湖南省高校*。各層次學生理論基礎扎實,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強,深受招生單位和導師的歡迎。首屆全國10名優秀發明企業家中,有2人是湖南大學的畢業生;1999年中科院青年科學家基礎性研究一等獎及高新技術開發一等獎的獲得者中,均有1名湖南大學的畢業生。
研究生
湖南大學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湖南大學原工科研究所礦業部就開始招收研究生。自一九七八年全國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以來,共招收數以萬計的研究生,并致力于營造完善的成才機制和濃厚的學術氛圍。學校一貫堅持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重視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研究生教育始終以“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核心構建。2000年11月,湖南大學研究生院成立,成為全國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的56所研究生院之一。經過長年的發展和“211工程”和“985工程”項目建設和近幾年加大學科建設的自我投入,為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012年在籍研究生近12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近3000人,碩士研究生近9000余人,在校研究生除積極參加所在學科、專業的科研課題研究以及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外,還組隊參加各種學術交流和競賽,并多次獲獎,已成為學校科研工作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留學生
湖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成立于1998年,[2009年與]外國語學院合并成立外國語與國際教育學院。學院教學軟硬件條件達到一流水平,并蟬聯“全國十佳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稱號。留學生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荷蘭、俄羅斯、韓國、日本等38個國家和地區,基本涵蓋所有專業大類,學歷層次包括博士、碩士、本科和進修生。學院擁有包括一批資深知名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內的任課老師百余人,含外籍教師15人,其中85%以上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開設各類本科和研究生專業18個。2011年3月,*(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在中南地區設立的*“國字號”出國留學培訓基地落戶湖大,進一步有力促進了學校留學事業發展。

 

學校領導/湖南大學

現任領導

湖南大學現任領導[29]  
校長
段獻忠
黨委書記
蔣昌忠
黨委副書記
欒永玉唐亞陽陳偉
紀委書記
欒永玉
名譽校長周光召
副校長
張強
陳收
劉金水曹一家賴明勇
校長助理
韓紹昌
于德介
何益斌

歷任校長

1913~1923 賓步程

1914~1915 符定一

1926.2~1926.7 李待琛

1926.8~1927.6 雷鑄寰

1928.4~1929.7 任凱南

1929.7~1930.8 胡元

1930.8~1931.3 楊卓新

1931.3~1932.10 曹典球

 1932.10~1935.12 1940.3~1943.8 1945.2~1949.6 胡庶華 胡庶華 胡庶華

1936.1~1937.7 黃士衡

1937.7~1940.9 皮宗石

1949.7~1949.12 易鼎新

1949.9~1949.12 余志宏

1949.12~1953.1 李達

1953.5~1958.6 柳士英

1959.7~1968.9 1981.3~1982.6 朱凡

1978.7~1981.3 張健

1982.6~1987.12 成文山

1987.12~1993.7 翁祖澤

1993.7~1999.5 俞汝勤

1999.5~2003.4 王柯敏

2003.4~2005.7 谷士文

2005.7~2011.9 鐘志華

2011.9~2016.1 趙躍宇

2016年至今  段獻忠

校園文化/湖南大學

校歌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開學府,濟濟滄滄承朱張之緒,取歐美之長;華與實兮并茂,蘭與芷兮齊芳楚材蔚起奮志安壤,振我民族揚我國光。

 《湖南大學校歌》創作于20世紀30年代省立湖南大學時期。為湖南大學老校長、著名教育家胡庶華先生(從1932年至1949年三任湖大校長)作詞,由20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音樂家、將西洋音樂傳入**人蕭有梅先生作曲。作為學堂音樂的產物,歌曲本身運用文言文作詞,配以大氣磅礴的旋律,氣勢渾宏;倡導繼承傳統、兼顧歐美之長,表達了一代有識之士的強國主張和愛國情懷,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校訓

實事求是 敢為人先

 “實事求是”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德傳》。1917年岳麓書院改制時期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遷入時,校長賓步程先生提出;其撰寫“實事求是”匾至今仍懸掛在岳麓書院講堂。

 作為校訓,充分體現學校教育傳統和治學理念;也是千百年來,岳麓書院奉行的“務實”“經世致用”精神的集中體現。毛澤東曾數度寄居于岳麓書院,當時書院內的“實事求是”匾對其產生了影響,“實事求是”后來成為毛澤東思想的核心。“敢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精髓,岳麓書院又是湖湘文化的搖籃;將其列為校訓,體現了學校對優秀傳統的承揚。湖南大學的所在地長沙市,曾經評選過“長沙精神”,最終“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入選。

校風

博學,睿思,勤勉,致知

博學 即“博于問學”:要求師生在治學上廣播、深遠;也是岳麓書院“博學之,審問之”的教學特色。
睿思 即“明于睿思”:要求師生達到思維的深刻性、獨立性、創造性、開放性;也是岳麓書院教學傳統中中思 考的特色和要求。
勤勉 即“學而不厭”:提倡學生有勤奮刻苦的奮發精神,要求教師潛心學術,樂于奉獻;也是岳麓書院學規的主要要求。
 致知 即“格物致知”:要求師生學以致用,知行統一,達到“明德”“明理”的目的;也是岳麓書院“務實行”“重實踐”的治學傳統和湖湘文化“堅定德性、明習時務”的特色。

校徽

 以創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書院上門為中心,以蔥郁翠流的岳麓山為背景,象征著湖南大學這所“千年學府”,千余年來始終興學不衰,弦歌相續。中心圓的上方是毛主席親筆題寫的“湖南大學”校名手跡,下方為湖南大學的英文字母。正下方的飄帶上兩組數字“976”、“1926”,分別為岳麓書院誕生時間和湖南大學正式定名時間。兩側共計十四瓣楓葉,代表當時(即1986年)湖南大學設立的14個系。

其他

共青團湖南大學委員會

 湖南大學共青團是湖南大學先進青年的群眾性組織。多年來學校各級團組織堅持“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以“服務大局,突出特色,注重實效,尋求突破”為工作思路,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中華之崛起而立志成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為學校各項事業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湖南大學學生會
湖南大學學生會是在校黨委領導下的全體同學的群眾性組織,是湖南大學全體同學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 它維護學生的權利,保護學生的利益,反映并努力解決同學當中廣泛的合理要求。接受校黨委的領導和校團委的指導與幫助。
湖南大學學生會的宗旨是: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緊密團結和依靠全體同學,充分調動同學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在黨、團組織和廣大同學的支持下,開展形式多樣的政治思想工作和豐富多彩的學習文體活動。

愛晚紅楓-湖南大學影響力*BBS
 愛晚紅楓學生網是湖南大學學生自主籌劃、創辦、運營的非營利性網站。從創辦時單一的BBS發展成為集論壇、網刊、博客為一體的具有門戶性質的人文社區。網站始建于2004年7月1日,網站建設至今,現日均瀏覽量50000~70000,*時達到10萬,日均訪問量5000~7000,注冊會員達140000余人,是一個的較大規模的高校學生網站。

知名校友/湖南大學

政軍界

毛澤東
*共產黨、*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偉大領袖[43] 
蔡鍔
近代軍事家,組織護國軍,任*軍總司令,四川督軍兼省長
黃興
大元帥,中華民國陸軍部部長、行政院院長
方鼎英
黃埔軍校代校長兼教育長
熊希齡
北京政府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
范源濂
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北京師范大學首任校長
程潛
國民政府陸軍上將,原北伐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軍委會參謀總長、*戰區司令長官、湖南省主席
謝覺哉
*無產階級革命家,法學家。法學界的先導、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原*人民法院院長
曹典球
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湖南大學校長,湘雅醫院董事長
甘泗淇
*人民解放軍上將,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周良柱
*人民解放軍少將,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
慈云桂
*人民解放軍少將,*計算機之父,*科學院院士,“銀河”巨型計算機總設計師
熊清泉
原湖南省委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周小舟
原湖南省委*書記,原*科學院中南分院副院長
彭清華
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區人大主任
周本順
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共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
傅自應
中央紀委駐中央宣傳部紀檢組組長[44] 
高錦屏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吳向東
原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45] 
李慎明
*人民解放軍少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田進
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李光強
武警水電指揮部主任
蔣作斌
湖南省人大委員會副主任
李薇薇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張群山中共貴州省委常委、秘書長,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46] 
高峰
云南省副省長,無黨派人士
彭祥松
遼寧省副省長,遼寧省政協副主席
洪毅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正部級),原中共甘肅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
張驥
廣州市副市長

學術界

楊樹達
中央研究院院士,*科學院院士,*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著名語言文字學家
周鳳九
著名公路工程專家,*土木工程學會首任理事長,交通部公路局副局長
周福霖
*工程院院士
馬克儉
*工程院院士
周長霖
*工程院院士
柳士英
*近現代建筑教育先驅,原湖南大學校長
劉敦楨
*科學院院士,著名建筑學家
陳耀祖
*科學院院士
姚紹福
*工程院院士
陳希孺
*科學院院士
慈云桂
*科學院院士
陳榮悌
*科學院院士
陳星旦
*科學院院士
李薰
*科學院院士,原*科學院副院長
姚守拙
*科學院院士,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俞汝勤
*科學院院士,原湖南大學校長
呂振羽
*科學院學部委員,現代史學家
劉筠
*工程院院士,全國著名魚類發育生物學家
鐘志華
*工程院院士,現任*工程院黨組成員、秘書長,原湖南大學校長,原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市科協主席
周緒紅
*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校長,原蘭州大學校長
趙躍宇
湖南大學校長,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力學學科評審組專家,*力學學會常務理事兼一般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成會明
*科學院院士,*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副所長
周小舟
*科學院原中南分院副院長
陳立東
*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副所長
胡文平
*科學院研究生院化學所博士生導師
胡安榮
美國阿波羅探月飛船設計師
陳同祥
神舟系列飛船主任設計師
楊小凱
著名經濟學家,華人距離諾貝爾經濟學獎最近的人
王柯敏
湖南省教育廳廳長,原湖南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
彭國甫
湖南省科技廳廳長,原湘潭大學黨委書記
聶建國
*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教授,教育部工程結構工程與振動實驗室主任
吳建宏
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數學理論家。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趙爭鳴
清華大學教授,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何人可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主席
伍海華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湖南大學博士生導師,青島啤酒獨立董事
高敏
鄭州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專家、教育系統全國勞動模范、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張逢鏗
登上南極的**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將南緯77°44′、西經126°38′處定名為“張氏峰”,獲得美國國務院頒發的金質獎章和獎狀
黃學東
微軟總部產品研發部總經理,微軟研究院語音技術組項目主持人
李子青
微軟亞洲研究院形象計算組項目負責人
張一沂
原湖南大學法語系副主任。榮獲法國國家一級榮譽勛章
李元元
*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學校長
陳春陽
中南大學副校長[47] 
周良柱
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
孫逢春
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
王守法
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樊行健
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
李達
原湖南大學校長、武漢大學校長
王善平
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
袁浚原湖南大學體育系主任、成都體育學院(原四川省立體育專科學校)首任校長
庾建設
廣州大學黨委書記,原校長
張湘偉
廣東工業大學校長
羅勝聯
南昌航空大學副校長
王耀中
長沙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張建仁
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
王漢青
湖南工業大學校長
張昌凡
湖南工業大學副校長
谷正氣
湖南工業大學副校長
孫培雷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校長
王麓蓀
著名中文教育家,曾在湖南大學中文系任教(思想家王船山嫡孫)

商界

范旭東
*“民族化學工業之父”
肖鋼
*證監會主席,原*銀行董事長,原中央人民銀行副行長
官慶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建筑工程總公司總經理、黨組成員,*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建設計集團董事長
蔣超良
吉林省省長,原*農業銀行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原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兼行長,原*交通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原*銀行業協會會長
許羅德
*銀聯總裁
易都佑
*金幣總公司總經理
熊曉鴿
IDG亞洲區總裁,全球副總裁,創始合作伙伴。IDG資本副董事長。“贏在*”欄目策劃人、北京網尚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
任曉常
*汽車工程研究院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李開國
*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副院長)
倪正東
清科集團的創始人、CEO兼總裁
向文波
三一重工總裁
趙想章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
王偉
宇通集團·鄭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
廖朝華
*工程設計大師,中交第二公路勘測設計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歐陽潔
東風公司副總經理,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
榮秀麗
天宇朗通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總裁
黃智勇
阿科普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田勁
美國晨星公司亞太區總裁,晨星資訊亞太區總裁
薛向東
東華集團總裁
傅軍
新華聯集團總裁
馬正武
*誠通控股公司董事長
李凡聰
裕魯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胡野碧
博大國際有限公司(投資銀行)董事會主席
潘向東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王恒
*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CIO(首席信息官)
鄧樹興
深圳市艾貝特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獻兵
常德卷煙廠廠長兼黨委書記
高鳳有
現代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原金杯汽車貿易公司總經理
王振江
富春東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石樂明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
張文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
趙小剛
*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
韓德宏
深圳市水務集團總經理
陳學榮
華歐國際董事長,湘財證券董事長、總裁
肖偉
北京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副總裁
周躍宏
長沙九芝堂(集團)有限公司公司董事
袁定江
隆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
龔云華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
吳敏文
原世紀證券總裁、黨委書記,*最年輕的券商CEO。北京盛世景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
黃國宣
廣東交通實業投資公司董事長
郭偉華
*聯合工程公司總經理
李光輝
大連口岸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大連思博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大連海大知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大連海事大學客座教授
湯世生
*信達信托投資公司副總裁兼宏源信托(現宏源證券)董事長。原*國際金融公司籌備組負責人、副總裁,*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
黃勇
重慶機電控股集團總裁
陳和生
原*磨料磨具進出口總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新友
上海東江集團總裁,原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兼任*建筑學會建材分會理事、上海市湖南商會常務副會長
唐紅
江蘇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湖南大學會計學院碩士生導師
陳保民
湖南武陵源茶籽油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鈞
業之峰裝飾集團董事長、*建筑裝飾協會副會長
韋光
深圳市深綠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類似“湖南大學”
與“湖南大學”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