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教育網站 > 高校大學 > 湖南高校

吉首大學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吉首大學
網站熱點:
吉首大學,學校概況,學校簡介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4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08:50
網站介紹:
吉首大學
網站百科

學院簡介/吉首大學

吉首大學是1958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建在湖南西部的一所省屬綜合性大學,分吉首校區和張家界校區,校本部設在湘鄂渝黔交匯處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校園面積268公頃,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市招生,在籍學生2萬余人,其中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8000余人。在職教職工1580人,專任教師905人,副高職稱以上387人,其中教授81人,支邊教授13人。
民族學、*少數民族經濟學,民族傳統體育學、生態學、文藝學、倫理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體育人文社會學、漢語言文字學、專門史、產業經濟學、法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凝集態物理、分析化學、應用化學、林產化學加工工程、企業管理等十八個學科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42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11大學科門類。設有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商學院、醫學院、旅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體育科學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國際交流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張家界學院(獨立二級學校)、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城鄉資源與規劃學院、美術學院、法學院、歷史與文化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民族預科教育學院、現代教育技術部、公共外語教學部、少數民族干部培訓部等25個二級教學院、部。
現有3個省級重點專業和2個省級重點學科,建有15個研究所、50個實驗室和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0210萬元,圖書館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藏書117萬冊,中外期刊3267種。 學校始終以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作為根本任務。1997年學校通過了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先后有近20項課題被列為省級教改課程,有1項教學成果獲國家二等獎、15項教學成果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通過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教學質量明顯提高,近幾年,大學英語、計算機統考過級率列全省同類院校前列,音樂舞蹈學院在國際和國內大賽中多次獲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學生在全國各類比賽中多次獲獎。
 學校科學研究碩果累累。1988年以來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等*課43項,承擔省級以上課題400項,其他項目180多項。由學校研制開發的獼猴桃“果王素”被國家科技部等五部委聯合授予“科技新產品”稱號。出版專著120多部,教材、教學用書40多部。《吉首大學學報》自科版已進入“美國BIOIS”中心,社科版連續兩次獲“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稱號并入選“*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學校先后被評為“湖南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管理創新單位”和“湖南省社會科學規劃管理先進單位”。 辦學47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四萬余人,為湖南及四省市邊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優秀事業法人單位”、“湖南省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1年4月和200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基同志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同志分別視察了吉首大學,稱贊“吉首大學是湖南的驕傲”,肯定學校具有“特殊價值”。 
詳述

吉首大學始終以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作為根本任務。1997年學校通過了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先后有近20項課題被列為省級教改課程,有1項教學成果獲國家二等獎、15項教學成果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通過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教學質量明顯提高,近幾年,大學英語、計算機統考過級率列全省同類院校前列,音樂舞蹈學院在國際和國內大賽中多次獲大獎,數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學生在全國各類比賽中多次獲獎。

學校科學研究碩果累累。1988年以來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等*課43項,承擔省級以上課題400項,其他項目180多項。由學校研制開發的獼猴桃“果王素”被國家科技部等五部委聯合授予“科技新產品”稱號。出版專著120多部,教材、教學用書40多部。《吉首大學學報》自科版已進入“美國BIOIS”中心,社科版連續兩次獲“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稱號并入選“*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學校先后被評為“湖南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管理創新單位”和“湖南省社會科學規劃管理先進單位”。

“十五”間,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440項,其中國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課題31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0項。成果轉化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美味獼猴桃“米良1號”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扶貧開發項目,在全國16個省(市)推廣栽種,僅湘西自治州種植面積就達10萬余畝。從獼猴桃中提取的“果王素”經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填補國際空白”,獼猴桃研究成果的產業化幫助湘西近10萬農民擺脫貧困。湘西礦產資源和植物資源的研究成果已經孵化出近10家高新技術企業。湘西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帶動了湘西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區域經濟及開發模式研究多項成果被各級政府和企業采納。

辦學47年來,吉首大學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四萬余人,為湖南及四省市邊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優秀事業法人單位”、“湖南省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1年4月和200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同志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同志分別視察了吉首大學,稱贊“吉首大學是湖南的驕傲”,肯定學校具有“特殊價值”。

歷史沿革/吉首大學

1958年4月,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復成立湖南省屬綜合性大學——吉首大學。1960年,湖南省內高校進行調整,吉首大學保留校名,建立師專。1978年8月,學校復升為省屬綜合性大學,同時將湖南醫科大學(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湘西分院和湘潭大學湘西分校并入該校。1979年,學校開始招收本科學生。2000年8月,吉首衛生學校并入吉大。2002年10月,武陵高等專科學校并入吉首大學。
2003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6月,湘西自治州人民醫院成為吉首大學*附屬醫院。
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2010年,在湖南省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評估中獲得優秀。
2011年,成為國家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戰略重點支持大學。
2012年,吉首大學成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小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2012年,入選國家首批30所“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高校。
2013年,吉首大學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院系設置/吉首大學

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吉首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首大學軟件服務外包學院  
吉首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吉首大學旅游與管理工程學院
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吉首大學商學院
吉首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吉首大學外國語學院   
吉首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   
吉首大學醫學院  
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  
吉首大學美術學院   
吉首大學城鄉資源規劃學院   
吉首大學國際交流與公共外語教育學院  
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吉首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   
吉首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吉首大學師范學院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  

師資力量/吉首大學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563人,其中專任教師986人;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160人,副高職稱400人,博士280人(含在讀)、碩士以上學歷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6%。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5人,湖南省“百人計劃”人選2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22人,湖南省教學名師4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9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105人;有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8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有*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3個。吉大名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王兆峰,鐘海平,李克綱,張永康,白晉湘,張文炳 ,石澤亮,徐東翔,劉光運,李鵠鳴,劉國鈞,嚴斧。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白晉湘。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人員:白晉湘,易小明。
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首批:2005年,*層次:白晉湘 第三層次:王兆峰,羅康隆。
第二批:2008年,*層次:李克綱 第二層次:王兆峰 第三層次:冷志明,袁正新 ,劉煒,彭密軍。
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李克綱,鐘海平。
湖南省首屆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白晉湘,易小明。
省學科帶頭人:白晉湘,羅康隆,李國民,游俊,趙鶴平,易小明,曹庸,王兆峰,陳正英,彭密軍,吳文平 。

 知名校友/吉首大學

一、政界代表
楊正午——原湖南省委書記、第十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至十六屆中央委員。
吳運昌——原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四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謝偉民——港澳辦國際交流司副司長。
印仕柏——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郭樹人——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百名優秀縣(市)委書記”。
田福德——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副書記。
楊盛龍——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副司長。
劉紹建——張家界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國家鐵道部發展計劃司副司長(掛職)。
沈遠新——中央組織部組織一局一處處長。
何曼青——博士,研究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部主任。
徐克勤——湖南省民委書記、主任。
劉宗林——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部部長、省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
劉家欣——上海市閔行區環保局局長。
周杏武——長沙市雨花區區委書記。
蔣善生——湖南省永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長。
姚兵——湖南省婁底市正廳級干部、市政協黨組副書記。
張雄——湖南省株洲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二、文化媒體界代表
彭學明——著名學者、作家和文學批評家、*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全國第九屆人大代表,全國第十屆人大代表。多次任茅盾文學獎評委和魯迅文學獎評委。代表作長篇紀實散文《娘》。
龍博——瀟湘晨報董事長,兼瀟湘晨報社黨委書記。
龔曙光——湖南出版集團副總經理、第十二屆*經濟年度人物。
彭益——湖南電廣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
姚子珩——湖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
何旭——星辰在線總經理、總編輯,著名媒體評論員。
楊山青——三湘都市報總編輯。
王靜——國家一級導演、教授。導演作品有《湘西往事》、《借問英雄何處》等各類題材電視劇600余部(集)。他所執導的《窗口》與謝晉的《芙蓉鎮》、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 》一同被選入北京廣播學院編導專業教材。
肖仁福——湖南省邵陽市文聯副主席,作家,被譽為“21世紀機關小說*人”。小說集《簫聲曼》獲全國第五屆少數民族文學獎。
黃海忠——著名詩人。
劉 賽——《星光大道》2011年度總冠軍。
三、企業界代表
朱光葵——湖南時代陽光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
劉文武——文化實業家,北京同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走向共和》、《軍人機密》等多部大型影視劇總制片人。
韓宗遠——*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部(審計部)主任。
余慧——上海英翼傳媒創始人、總裁。
劉斌——金通天下黃金交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金生金黃金咨詢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彭先圖——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博士,谷歌高級工程師。
汪良忠——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研究中心總經理、博士后流動站導師、廣東將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向黎明——香港招商局廣州招商國際旅游公司亞太部經理、美國國際中華兒童服務中心(CCAI)駐華南總代理。
羅沐——湖南宏夢卡通集團副總裁、副總導演。
田儒斌——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鄉鎮企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裁。
向衛國——湖南正馳藥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四、教育界代表
黃先開——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博士,教授,哈佛大學經濟系高級訪問學者,全國考研數學領軍人物。
曹顯兵——北京工商大學理學院院長,教授,*交叉科學學會-金融量化分析與計算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人工智能學會智能空天委員會委員,美國《數學評論》評論員,譽滿全國的著名數學考研輔導專家。
江荻——*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語音學與計算語言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民族大學客座教授、上海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張躍——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嵌入式系統與技術實驗室主任。
宋守根——中南大學“勘探地球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地球與海洋科學系訪問科學家,加西科瑞新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謝德玉——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湖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
唐宗湘——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系博士后、江蘇省特聘教授,南京中醫大學博士生導師。
姚俊——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耶魯大學訪問教授;德國赫姆霍茲國家研究委員會UFZ環境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實驗室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北京科技大學科學研究與發展部副部長、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
劉愛驊——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生物傳感器團隊負責人。*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
宋先發——天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曾康華——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教授,財政學系主任,財稅研究所所長。
彭真明——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謝民育——華中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首席博士生導師、*均勻設計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湖北省統計學會副理事長。
邱格屏——上海市曙光學者,華東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圣路易斯大學訪問教授。
祝方明——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分子化學研究專家。
李晶澤——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教授及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宋開軍——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博士后,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員,入選2011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通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在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研究員(Research Fellow)從事微波毫米波電路、MMIC設計以及THz技術研究。
肖紹球——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物理電子學院院長助理、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曾六川——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十佳青年”。
鄭小林——浙江工商大學教授,博士,“西湖學者”。
余國龍——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教授,心血管專家。
韓景泉——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語言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吳立廣——暨南大學教授,英國伯明翰大學經濟系高級訪問研究員,廣東國際經貿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王金祥——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吳正有——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米立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湘西州民中教師。
趙新華——湖南優秀歷史教師。
湯小虎——湖南優秀化學教師。
劉 姍——湖南優秀歷史教師。
葉為——湖南優秀歷史教師

辦學成果/吉首大學

辦學50多年來,學校共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110000余名。學校以“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國際視野、務實作風”為培養目標,著力開展以“課程引導、環境熏陶、實踐歷練、自我塑造”為體系的“立人”素質教育。近5年來,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共獲*獎項34余項,省部級獎項426余項。畢業生秉承“以人名校、以業報國”的校訓,踐行“鳳飛千仞,薪傳八方”的辦學精神,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過硬作風,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歡迎。近5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3%以上。
十一五期間,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800余項。201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9項。另外獲*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6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5項。
學校科學研究碩果累累。出版專著120多部,教材、教學用書40多部。《吉首大學學報》自科版已進入“美國BIOIS”中心,社科版連續兩次獲“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稱號并入選“*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學校先后被評為“湖南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管理創新單位”和“湖南省社會科學規劃管理先進單位”。我校導師主持承擔的各級科研項目達到414項,其*家自科基金課題12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37項,省部級課題129項,科研經費達到3340萬元。獲省級以上科研獎勵20 項,發表學術論文1038篇,發表論文被SCI、EI、ISTP 、CSSCI四大索引收錄的達到291篇,出版學術專著53部。
學校的社會科學研究以區域經濟、民族文化、民族歷史為重點,其中民族歷史文化、民族語言、沈從文研究、文化創意產業、旅游經濟等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多項成果被各級地方政府決策所采納。自然科學研究以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為重點,取得了一批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的成果。
學校設有林產化工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2008年以來,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近700項,其*家自科基金課題50項,其中2012年立項24項,爭取國家自科基金經費首次突破千萬元[2];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課題60項,立項數連續多年居全省高校前列,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0項。成果轉化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美味獼猴桃“米良1號”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扶貧開發項目,在全國16個省(市)推廣栽種,僅湘西自治州種植面積就達10萬余畝。由學校研制開發的獼猴桃“果王素”被國家科技部等五部委聯合授予“科技新產品”稱號,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填補國際空白”,獼猴桃研究成果的產業化幫助湘西近30萬農民擺脫貧困。同時區域經濟及開發模式研究多項成果被各級政府和企業采納。
學校始終以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作為根本任務。1997年學校通過了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先后有近20項課題被列為省級教改課程,有1項教學成果獲國家二等獎、15項教學成果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通過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教學質量明顯提高,近幾年,大學英語、計算機統考過級率列全省同類院校前列,音樂舞蹈學院在國際和國內大賽中多次獲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學生在全國各類比賽中多次獲獎。
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高校后勤工作先進集體”、“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先后與美國英國韓國烏克蘭日本香港臺灣20余所高校開展了合作交流。學校部分師生多次出國訪學、交換學習,少數民族藝術團曾應邀赴美國、香港等地演出,影響廣泛。
學校《吉首大學中長期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提出了“立足大湘西,輻射大邊區,服務“富民強省”,將吉首大學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地方綜合性大學”這一戰略目標,學校將努力實現轉型發展、科學發展和快速發展,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積極在服務國家戰略層面的“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戰略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富國強民”戰略,以及新一輪大湘西開發工作中做出新貢獻,繼續保持在四省市邊區高等教育的領先地位,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學校建設/吉首大學

提高教學質量

吉首大學始終把學科建設置于事業發展的龍頭地位。該校現有各類本專科學生19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學生8300余人。多年來,他們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學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校先后進行了課程設置改革專業建設和加大對教學設備投入等措施,先后有22項教學成果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成果,18門課程被評為省級優秀課程。自1998年以來,對各專業的課程設置作了重大調整,使課程設置更加優化。在專業建設上,逐步向綜合性大學的要求跨越,本科專業由1997年的9個增加到51個,涵蓋了11大學科門類。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教學投入的加大,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一批優勢專業、特色專業在建設中逐步凸現出來。2001年省教育廳專家組來校進行新專業建設評審,均達到優秀;計算機一級和二級通過率在湖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藝術及音樂專業在2000年第五屆*國際合唱節獲銀獎;舞蹈專業在全國大學生舞蹈大賽獲專業創作一等獎、表演一等獎和優秀組織獎。數學與統計學院多次在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獲獎,特別是在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中,近5年來獲國家一等獎6項,二等獎4項,湖南省一、二、三等獎二十余項。吉首大學較好的專業相對來說是音樂舞蹈學院的專業,舞蹈是國家重點專業。

構筑學科、人才梯隊

為了提高現有師資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學校加大培訓的力度,近幾年,選送近100名中青年教師到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和做訪問學者,絕大多數受培訓的教師學業有成,成了各學科建設的中堅力量。
吉首大學還積極創立了人才引進機制,近幾年學校先后引進和聘請近100名專家教授來校工作,他們成了學校學科建設的生力軍。
同時,吉首大學的學科建設還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省廳從省城長沙各高校抽調一批教學科研骨干作為吉首大學的特聘教授,先后有近20名執教于吉首大學。
現有專任教師91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2%,有正高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33人,副高職稱專業技術人員350余人。

改革優化

學校在1998年進行了以“精簡機構,裁減人員,理順系統,提高效率”為主要內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競爭機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實行全員聘任、競爭上崗。采取了個人申報崗位,公開競爭競聘,組織考核,中層干部學校黨委審批、公布聘任結果等運作方式,使學校*輪、第二輪人事制度改革平穩順利地進行。
在人事制度改革之后,吉首大學又積極穩妥進行分配制度改革,學校運用分配杠桿,堅持普遍提高,盡量拉開差距,鼓勵先進向教學科研*線傾斜。分配制度改革的實施,較大幅度提高了教職工的收入水平,特別是教師科研人員的收入得到顯著提高。
1998年以來,學校先后進行了三輪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實現了機構一步到位,建立了學校后勤產業集團總公司,下設11個分公司,人員整體與學校剝離,建立健全了學校后勤服務機制,在學校每年擴招3000多人的情況下,后勤服務保障到位,服務質量提高、運行機制正常、社會服務和經濟效益實現了良性循環,保證了學校的改革發展、教學科研的發展。

重中之重

吉首大學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加大教學科研的投入,以改革為動力,狠抓本科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學校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學校加大了對學科建設的投入,1997年國家本科教學工作評價合格以來,吉首大學累計投入1個多億,直接用于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圖書及教學設施建設,2002年就教學設備、圖書資料、科研經費、學科建設人才引進和培訓教學現代化等方面學校投資高達2500萬元,占學校財政預算資金的1/4。學科建設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學校建有11個研究所、43個實驗室。民族學、*少數民族經濟,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學,民族傳統體育和民族舞蹈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專業。沈從文研究所已成為國內外沈從文研究的中心。科學研究成就顯著,1997年至2002年,吉首大學共獲得17項*科研課題立項,特別是國家社科基金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2001年還被評為湖南省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創新單位。同時,獲省部級科研立項200多項,其他科研立項400多項;出版學術專著70多部,統編教材32部,發表學術論文1612篇,其中在國際國內重要刊物發表的有400多篇,被SCI、EI、ISIP發表和收錄20多篇,獲省以上科研成果獎12項,在建省級重點學科6個。

學校精神/吉首大學

*傳統文化中崇拜一種鳥——鳳凰。人們用這樣的詩句來贊美她:“鳳鳴千仞,鵬搏萬里”。鳳凰,是中華文明的象征.考古發現,在石器時代就出現了原始鳳鳥的形象。在后來的不斷演義中,鳳凰成了祥瑞的代名詞,也是智者賢人的稱謂,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被尊稱為鳳凰。
在湘西,有以“鳳凰”命名的鳳凰古城.她被譽為“*最美麗的兩個縣城之一”。在吉首大學,也有一座以“鳳凰”命名的辦公樓——鳳凰樓。由此看來,湘西人對鳳凰的崇拜可能比其它地方更甚。把吉首大學與“鳳凰”連在一起,絕沒有包裝粉飾之意,更沒有攀高之奢望,因為吉首大學本身就是從湘西的武陵山里飛出的金鳳凰。
校園精神
“鳳飛千仞,薪傳八方”,是吉大的精神和精髓。“以人名校,以業報國”是吉大之宗旨。所謂“鳳飛千仞”,是吉首大學取鳳凰那種志向高遠、堅忍不拔、頑強拼搏、展翅飛翔、昂揚進取之氣概以自勵:所謂“薪傳八方”,是指吉大人經過“風飛千仞”的磨礪后,形成了特有的精神、氣質、內涵和修養,而且桃李芬芳、聲名遠播,學子遍布三湘四水、五洲大地,薪傳文明之火。無論是現在在校的二萬多學子,還是已經走出去的近九萬多畢業生,都是從山溝里飛出來的“金鳳凰”。正如宋玉在《九辯》中所稱頌的:“鳧雁皆唼夫粱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五十年來,吉首大學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克服各種困難,薪傳文明之火,把希望之光,不僅燭照在茫茫武陵山區的廣袤大地,更要將吉大的精神傳播至五湖四海。吉大學子更是為強國而奮發進步,把吉大的光輝灑滿九州,為國建業。

建校歷史/吉首大學

建校
湘西,地處云貴高原東端、武陵山腹地,古屬夜郎國。解放前,是全國有名的匪患之地。為解放湘西,消除匪患。新*成立后數十萬解放大軍開赴湘西剿匪,因此而產生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文學和影視作品。外界對湘西的認識大多據此而得。1956年,湘西苗族自治州成立,老百姓開始了自己當家作主的新生活。剛剛成立不久的州人民政府就萌生了創辦一所屬于自己的大學的想法。當年8月10月,自治州人民委員會向湖南省教育廳呈報了《關于在吉首設立一所高等學校的意見》,并分別抄報國家教育部、高教部和國家民委。從此,湘西州的黨政主要領導為此不停地奔走呼號,湘西人民都在夢想中翹首以待。第二年初,湘西苗族自治州擴充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的州人民政府成立后,依然把創辦大學作為一項十分緊迫的工作,再次向上級申請,反復陳述辦大學的強烈愿望。1958年4月,共和國*任總理周恩來親自批復,同意設立吉首大學。消息傳到吉首,山城沸騰了,人們奔走相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仿佛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之中。
吉首大學是一個早產兒,在師資、校舍皆無,各項準備工作還未展開之際就呱呱墜地了。1958年9月,當*批學生進校時,就只能借用湘西苗文學校的部分校舍,教師也是從地方中學臨時抽調來的。那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啊!就是三棟隱沒在一片亂墳崗和荊棘中的兩層樓房!除了23名老師和189名學生,什么也沒有。*一輛交通工具就是一輛木板車!
但是,湘西人民、吉大師生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下,對辦好自己的大學傾注了百倍的熱情。州政府把一塊風水寶地劃給學校。當時的校址居于城東拔地鼎立的三個小山頭上,悠悠峒河環繞東、南、北三面,湘川公路由西通過,校區在城東居高臨下,綠樹掩映。三年苦日子時,沒有飯吃,師生們就在學校周圍開荒種地,養豬養雞;沒有柴燒,師生們就輪流到30里開外的山里去撿;沒有電燈,師生們就點著煤油燈授課聽課。為了建一座生化大樓,師生們早出晚歸,到深山老林里伐木放排,然后扛回學校。為了平整場地,他們挖山填溝,背沙挑土。憑著一種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憑著對學校和事業的愛,硬是用一輛小板車推走了兩個大山頭,用一個大石磙碾平了每一座小山丘。那板車是小,那石磙卻又大又沉,要幾十個人才拉得動!想想看,當幾十名師生在烈日下拉著石磙艱難前行時,那是一幅怎樣感人的風景?三十多年后,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青年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幾家大媒體集體采訪吉首大學時,無不動情地稱吉首大學是“板車推出來的大學”。
改名
吉首大學生不逢時,她誕生于“大躍進”當中,建校不久,即趕上國家經濟困難時期,1960年,國家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湖南省先后兩次對全省57所高校進行調整,吉首大學不在保留之列,方案送到國務院,吉首大學卻有幸被保留下來。但改為師專、保留校名。以后的歲月大家可想而知,十年內亂。即使是身處偏遠山區的吉首大學也難以幸免,教師有的被下放,有的被打成牛鬼蛇神,學生有的被解散,有的卷入政治斗爭漩渦。學校的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擴建
“十年內亂”結束后,我國高等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1978年4月,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向國務院上報了《關于恢復吉首大學的請示》,同年8月,國務院同意恢復吉首大學并改建為省屬綜合性大學。學校生存發展的平臺和空間拓寬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校的發展就進入了正常軌道。“好事多磨”在吉首大學再次得到應驗,“十年內亂”的后遺癥依然在作祟,校舍、土地被占用難以清還,校園周邊已無發展空間,加之在是將學校辦成綜合性大學還是繼續辦師專、就地擴建還是遷往中心城市等問題上存在著兩派針鋒相對的意見,以致于在此后的幾年里出現省里下達的基建經費都如數退回的怪現象!就這樣東折騰、西折騰,一晃6年過去了。6年,多么寶貴的時光!這種現象驚動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1984年9月9日,時任省委書記的焦林義專程來學校視察,現場辦公,聽取學校建設發展意見,與省教育廳、州委州政府及學校領導共商學校建設大計。會后形成了《關于吉首大學建設幾個問題的座談紀要》,明確了學校是綜合性大學,不能當做師專來辦。同時還確定學校在吉首市南郊砂子坳征地擴建。征地一帆風順,但建設卻十分艱難,原定四年之內完成滿足4000學生教學生活需要的建設目標,十年之后還未完成一半。學校領導跑上跑下,跑來的結果是省有關部門領導前后一致的答復:建好了師大建吉大。建好了師大后,又是建好了湘大建吉大……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失望。后來,學校師生時常自嘲地說:吉大在省內高校的地位很高,永遠排在第二。
艱苦奮斗
但是,吉首大學的師生并未有太多的抱怨,他們深知,湖南是一個農業大省,財政窮,省屬高校多,全省幾十所高校每年基建經費僅2200萬元,多年未見增長,僧多粥少,他們理解上級的難處。他們在等待和企盼中奮斗,在奮斗中期盼,但更多的卻是在自我奮斗。說到艱苦奮斗,可能也是吉首大學的一道獨特風景。新校區建設,數千師生輪流參加建校義務勞動,建校之初的石磙又出現在新的建設工地上,哪里有建筑工地哪里就可以看到師生們揮汗如雨的身影。傳統教育、勞動鍛煉和學校建設在這所大學里完美地結合。新區的標準田徑運動場就主要依靠師生義務勞動建起來的,校園內的絕大部分樹木也是師生動手栽種的。1997年以前,學校領導、教職工到長沙出差,當時省檢察院招待所陰暗、潮濕的地下室是他們固定的住宿之所。后來,學校在長沙建了辦事處,條件雖然簡陋,但在長沙出差的教職工有了自己的家,吃住都在辦事處,為的是給學校節省開支。多年來,學校在辦學經費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教職員工總是能出奇招解決問題。有機會的話,你不妨到生物系的動植物標本室去看一看,那里收藏了12000余份動物標本、11000余份植物標本,種類之多、制作之精細,外地專家看了個個驚嘆不已。更讓人驚奇的是,這些標本都是老師們利用節假日和組織學生見習的機會,頂烈日、冒酷暑,翻山越嶺、走村串寨采集和制作出來的。學校動植物標本室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據說,在國內被該組織收錄的不超過三家。1995-1997年。學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時,全校師生員工義務加班2.5萬個勞動日。到1997年,新區建設包括800畝土地征用與拆遷,國家累計投入還不到7000萬元,但卻建起了12萬平方米的高標準校舍。當年11月教育部專家組來校評估,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深為震驚。專家組長、武漢大學副校長劉花元教授說:這點錢在許多大學連一棟樓都建不起來!俗話說:錢不是*,但無錢是萬萬不能的。可在吉首大學,少花錢多辦事。花少錢辦大事,不花錢也能辦事。這一點,對了解吉首大學的無論是領導還是非領導,都不得不折服。多年來,吉首大學都是把一個錢當作幾個錢來用。從學校領導到普通員工,他們深知辦學經費來之不易。物質條件有了極大改善,仍然反復強調艱苦奮斗的傳統不能丟。因為:艱苦奮斗是吉首大學的立校之本、傳校之寶,是學校幾代人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可以說,吉首大學是在一代又一代師生的肩上扛出來的,是在一代又一代師生的背上背出來的,是在一代又一代師生的手上創造出來的!

科研精神/吉首大學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所學校的科研也一樣。湖南吉首大學的科研精神就是“艱苦奮斗探求真理,經世致用服務地方”。
長期以來,吉首大學不好高騖遠,不盲目模仿重點大學的科研模式,堅持按二級學科組建學術隊伍,堅持“立足本土,服務地方”,探索符合自身條件和服務區域特性的科研路子,從服務地方出發形成了民族學、生態學、文藝學、倫理學、民族傳統體育學、*少數民族經濟等一批特色鮮明,有一定實力和影響的優勢學科。其中民族學、少數民族經濟等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在資金設備缺少的情況下艱難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科研成果。
吉首大學的外部環境、經濟水平比西部整體還低,人均GDP不足西部地區人平水平的一半。從這個實際出發,他們始終把服務區域社會經濟,扶助當地人民脫貧致富當作科研目標,在投入少設備缺的情況下,較大程度發揮主觀能動性。20多年前由石澤亮、裴昌俊、劉弘等開始的野生獼猴桃的研究,艱辛培育出了味美個大高產的優種獼猴桃“米良一號”,并早已普及到湘西蒼莽的十萬大山的田間地頭。“米良一號”的“甜”凝聚了該校科研人員幾十年的“苦”。
張永康教授偶然發現獼猴桃芝麻粒大小的果仁里富含油脂,里面含有對人體非常有益的亞麻酸。他帶領科研集體克服重重困難,自行設計設備,研制的獼猴桃“果王素”被專家鑒定為“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國家五部委列為科技新產品。1998年,吉首大學與*鄉鎮企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老爹農業科技開發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把獼猴桃這一當地的資源優勢引入規模生產、深加工、銷售的產業化軌道,用高科技有力推動當地的農業產業化,為湘西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獼猴桃產業已成為湘西州一項龍頭產業,種植面積5萬多畝,也帶動10多萬農戶脫貧致富。
同樣,烤煙優良品種“富硒曬紅煙”,已在湘西和懷化地區推廣種植15萬畝,年增效益億元以上。目前,吉首大學的科研人員還正進行著優種果樹的研究和藥業開發研究等產業化項目;經濟系的學者進行的民族地區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研究,已為湘泉集團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吉首大學對湘西州旅游開發的研究和農村山寨經濟的研究,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研究、扶貧開發研究、生態環境保護研究、少數民族經濟發展模式研究等許多成果為當地政府提供了科學的政策參考……
多年來,吉首大學的科研人員成為湘西以及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一個巨大的科技支點,吉首大學也已成為四省(市)邊區科學技術的孵化基地。湖南省委一位領導曾這樣評價:吉首大學解除了省委省政府的后顧之憂。
吉首大學所處的武陵山區是民族地區,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特色。在社會科學領域,科研人員把這里的民族文化、地區文化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走遍湘西莽原,深入民間,躬身田野調查,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全國第二批國家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評定中,吉首大學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被評為全國惟一國家民族體育重點研究基地。學校于1998年成立的民族傳統體育研究所,填補了湖南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學學科建設的空白。
沈從文這位文學大師是湘西飛出去的“金鳳凰”,他筆下描寫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湘西。吉首大學以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為依托建立沈從文研究所,以向成國教授為帶頭人的研究群體,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整理出版了100多萬字的《沈從文別集》,并編輯了《沈從文全集》中的部分文學作品,一系列的沈從文研究專著先后問世。吉首大學已經成為國際國內權威性的沈從文研究基地。
吉首大學民族學研究也已初具規模,成為填補省內空白的重要學科,民族學研究基地成為省級重點研究基地。吉首大學的土家語研究也已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成為*土家語研究中心。
學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地位,《吉首大學學報》的社科版兩次被評為“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并入選“*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目前,吉首大學承擔*項目共計22項。特別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取得較大突破,2001年獲4項,2002年獲6項,先后被評為“湖南省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創新單位”和“湖南省社會科學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同時,獲得省部級科研立項200多項,其他科研立項400多項;科研經費年均增長23%;科研成果為地方經濟創造經濟效益十多億元。

校院標識/吉首大學

校風校訓是學校辦學的高度概括和哲學提煉,是學校風貌的長期而集中的體現和全體師生員工穩定的行為取向,具有模塑、引導、規范和傳播作用。
校風:高校校風是一所高校在長期的教育和管理實踐中,經過不斷涵濡、積累、充實而逐漸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相對穩定的精神風貌和行為風尚,是員工的作風、教師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組成的統一體,是一所學校辦學思想、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集中反映。

校風

校風:自律、勤勉、和諧、創新
自律是道德、行為的自我調控。能否自律,是有德之人和無德之人的根本分野。吉大人秉承湘西人淳樸厚實的本性,安分守己,自覺遵守校紀校規,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自覺接受社會的道德教化,自覺地進行道德修養,重視自律,善于自律,并實現自律。
勤勉是吃苦耐勞、勤懇求實、誠樸勇毅的做人做事態度和從基層做起、勇于超越自我、不甘落后的精神實踐方式的有機結合。勤以養德,勤能補拙,勤為成功之本。為師者,傳道授業,兢兢業業;求學者,焚膏繼晷,孜孜不倦。
和諧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素質。講求和諧是一個堅強團隊的重要保障。吉首大學極力營造這樣一種氛圍,使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部門之間可以進行坦誠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實現各種資源的共享,提高整體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沒有發展。充分發掘人的創新潛能、弘揚人的主體精神、培養和造就適應未來時代需要的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更新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
“自律、勤勉、和諧、創新”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密不可分、相輔相成。“自律”是基礎、“勤勉”是品格、“和諧”是核心、“創新”是靈魂。四者的有機結合,集中體現了該校辦學宗旨、育人方向、治校風格 和辦學特色。

校訓

校訓:以人名校,以業報國
校訓:是學校制定的對全校師生具有指導意義的行為準則,是對學校辦學傳統與辦學目標的高度概括。校訓是大學精神的直觀表達。
以人名校:與“以校名人”相對,指通過全校師生員工、所有校友努力奮斗獲得聲譽和影響來提高學校的名聲。以人名校強調的是以人為本,以自身的努力為本,以自身的貢獻為本,為學校爭光添彩。在校內,學生要發奮成才,品德兼優,為校爭光;管理和服務人員要愛崗敬業,為校爭名;教師要教書育人,成為名師,為校增輝。在校外,要奮發自強,立業有為,回報社會,做到人在哪里,學校的作用在哪里;人在哪里,學校的聲譽在哪里。
以業報國:吉首大學將自己的命運與民族興衰國家繁榮緊緊相聯。學校以振興民族、富強國家為己任,她的學生更以回報社會和國家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吉大人將永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將愛校熱情升華為民族榮辱觀念。以此為訓,旨在激發每一位吉大人的愛校熱情,并將其轉化為奮斗進取的不竭動力,使每一個吉大人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校徽

此標志的主題圖形為兩只展翅飛翔的鳳與凰,表現了“鳳飛千仞,薪傳八方”的吉大精神,以及招才集賢 的辦學宗旨。
標志包含了“吉大”、“張家界”的拼音縮寫“JD”、“ZJJ”,增強了標志的可讀性。
標志主題分為兩部分,他們圍繞中心相互盤繞呼應,象征著吉大各校區緊密團結、相互協作,共建吉大的精神面貌。
標志為圓形向心式旋轉構圖,外形趨向于*傳統的“太極圖”,象征吉大和諧、團結、渾融的整體狀態。
標志色彩使用藍色,莊重、完整、統一,有深淵廣博的感覺,突出高等學府的特性。

校歌

校歌由該校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胡炳章作詞,*音樂著作權協會主席、*民進中央副主席、*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曲家王立平作曲。校歌歌美詞好、瑯瑯上口。歌詞集中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精神和文化內涵,表現了學校為著遠大的目標,勤奮求學,忘我耕耘,不畏艱難,奮然前行的英姿與精神風貌。曲譜旋律優美感人,富有深情,節奏流暢明快,帶有憧憬色彩,流露出莘莘學子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激情,體現出師生員工激奮昂揚、朝氣蓬勃的氣概,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時又具有濃厚的校園色彩。
校歌的創作成功和廣為傳唱對于加深師生對母校的理解和熱愛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將激勵廣大師生以教學拼搏和科研創新的實際行動詮釋“以人名校、以業報國”的校訓,成為一屆又一屆校友心中最溫馨的集體記憶和共同語言,以彰顯“鳳飛千仞、薪傳八方”的精神。
附錄:
吉首大學校歌
武陵秀,千峰翠,我們風雨兼程。
讀書破萬卷,鐵肩擔重任。
漫漫人生路,長嘯凱歌行。
啊,以人名校,奮勇攀登。
望前方,鳳飛千仞,萬里鵬程。
望前方,鳳飛千仞,萬里鵬程。
沅江碧,澧水清,我們與時俱進。
傳中華文化,播現代文明。
成就高尚人格,弘揚科學精神。
啊,以業報國,求實創新。
看明朝,薪傳八方,華夏振興。
看明朝,薪傳八方,華夏振興。
成就高尚人格,弘揚科學精神。
啊,以業報國,求實創新。
看明朝,薪傳八方,華夏振興。
華夏振興。
類似“吉首大學”
與“吉首大學”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