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福鼎太姥山
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區(qū)四十五公里,約在東經(jīng)120度與北緯27度的附近,。挺立于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氣勢雄偉,奇巖怪石,,千姿百態(tài),,景色獨特,蔚為奇觀。主峰海拔917.3米,。登臨絕頂,,極目東海,水在天際流,,峰從海中出,,不愧以“山海大觀”著稱于世。它北望雁蕩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勢,雁蕩,、武夷地處通衢,,聲名遠著,而太姥僻居海隅,,知之者鮮。閩人稱太姥,、武夷為雙絕,,浙人視太姥、雁蕩為昆仲,,實在頗有見地,。
整個風景區(qū)面積為92平方公里,分為太姥山岳,、九鯉溪瀑,、晴川海濱、桑園翠湖,、�,,幜袓u五大景區(qū);還有冷城古堡,、瑞云寺兩處獨立景點,。擁有山峻。石奇,、洞異,、溪秀、瀑急等眾多自然景觀,,以及古剎,、碑刻等豐富人文景觀。
根據(jù)地質(zhì)部門考察,,太姥巖石為粗�,;◢弾r,屬燕山晚期,地質(zhì)史中生代白堊紀的產(chǎn)物,,距今約九千萬年至一億年,。由于地殼的變動,海洋上升,,東西南北與近水平三組互相垂直的向節(jié)理發(fā)育,,形成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經(jīng)千百萬年的風雨剝蝕,流水沖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太姥山在唐宋時已十分興盛,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國興,、瑞云、靈峰,、芭蕉,、天王等寺規(guī)模*。今國興寺的遺址上尚存石柱三百六十根,,寺前有楞枷寶塔和石池,,可見當時之規(guī)模。玉湖庵為宋理學家朱熹草堂,,璇璣洞為朱熹隱居之所,,山中還有歷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山”、“山海大觀”,、“道仙佛地”等幾十處,。太姥山下的秦嶼鎮(zhèn),是福建明代沿�,?箍艿挠⑿坳嚨刂�,。有“萬古雄鎮(zhèn)”之稱。
太姥山岳景區(qū)
當游人進入太姥山,,就象進入當代世界抽象雕塑藝術(shù)大師的大型博覽廳,,數(shù)千百副巨型的雕塑品,各具匠心,,有的肖人,,有的肖物。如“十八羅漢巖”,、“仙人鋸板”,、“夫妻峰”,、“金貓撲鼠 ”、“玉猴照鏡”,、“九鯉朝天”,、“二佛談經(jīng)”、“金龜爬壁”,、“韋陀把天門”......等三百六十景,,真是“太姥無俗石,個個似神工”,。
特別是“九鯉朝天”,、“二佛談經(jīng)”這組景觀尤為奇絕,“九鯉朝天”石酷似九條鯉魚躍向太空,,“和尚講經(jīng)”石活象一個和尚身披袈裟坐在經(jīng)壇上捧著經(jīng)書面對東海說法,。這組景觀綿亙千余米,巍峨秀拔,,氣勢雄偉,,實為壯觀。若是一陣雷雨之后,,江山如洗,,水光瀲滟,波平如鏡的大海托出這一組深沉垂直的群峰,,一明一暗,對比強烈,。群峰背后曲折的海岸線,,星羅棋布的島嶼,起伏綿延的山巒和變化多姿富有韻律的梯田,,增強了懸崖峭壁的力度和垂直感,,組成巨幅水印木刻似的“山海大觀”圖,既大刀闊斧又精雕細刻,。
又因眾峰迭立,,群石矗峙,登高一呼,,山回谷應(yīng),,故有“回音谷”、“三聲應(yīng)”,、“七聲應(yīng)”等奇景,,給游人增添了無窮興味。
太姥由于地理上的特殊,,不僅石奇,,而且有很多曲折深邃的巖洞,。經(jīng)有關(guān)部門普查有各種各樣的洞一百多個。若想將這么多的洞走一遍需時二十八天,,有的洞一進一出就需花一整天,,這些洞各具特色,有向低處延伸,,直通到海面,,曰“通海洞”;有向上擴展,,可達“九鯉朝天”石頂,,曰“通天洞”;有兩巖陡立,,上夾附石,,曰“七星洞”;有削壁夾巷,,見天如線,,曰“一線天”;有終年滴水,,曰“滴水洞”,;有亂石壘疊,洞頂崛巖高低,,游人進入需弓腰折背而過,,曰“三折腰”;有洞中套洞,,神奇莫測曰“神仙洞”......有洞中可觀日,,洞內(nèi)可望海,洞穴存井,,洞里有龍?zhí)�,,小的只容兒人小憩,大的可容千人,,可以建樓,、臺、亭,、閣,。每逢夏日洞中空谷蘭盛,暗香浮動,,時有時無,,令人心醉神怡。如將軍十八洞,,是十多個洞組成的洞群,,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洞中可望海、觀日,,怪石似駱駝,、似玉筍,千姿百態(tài),,有的似螺旋向下旋轉(zhuǎn),,有的夾壁直立,石徑遙通,,不但有“一線天”,,還有“三線天”,暗泉多處,,清沏見底,,水聲潺潺,每當陽光射入水中,,反射于洞壁,,就象流霞在飛舞,奇妙的光與色將游人帶入幻覺世界,。由于氣流的活動有的洞寒風習習,,有的卻暖氣融融,奇妙的是站立一處,,伸開兩手,,冷暖感覺不同。有的地方,,更有太古藤蔓為爭陽光,爭雨露,,爭生存,,頑強地盤旋曲折,沿著洞壁延伸,,編織著富有生命力的“贊歌”,。這個“將軍十八洞”,一進一出需花二個小時,,游人要以各種動作行走,,時蹲、時爬,、時躡,、時側(cè),,有人將這些動作喻為“太姥健身操”,姿態(tài)各異,,一路歡聲笑語,,樂在其中。
“云橫斷壁千層險”是太姥奇峰的真實寫照,。太姥有覆鼎峰,、新月峰、筆架峰,、仙藥峰,、蓮花峰等四十五峰,這些山峰都在五百米到九百米之間,。尤其上天門嶺過牛背石,,上陀九嶺過天橋更是奇險,有些人非摸爬而過不可,,有些人卻偏要在這險處探勝,。過了險峰,極目千里,,氣象萬千,,確有無限風光之感。覆鼎峰因狀如覆鼎故名,,福鼎縣名也由此而來,。晴朗之日登上峰頂,東望海天茫茫,,無邊無際,,大小島嶼,歷歷在目,。 新月峰又名觀日峰,,晨可觀日,暮可賞月,,是觀賞月上日升的好所在,。“披衣起看扶桑影,,日觀天門未足云”,,在太姥山上觀日可見一輪紅日氣勢磅礴地從海中三躍而升的奇景,這是其他風景區(qū)觀日所少有的,,陳仲溱太姥山記:“嘗看日于泰山日觀臺華頂,,所見各異,而遙天曠海,,此為*”,。夜間賞月,,山色朦朧千巖黑,又是另有一番情趣.
游太姥的人常說太姥缺水景,,其實不然,,太姥山,山襯海,,海托山,,素稱“海上仙都”,既看山,,又觀海,,互相映襯,蔚為壯觀,。太姥山多狹谷,、山洞,地面積水少,,一場大雨后,,約二個小時,地表水就流入洞中,,匯成各種暗泉和飛瀑,,流水潺潺,滴水叮當,,如琵琶慢拔,,如古箏輕彈,游人可在洞中默聽泉聲,,欣賞水趣,,興味無窮。山澗暗泉多處,,由于洞中回音作用,,游客在不同位置和角度,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水聲,,有的沙沙作響,,有的嘩嘩作唱,妙不可言,,它可洗去你胸中一切煩愁。還有東折瀑,、西折瀑,、九鯉溪等水景分布太姥兩側(cè),游太姥的人常說太姥缺水景,,其實不然,,太姥山,,山襯海,海托山,,素稱“海上仙都”,,既看山,又觀海,,互相映襯,,蔚為壯觀。太姥山多狹谷,、山洞,,地面積水少,一場大雨后,,約二個小時,,地表水就流入洞中,匯成各種暗泉和飛瀑,,流水潺潺,,滴水叮當,如琵琶慢拔,,如古箏輕彈,,游人可在洞中默聽泉聲,欣賞水趣,,興味無窮,。山澗暗泉多處,由于洞中回音作用,,游客在不同位置和角度,,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水聲,有的沙沙作響,,有的嘩嘩作唱,,妙不可言,它可洗去你胸中一切煩愁,。還有東折瀑,、西折瀑、九鯉溪等水景分布太姥兩側(cè),,國興寺后龍?zhí)抖刺幰呀ǔ升執(zhí)逗�,,“九鯉朝天”、“十八羅漢巖”映入水中,,湖光山色,,供人盡情游賞。有幾外從花崗巖縫隙或泉眼中涌出的礦泉水,甘洌爽口,,因此說,,太姥并非無水,洞中之水比地面之水更為奇妙,。國興寺后龍?zhí)抖刺幰呀ǔ升執(zhí)逗�,,“九鯉朝天”、“十�?span>羅漢巖”映入水中,,湖光山色,,供人盡情游賞。有幾外從花崗巖縫隙或泉眼中涌出的礦泉水,,甘洌爽口,,因此說,太姥并非無水,,洞中之水比地面之水更為奇妙,。
太姥臨海多霧,一年三百六十天,,霧季達一百多天,,古人贊美太姥山:“云霧多變盡奇觀”。山有云霧便有靈氣,,太姥山石奇,、峰險、洞異,、水玄,,又時有輕云薄霧,這就使太姥群峰更富于神秘感,;有時碧紗披體,,更添秀麗;有時深存于云霧之中,,呼之欲出,;有時大霧彌天,唯聞白云深處鐘磬聲,,使人如入仙境.....春夏之交或雨后初晴,,山嵐彌漫四合,匯成茫茫云海,,直展天際,,眼下群峰出沒于萬頂波濤之中,時隱時現(xiàn),,時浮時沉,,恰似凌波踏浪,。尤其春冬兩季,海霧一來,,更像波濤奔騰,激浪滾滾,,一時整個山峰都隱沉于云霧之中,。秋日天高氣爽,晨昏幾片薄霧籠罩山巔,,或有幾縷山嵐旋繞峰巒,,陽光穿過薄霧,明亮和諧,,美妙非常,。
九鯉溪瀑景區(qū)
九鯉溪瀑景區(qū),位于太姥山岳景區(qū)西南側(cè),,面積25平方公里,。
九鯉溪又名赤溪,發(fā)源于福鼎太姥山,、霞浦目海尖和柘榮東山埂三座大高山,,匯集13條支流,流長25.86公里,,下游延伸至霞浦縣境內(nèi)楊家溪,,注入東海。溪流彎曲,,兩岸青山夾峙,,綠樹蔥蘢,怪石林立,,碧水澄澈,,似武夷九曲。由龍亭南兜乘竹筏,,順水漂流而下,,直至渡頭村,途徑7曲16灘,,全程11.5公里,,需2個小時。沿溪可領(lǐng)略兩岸唐僧西拜,、仙女下凡,、達摩面壁、雄獅下山,、金龜戲鱉等72處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的山石景致。溪流時緩時急。平緩處,,如閑庭信步,,悠然自得;湍急處,,飛筏似箭,,有驚無險。到了下坪洋,,水面寬達100多米,,水流平穩(wěn),溪河開闊,,可容數(shù)十竹筏,,并排競渡,并駕齊驅(qū),。在漂流盡頭處的渡頭,,有兩片面積為250畝的天然楓樹林,林邊河灘上夾有面積百佟軒的荻花灘,。每年秋末初冬,,楓林盡染,紅遍山種,;而荻花則一片雪白,,別有情趣。在兩片楓樹林的間隔地帶,,有17株樹齡為800年~1500年不等的古榕樹林,,雖歷盡滄桑,仍生機盎然,,天空枝葉交錯,,地面虬根盤繞,如孔雀開屏,,似青龍?zhí)浇�,,各顯姿態(tài)。據(jù)專家考證,,這是全球緯度最北的一片古榕樹林,。
位于龍亭村的古廟觀音亭南400米處。瀑布落差136米,,瀑布下方有一塊可容200人觀瀑的巨石,,巨石下是一個10米見方的龍?zhí)丁Q鲇^瀑布,,飛流直下,,猶如白練懸空,,煙霧飄渺,聲勢逼人,,涼風習習,。瀑布周圍有拔地而起數(shù)十米的巖峰“將軍印”."文筆架"等幾十處巖石
景觀/福鼎太姥山
。
翠郊古民居
翠郊古民居建于1745年(清乾隆10年),,距今有250多年的歷史,,具有華廈古建筑“活化石”之美譽。其觀賞性,、藝術(shù)性、歷史性可與永定土樓相毗美,,是華廈傳統(tǒng)民居的瑰寶,。翠郊古民居地處國家風景名勝區(qū)--太姥山下白琳鎮(zhèn),距市區(qū)37公里,,現(xiàn)有公路直達古民居景點
晴川海濱景區(qū)
晴川海濱景區(qū),,位于太姥山麓,由分布在晴川灣海域,、跳尾灣海域的沙灘和島嶼組成,,海域面積約40平方公里(其中景區(qū)面積25平方公里)。海上波光粼粼,,漁帆片片,、鷗鳥點點,姆嶼,、日嶼,、跳尾、七星等島嶼,,如裴翠鑲嵌在藍緞般的海面上,。在長達3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散布著大小員當,,大小蒙灣等眾多細軟潔凈的灘灘,,其中長122米、寬600多米,,以“灘平,、沙軟”著稱的大員當海濱浴場;以奇特的海蝕礁石地貌景觀見長的牛郎崗沙灘最負盛名,。這里海水湛藍,,沙質(zhì)細軟,環(huán)境清幽,,遠離塵囂,,是開展帆板,、游泳、賽艇,、垂釣等活動的理想場所,,又是踏沙、戲浪,、拾貝的海濱旅游好去處,。在此,可領(lǐng)略海上的日出,、日落,,潮漲、潮落,,以及風,、雨、晨,、昏,、晴、霧,,與天光,、海色變幻之美。
�,,幜袓u景區(qū)
�,,幜袓u景區(qū),距太姥山3.56海里,,由大崳山,、小崳山、鴛鴦島,、銀嶼,、鳥嶼、觀音礁等11個島嶼和9個礁石組成,,總面積24.5平方公里,。島上氣候適宜,風景秀麗,,昔稱�,,幜袓u,喻為美玉福地,。
大崳山島,,直徑約5公里,面積21.22平方公里,,*處紅紀洞山海拔541.4米,,為閩東*大島,。島上風光旖旎,有天湖泛彩,、蟻舟夕照,、少灘奇紋、南國天山,、海角晴空等勝景,。在碧波萬頃的東海之上,海拔200米處,,鑲嵌著大小兩個湖泊,,因而素有“海上天湖”之稱。湖周群峰環(huán)拱,,其狀似盂,,崳山島由此得名。大天湖面積近千畝,,可泛舟暢游;小天湖200多畝,。二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質(zhì)甜美,,水清如鏡。因日而耀,,因風而皺,,時有白鷗翔集。湖四周山坡平緩,,形成天山萬畝草場,,富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風光,。
天湖:天湖位于大崳山島紅紀山上,海拔200米,有大、小兩面?zhèn)湖泊,湖周圍群峰環(huán)拱,其狀似盂,。大天湖面積近千畝,,小天湖面積為200多畝。 大小天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質(zhì)甜美,,清澈見底,,幽藍,、凝碧的湖水十分誘人。湖泮常有野生烏龜出沒,。
崳山島由大崳山,、小崳山、銀嶼,、鳥嶼等十一個島嶼和九個礁石組成,,面積25平方公里,島上氣候宜人,,風景秀麗,,在海拔二百米高的島頂,有常年不竭,,水淡且潔的“海上天湖”,,島 還有萬畝天然草場,在煙波浩渺的東海上,,體會“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