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教育網站 > 高校大學 > 湖南高校

邵陽學院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邵陽學院
網站熱點:
國際交流,university,邵陽學院,邵院,shaoyang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2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08:51
網站介紹:
邵陽學院創建于1958年,醫學類專業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6年;學校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具有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資格的省屬多科性本科院校,是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教育部和衛生部*批*醫生教育培養試點項目單位。
網站百科

學院概況/邵陽學院

邵陽學院(Shao Yang University)創建于1958年,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具有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資格的省屬多科性本科院校。屬湖南省人民政府主管。學院是一所文、理、工學科并重,師范教育與非師范教育并舉的多科性本科院校。地處湖南省邵陽市市區,緊鄰207、320國道洛湛鐵路洛陽邵陽湛江)及上瑞高速公路(上海—云南瑞麗)潭邵段(湘潭—邵陽)。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環境優美,校園開闊。

學校現有李子園、七里坪、江北三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703畝;校舍面積43.9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5.85億元,教學儀器設備原值8137.55萬元;館藏圖書151.84萬冊,電子圖書35萬冊,中外文期刊1200余種,學術專業數據庫20余個;有教育部*類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湖南省特色專業8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3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4個,校企共建的*技術中心1個、省級技術中心5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7個,各類研究所13個,各類實驗室23個(其中省級示范實驗室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實踐生產基地129個,建有覆蓋全校的現代高速校園網。

歷史沿革 /邵陽學院

邵陽師專

1958年7月根據湖南省委關于在等地設立師范專科學校的總體布局,決定成立邵陽師范專科學校籌備委員會。1958年9月學校正式成立。
1959年9月湖南省教育廳指示學校正式定名為邵陽師范專科學校,并上報國務院備案
1965年10月郭沫若親筆為學校題寫“邵陽師范專科學校”校牌。
1993年更名為邵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998年3月邵陽師專開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根據國家教委教高函(1998)3號文件,同意邵陽師專增設漢語言文學教育本科專業,修業年限4年,自1998年秋季招生。

邵陽高等專科學校

1975年11月邵陽地革委辦公室邵革辦發(1975)14號文件,確定創辦湖南農學院邵陽分院,地址設邵陽地區茶鋪茶場。
1978年11月邵陽市革命委員會根據湖南省教育廳決定在10個低市創辦基礎大學的要求,發出邵市革發(1978)153號文件,確定成立邵陽基礎大學,地址設邵陽市江北資洲。1985年0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湘政辦函(1985)244號文件,將邵陽基礎大學改名為邵陽工業專科學校。
1980年上半年省委決定撤消冷水江基礎大學,該校1978年底擴招的機制專業學生66人,發配電專業學生34人劃規湖南大學邵陽分校。
1980年上半年省教育廳決定湖南大學邵陽分校與湖南農學院邵陽分院合并。1981年8月兩校正式合并。撤消湖南農學院邵陽分院校名,保留湖南大學邵陽分校校名。
1991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湘政辦函(1991)66號文件,同意湖南大學邵陽分校與邵陽工業專科學校合并,校名為湖南省邵陽工業專科學校,校址設湖南大學邵陽分校所在地。
2002年兩校合并更名邵陽學院。
2011年底,學院經國務院批準,學院獲得“食品工程”和“機械工程”碩士研究生招生點。
2014年3月新增風景園林(082803)專業。

辦學條件/邵陽學院

學科建設

邵陽學院是一所文、理、工學科并重,師范教育與非師范教育并舉的多科性本科院校有漢語言文學、體育教育、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地理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思想政治教育、英語、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音樂學、藝術設計、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社會體育、信息與計算科學、通信工程、城市規劃、化學工程與工藝、人力資源管理、新聞學、音樂表演、電子科學與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園林、會計學、法學、美術學、車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網絡工程、舞蹈學、旅游管理、對外漢語、數字媒體藝術、自動化、食品科學與工程、測繪工程等45個本科專業,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十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學生17100余人,面向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101人,專任教師776人;有教授92人,副教授229人,博士68人,碩士413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聘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教授為名譽院長、兼職教授,常年聘請多名外籍教師。近5年來,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628項;獲*和省部級等教學、科研成果獎117項;發表學術論文4200余篇,其*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307篇,有309篇被國際三大權威索引收錄;出版學術專著80余部。

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英國、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泰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有關組織建立了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關系。我校魏源國際學院與澳大利亞斯文本科技大學合作的國際教育項目廣受贊譽。
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建校54年來,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6萬余人,其中很多已成為教育戰線及企事業單位的骨干力量,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近3年來,學生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省級以上競賽獲得各類獎勵430項,其中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1項,全國第十一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上海世博會專項競賽三等獎2項,全國大學生物理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三等獎7項,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三等獎1項,“天華杯”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三等獎2項、優勝獎2項。
學校以“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為校訓,實施質量立校、改革興校、人才強校、特色鑄校、勤儉辦校五大工程,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各項事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光明日報》、《*教育報》、《湖南日報》、《邵陽日報》以及湖南衛視、湖南教育電視臺、邵陽電視臺、人民網、紅網等眾多媒體對我校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行了多角度的宣傳報道,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近年來,學校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學校、湖南省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進集體、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

院系專業

截至2013年,該校擁有14個系,食品工程、機械工程2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點,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十大學科門類,共53個本科專業。其中教育部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湖南省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3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省級社科研究基地4個,校企共建的*技術中心1個、省級技術中心5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7個,各類研究所13個。

院系專業院系專業
經濟管理系管理科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人力資源管理、旅 游管理、市場營銷專業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法學、少數民族預科
電氣工程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方向、輸電線路工程方向)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自動化專業中文系漢語言文學、歷史學、新聞學、對外漢語
外語系英語專業(英語語言文學、翻譯兩個方向)、商務英語專業生物與化學工程系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
音樂系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藝術設計系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美術學、數字媒體藝術、產品設計
城市建設系土木工程、地理科學、園林、城市規劃和測繪工程機械與能源系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車輛工程專業、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專業
理學與信息科學系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信息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
會計系會計學體育系社會體育、體育教育
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點
食品工程機械工程
省重點學科
英語語言文學動力機械及工程
計算機應用技術區域經濟學
漢語言文字學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150人,專任教師832人;有教授97人,副教授253人,博士68人,碩士460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聘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教授為名譽院長、兼職教授,常年聘請多名外籍教師。

教學成果

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685項;獲*和省部級等教學、科研成果獎146項;發表學術論文4360篇,其*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350篇,有328篇被國際三大權威索引收錄;出版學術專著85部。

辦學理念

學校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踐科學發展觀,遵循高等教育規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實行質量立校、改革興校、人才強校、特色鑄校、勤儉建校戰略,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成功辦學之路。

科學研究/邵陽學院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該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省部級科研項目214項,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51項、國家專利23項;在公開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1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發表1148篇,有97篇被國際權威檢索系統收錄,出版學術專著90余部。

學術資源

截至2013年,該校館藏圖書151.84萬冊,電子圖書35萬冊,中外文期刊1200余種,學術專業數據庫20余個。教學設備原值7615萬元,有配套齊全的各類實驗室21個,其中省級基礎課示范實驗室1個,建成教育和生產實踐基地186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6個。 

學院文化/邵陽學院

學生活動校歌

詞:閻 肅 作曲:孟慶云
雪峰云,資江浪,魏源故里好課堂。
校園靚,天地廣,桃李春風意氣揚。
承載時代沉甸甸的厚望,沉甸甸的厚望。
心懷親人殷切切的目光,殷切切的目光。
明德求真,共生超越,迎晨曦,向未來,展翅飛翔。
迎晨曦,向未來,展翅飛翔

學校校訓

大學校訓是大學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理論上來說,大學校訓應該通過優美凝練的文字表達深刻的文化內涵,形象地表達出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辦學精神風貌。校訓是校風、學風的集中概括,是對全校師生具有指導意義的行為準則。校訓對激勵全校師生弘揚優良傳統,增強榮譽感、責任感,不斷開拓進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作為辦學將近半個世紀的邵陽學院,一批又一批名師在此執掌過教鞭,一茬又一茬學子在此深造成長。近五十年來,它育人數萬,聲名遠揚。如今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更是萬眾一心,為把邵陽學院建設成省內外同類高校領先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為進一步激勵莘莘學子弘揚傳統,增強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院長譚鏡星教授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將“明德求真,共生超越”作為邵陽學院校訓。我們認為,從語言文字層面來說簡潔凝練,從思想內容來說,既反應了邵陽學院的歷史傳統和個性精神,又體現里了新世紀大學的理念和培養目標,并合乎社會發展的前進方向。

一、明德求真

“明德求真”中的明德二字源于《禮記》中的《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說,大學的道理,在于凈化自己光明的德行性,在于用這種德性去使民眾自新,還在與使人們達到善的較高境界。在一個人的各種品性中,德性是*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百行以德為首”,恃力者亡”。諸如此類,說的都是一個道理。即德性在一個人各方面素質中占有首席的重要位置。好的品德不僅是社會的良心,而且是國家的原動力,因為世界是被德性統治的。

莎士比亞說過:“無論一個人的天賦如何優異,外表或內心多么美好,也必須在他的德性的光輝照耀到他人身上發生了熱力,再由感受他的熱力的人反射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才能體會到他本身的價值存在。”在邵陽學院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聚集了眾多的名家學者,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這些人的道德品性、思想精神無疑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他們以自己的較高的人格和品德影響了一批又有一批的青年學子,使學校名揚四方。邵陽學院的發展歷史證明,光明的德性對人們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一所大學,如果要擁有良好的校風和社會聲譽。首先要具備的就是有光明德性的老師,老師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得以明德,師生相互感染,長此以往,教學相長,和諧共生,實現超越。只有擁有光明德性的師生,才能成為一所正派的學校,這是一個學校立足、生存、發展和成功的基礎。在過去的年代是這樣,在今天的現代社會,這個道理依舊是真理。因此,把明德二字放在了校訓的最前面,以顯示立德的頭等重要地位。

“明德求真”中的求真出自《閩中理學淵源考》“求真于未始有偽之先,而性之真可見矣;求善于未始因惡之先,而性之善可見矣”。意思是說,虛偽還沒發生之前去求真,真實的人性就能顯示出來;罪過還沒產生之前去求善,善良的人性就能顯示出來。求真指追求真理,崇尚科學,同時還意味著大學教育應講究真才實學。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求真是一種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同時也是誠信精神的較好體現,它是在明德的基礎上的進一步。邵陽學院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都要追求真知,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品德高尚、真才實學的高素質人才。

二、共生超越

“共生超越”中的共生一詞的原意指兩種生物相互依存,追求相互利益而共同生存的現象,是一種生命化教學理論。生命化教學理論所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靈的完整、個性的發展和情感的滿足。生命化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以生命發展為基礎,通過對生活世界的關注,使學生得到情感體驗,人格提升,使教師的職業生命活力得以煥發,師生生命在交往互動、共同經歷中不斷發展。它具有生命的體驗性,教學交往互動性和生成性。在生命化教學中,以生活世界為基礎,師生共同促使書本知識成為生成性的知識,師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師生、生生之間多向和諧交往,師生生命共同經歷成長

美國著名教育理論家杜威認為學生是在社會文化環境中“生長”的,教師承擔對社會文化的選擇、加工和改造,從而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一種文化環境。因此,教育作為人的自我構建的實踐活動,在本質上表現為人與文化的雙向建構過程,教師所選擇、加工和改造的文化決定著學生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

今天,邵陽學院把共生定為校訓的一部分,就是將生命化教學理論指導學校的辦學實踐,強調的就是辦學要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校園理念。共生寓意深刻:首先,對學校而言,不僅要關心學生,也要關心教師,教師是學校辦學的重要支柱,學校要盡較大可能地關心、愛護教師,教師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學和科研之中,學生才能成為較大受益者。其次,教師要關心學生,因為教育是生命與生命交流的過程,師生只有在共同的交流中,方能感到生命的充實和意義。第三,體現了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高等學校走出了象牙塔,其功能由以學術研究為主演變為培養人才、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三大功能,高等學校在服務社會的同時也發展了自己,只有與社會共生,才能共創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第四,人與自然共生,共創環境友好型社會,學校,社會才能可持續健康發展。

“共生超越”中的超越源于我國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面對市場經濟的挑戰,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要始終把握教育的本質——面向未來,實現對市場經濟的適應與超越,不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迷失自我”,忽視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創造未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擔負著促進文化轉型的歷史使命,理論和實踐都證明,高等教育是促進文化轉型的重要力量,但是,要完成這一偉大歷史使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實現雙重超越。即一方面要超越自身,完善自我,把握住服務于市場經濟的根本方式;另一方面要超越現實文化,促進文化整合,堅持高等教育的文化理想,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如今,面對高等教育大發展時期,邵陽學院既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有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新的起點上需要新的發展,新的發展需要從創新思維開始,才能不斷超越今天,謀求明天的發展。面對學習型的社會,院長要是學習型的院長,教職工要是學習型的教職工,全院師生員工都要有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我的愿望和追求。超越意味著永不滿足,超越要付出代價,要忍受痛苦,需要勇氣,但只有不斷地超越自己,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半個世紀的辦學歷史,留給邵陽學院不僅僅是桃李芬芳,更是一種敢為人先的精神,邵陽學院人秉承著前人的優良傳統。在選擇中繼承,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實現超越。

“明德求真,共生超越”這條校訓,不僅繼承和發揚了邵陽學院過去的優良傳統和精神,同時也體現了邵陽學院在新世紀里嶄新的辦學理念和更高的目標、更遠方向。我們認為,學校擬定的這條言簡意賅、寓意深遠的校訓,將激勵和引領全校師生員工團結一致,奮發圖強,為實現既定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杰出校友/邵陽學院

唐運祥,1946年生,湖南洞口人,湖南邵陽師專干部專修班畢業,1964年8月參加工作,1965年12月加入*共產黨,歷任湖南省洞口縣縣長,*人民銀行湖南省邵陽市分行副行長,行長,*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辦公室主任,金管處長,副行長,*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稽核監督局長,*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行長,*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副省長級),*人民保險公司總經理,*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易煉紅 男,漢族,1959年9月出生,湖南漣源人,1985年6月加入*共產黨。
1982.07——1984.08,湖南省邵陽基礎大學教師。
2004.05——2011.11,湖南省岳陽市委書記(2004.05.15宣布任命,2006.09.25當選);
2011.11——2011.12,湖南省委常委、岳陽市委書記;
2011.12——2013.05,湖南省委常委、秘書長、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
2013.06——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

歐陽斌,男,漢族,1954年12月生,衡陽市耒陽人。
1978.03—1980.11 邵陽師范專科學校中文科中文專業學習
2000.02—2000.04 湖南省農業廳黨組書記
2000.04—2006.03 湖南省懷化市委書記
2006.03—2008.02 湖南省交通廳廳長、黨組書記
2008.02—2013.01 湖南省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部級)
2013.01— 2014.02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秘書長、黨組成員
2014.02——湖南省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謝治平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委專職副書記(副省級)。
鄧立佳 男,漢族,1962年10月出生,湖南武岡人。
1978.10——1981.08 邵陽師專數學專業學習
2006.10——2009.01 湖南省張家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2009.01——2009.03 湖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2009.03——2011.04 湖南省商務廳副廳長、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
2011.04——2013.04 湖南省商務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2013.04,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湖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微,女,漢族,1958年7月出生,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人。
1978年12月至1981年12月,就讀于邵陽基礎大學
2005年至今,擔任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兼副院長和審判委員會委員
2005年5月29日,第10屆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5次會議通過決議,任命李微為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兼審判委員會委員。

鄒志強 湖南省科協黨組書記
陳益枝 女,漢族,1956年8月出生,公務員,湖南新化人。
現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湖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黨組副書記。
庾建設 廣州大學黨委書記。1961年出生,湖南武岡人。
1979年考入邵陽師范專科學校數學科,畢業后當了兩年中學數學教師。
1984年考取湖南教育學院數學專業本科生,后又被破格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1991年獲湖南大學博士學位;
1993—1994年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做訪問學者;
1997年-2003年12月任湖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03年12月-2014年1月 任廣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2014年1月起任廣州大學黨委書記。
主要從事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與離散系統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獲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曾先后解決了國際著名數學家所提出的多個公開問題與猜想。
楊平,男,漢族,1961年5月出生,湖南邵東人,中共黨員
2006.08——2006.11 中共株洲市委常委;
2006.11——2008.12 中共株洲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2008.12—— 湖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黨委委員。
分管企業改革發展處、維護企業穩定工作辦公室。

李蘭君 女,1951年9月出生,漢族,湖南邵東人,研究生學歷。
1978.09--1981.07邵陽師專英語系英語專業學生;
2003.01--2013.1邵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民盟邵陽市委主委(兼)。
從1958年建校以來為社會輸送大批人才,人才培養質量居湖南其他同等次高校前列。由于篇幅,其他50多位副廳級,及其他100多位正縣處級政界精英,商界,學術界精英校友在此略。

學校領導/邵陽學院

類似“邵陽學院”
與“邵陽學院”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