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教育網站 > 高校大學 > 湖北高校

武漢紡織大學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武漢紡織大學
網站熱點:
武漢紡織大學官方主頁,學生,校友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4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09:21
網站介紹:
武漢紡織大學官方主頁
網站百科

學校概述/武漢紡織大學

學校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武漢紡織工學院和湖北輕工業學校。后在艱難奮進中幾經調整,經歷了1978年興建的武漢紡織工學院(隸屬于國家紡織工業部,1998教育管理體制調整后劃轉為中央與湖北省建);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2002年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并入武漢科技學院;2010年3月18日,國家教育部發出《關于同意武漢科技學院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的通知》,武漢科技學院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2012年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小211工程)建設高校。
學校占地面積2000多畝,轄南湖校區、陽光校區、東湖校區等三大校區。建筑面積70多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總建筑面積19.7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多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過億元。學校擁有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管理手段先進的現代化圖書館,全校圖書文獻總量210多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20萬冊;長期訂購中外文期刊2000余種;購買自建中外文各類數據庫28個,擁有涵蓋各學科豐富的電子資源,實現了印刷型文獻借閱、電子文獻閱覽、視頻點播、多媒體播放、信息檢索、文獻傳遞、用戶培訓等網絡化服務。
武漢紡織大學現有在校學生25000余人。已發展成為擁有20個院系部,54個本科專業,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工程碩士領域,工商管理碩士MBA、藝術碩士MFA授予權,2個博士學位立項建設。4個國家特色專業,10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現有學科覆蓋了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教育學七個學科門類。

歷史沿革/武漢紡織大學

1958年,武漢紡織工學院在武漢市 武昌三層樓創建,隸屬于 武漢市領導。同年湖北輕工業學校于武昌 馬房山創辦,隸屬于湖北省輕工業局領導。 

1962年7月,武漢紡織工學院停辦。文化大革命時期,湖北輕工業學校中途停辦,1970年,學校恢復辦學。
1978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在湖北輕工業學校輕工、紡織專業分離的基礎上組建四所新學校。分出紡織專業成立武漢紡織工學院和湖北省紡織工業學校;分出輕工專業成立湖北輕工業學院和湖北輕工業學校。其中, 武漢紡織工學院是經國務院批準恢復重建的院校之一,隸屬于國家紡織工業部。
1998年, 武漢紡織工學院的教育管理體制調整后劃轉為中央與湖北省共建。
1999年, 武漢紡織工學院更名為 武漢科技學院。
2002年,成立于1958年的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并入 武漢科技學院。
2006年,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經湖北省政府行文由省教育廳委托武漢科技學院代管。
2010年3月19日, 武漢科技學院更名為 武漢紡織大學。( 教發函[2010]49號,批準武漢科技學院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
2011年,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并入 武漢紡織大學,同時取消 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建制。

校容校貌/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學校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占地面積2000多畝,轄南湖校區、陽光校區、東湖校區三大校區。擁有廣闊的辦學空間,校園環境優美清凈。校園內綠草青青,樹木成蔭,湖光山色,景色優雅,不同校區、不同造型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風格的建筑群落,為師生創造了適宜且多樣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
學校建筑面積70多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總建筑面積19.7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多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過億元。學校擁有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管理手段先進的現代化圖書館,全校圖書文獻總量210多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20萬冊;長期訂購中外文期刊2000余種;購買自建中外文各類數據庫28個,擁有涵蓋各學科豐富的電子資源,實現了印刷型文獻借閱、電子文獻閱覽、視頻點播、多媒體播放、信息檢索、文獻傳遞、用戶培訓等網絡化服務。
武漢紡織大學現有在校學生25000余人。已發展成為擁有20個院系部,60個本科專業,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工程碩士領域,工商管理碩士MBA、藝術碩士MFA授予權,2個博士學位立項建設。4個國家特色專業,10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現有學科覆蓋了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教育學七個學科門類。
2013年教育部同意新增加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攝影 ,工藝美術。

學院分布

南湖校區
是學校的老校區,坐落于武昌南湖之濱,*(武漢)光谷腹地,周邊有多所國內知名高校,如華中科技大學、*地質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
校內有靜謐的池塘、茂密的樹林,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獨特的韻味。
陽光校區
是學校的新校區,臨近美麗富饒的湯遜湖,校園面積開闊,校內池塘眾多,雖然地處市郊的新技術開發區,但校園內空氣清新、四季陽光明媚,故得名陽光校區。
東湖校區
即原湖北省財經高等專科學校。
坐落在美麗的武漢東湖風景區內,占地210余畝,校舍面積16萬余平米,附近高等學校云集,科研機構林立,交通便利,風景秀麗,環境宜人,是莘莘學子泛舟學海的理想之地。

學校領導/武漢紡織大學


黨委書記:

尚鋼

校長 、黨委副書記:

韋一良

黨委常委、副校長:

徐衛林

副校長:

曾慶福

黨委副書記:

劉義

黨委常委、副校長:

彭育園

黨委常委、副校長:

潘慧明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劉功成

副校長:

黃運平

武漢紡織大學歷任校長(院長):
1987.4~1994.1 :賀經平
1994.1~2000.12:陳克強
2000.12~2009.8:張建鋼
2009.8月至今:韋一良

地理交通/武漢紡織大學

學校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擁有南湖校區、陽光校區、東湖校區三個校區。其中南湖校區位于武漢市洪山區魯巷紡織路1號;陽光校區位于武漢市江夏區廟山開發區陽光大道1號;東湖校區位于風景秀美的東湖之濱。擁有廣闊的辦學空間,校園環境優美清凈。
南湖校區(老校區)坐落于武昌南湖之濱,*(武漢)光谷腹地,周邊有多所國內知名高校,如華中科技大學*地質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交通方便,有538路、590路、572路、583路、586路、810路、811路、733路、901路、903路、907路等10多路公汽直達武漢三鎮各中心地帶,有公汽直通武昌火車站,有多輛公交途徑傅家坡長途汽車站,宏基汽車站。
陽光校區(新校區)坐落于武漢市江夏區,有901,903等公交車途經,距離南湖校區約20分鐘車程。南湖,陽光,東湖三個校區之間開行有校園班車,方便師生通行。
東湖校區(原湖北省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坐落在美麗的武漢東湖風景區內,占地210余畝,校舍面積16萬余平米,附近高等學校云集,科研機構林立,交通便利,風景秀麗,環境宜人,是莘莘學子泛舟學海的理想之地。

東湖校校區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東湖梨園漁光村1號
公交:從武昌火車站可乘907路到達
郵編:430077

南湖校區

地址:武漢市洪山區紡織路1號
公交:有538路、590路、572路、583路、586路、810路、811路、733路、901路、907路等途經南湖校區
郵編:430073

陽光校區

地址:武漢市江夏區廟山開發區陽光大道1號
公交:有901路,903路公交途經陽光校區
郵編:430200

師資隊伍/武漢紡織大學

全校現有教職工2000人,專任教師總數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553人,博士300余人。 博士生導師45人,碩士生導師239人。 

學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擁有雙聘院士1人,“千人計劃”人選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百人計劃”人選3人,還有一批具有海外背景的“楚天學者”和“陽光學者”。
湖北省“跨世紀及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16人,湖北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5人,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1 人,湖北省優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5人。
*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紡織教育家姚穆受聘為我校教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通訊院士維克多·耶夫根耶維齊·庫茨米切夫博士;東華大學博導于偉東為我校“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千人計劃”入選者、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終身教授王訓該受聘為我校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院 長;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阿澤瑪教授受聘為傳媒學院院長;“外專千人計劃” 庫茨米切夫.維克多(Kuzmichev Victor)受聘為服裝學院。
學校秉承“崇真尚美”的校訓,堅持“在改革中講穩定,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抓質量,在質量中顯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學發展思路,武漢紡織大學正在不斷改革創新,為建設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院系設置/武漢紡織大學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現有學科覆蓋了工學、理學、哲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教育學八個學科門類。設有服裝學院、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環境工程學院、管理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學 院、會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服裝學院、傳媒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9個院系和公共課部、體育課部等2個課部。
學校紡織、服裝、藝術設計學科優勢特色明顯。服裝學院是全國高校最早建立的服裝院系之一,連續十二年居全國服裝院校“新人獎”“育人獎”綜合積分*名,被*服裝設計師協會授予*“十大時裝名校”榮譽稱號。藝術設計專業為首批省級品牌專業,并獲批首批國家特色專業。

專業介紹/武漢紡織大學

服裝設計與工程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較扎實的工程技術和相應的人文學科基礎知識;掌握服裝款式、結構、工藝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成衣化生產工藝技術,且能較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服裝輔助設計;具有服裝生產管理、市場預測和市場營銷的基本能力;能對服裝材料進行選擇、鑒別和初步開發的能力,從而能夠在服裝生產和外貿企業、服裝研究單位、服裝行業管理及新聞出版機構等部門從事服裝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經營管理、服裝理論研究及宣傳評論等方面工作。
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與貿易)
本專業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服裝設計的基本理論及服裝工業生產管理和經營銷售、市場行情的分析、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等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外貿英語能力,成為具有一定公關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藝術設計(服飾形象設計)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掌握藝術設計原理,服裝品牌形象設計和個人形象設計的方法和技能,把握服飾整體設計的基本規律和產品的市場定位。畢業后可能從事流行設計、形象指導、色彩顧問以及服裝企業藝術設計企劃、產品包裝與廣告策劃等方面的時尚業高級專門人才。
藝術設計(服裝與表演)
我校是全國創辦服裝與表演專業最早的高等學校之一,是中南地區培養高級模特人才的搖籃。本專業培養學生具備服裝設計、服裝表演的理論與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審美和創造力,掌握產品經營、銷售的基本知識和一定的市場分析能力,能從事服裝設計、成衣制作、表演藝術以及服裝營銷、公共關系等方面的相關工作。
紡織工程(現代紡織工程方向)
現代紡織工程主要涉及纖維及纖維集合體的加工與制備以及性能。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纖維制品加工設備日益自動化、智能化,纖維制品應用領域尤其是在重要產業部門應用的不斷拓寬,纖維制品與人體工程、環境保護及社會文化的關系日益密切,從而使紡織工程學科內涵大為擴展。本專業旨在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具備紡織材料與現代紡織加工技術、紡織品質量檢驗、紡織品營銷與國際貿易、計算機應用以及經營管理方面知識與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紡織工程(紡織品檢驗與貿易方向)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豐富的紡織品生產、檢驗、貿易知識,能夠在商檢、海關及中外紡織企業從事紡織品生產、檢驗與貿易,具有對進出口紡織品進行審價、監管、查驗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通過四年的學習,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熟悉紡織原料和成品的性能與品質;熟悉紡織工藝理論,能夠根據客商定單中提出的紡織品的各項性能指標,對生產工藝、產品品質進行監管,即具有紡織品生產技術能力2)熟悉有關紡織品檢驗的標準、政策和法規;具有對原料和成品進行品質分析、質量檢驗的能力,即具有紡織品檢驗能力;3)英語聽、說能力優良,熟知國際貿易規則,懂國際商務的國際貿易實用性人才,即具有紡織品貿易能力;4)具有運用計算機等現代化工具從事技術、管理和貿易的能力。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能面向國際市場,適應國際經濟競爭,富于開拓精神的高素質外向型復合人才。
紡織工程(紡織材料與產品設計)
紡織材料與產品設計方向是紡織工程專業的一個專業方向,重點強調對各種纖維材料及其制品的結構與性能等知識的掌握、加強學生在紡織品功能設計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習研究的對象不僅包括服用的面料與服裝,還包含許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業、航天航空、生物醫學產品及新型纖維,既包含對傳統紡織產品的設計制作與創新,也延伸到結合高科技手段開發許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相關產品。使學生具有紡織產品性能及功能設計與開發、紡織品質量檢測的能力。
紡織工程(針織產品與服飾設計方向)
針織產品與服飾方向主要研究以針織方法為主并結合其它方法形成產品的原理與技術。研究的對象不僅包括服用的針織面料與服裝,還包含許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業、航天航空、生物醫學等產品,既包含對傳統針織產品的設計制作與創新,也延伸到結合高科技手段開發許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相關產品。本專業方向所培養的人才具有三個方面的能力:針織產品與服裝的設計與生產的綜合能力;運用計算機CAD/CAM對針織新產品進行設計與創新的能力;對針織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出口跟單、營銷及貿易的能力。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紡織及材料科學方面基礎理論,具備非織造材料與工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非織造材料與產品制造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裝備設計、產品開發、生產管理以及國內外貿易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新材料是21世紀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而高分子材料是三大材料范疇中發展迅速的一類,高分子材料正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本專業培養具備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市場營銷
教學團隊師資力量較為雄厚,50%以上教師具有高級職稱及博士學位。學科帶頭人常亞平教授是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承擔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武漢市人民政府經濟咨詢委員,*高校市場營銷學研究會理事,多家大型企業的高級管理顧問。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和會議上共發表論文8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以上科研課題共11項,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獎等共計8項,專著3本。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備管理、經濟和法律等綜合知識以及一定的工程技術背景,能在工業、商業、金融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營銷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物流管理
教學團隊師資力量較為雄厚。學科負責人黎繼子教授是管理學博士,博士后,美國Georgia Tech大學訪問學者(國家公派全額資助),研究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學部通信評審專家,國內外多家權威期刊的匿名審稿人。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和會議上共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有50余篇在權威和重要核心期刊發表,12篇被EI收錄,8篇被ISTP收錄,4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承擔教學科研課題共20余項,其中*課題2項,部級課題16項,專著3本。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物流管理概論等三門課程被評為*、省級、校級精品課程。
會計學
會計學專業具有碩士研究生教育,現有教授5名、碩士生導師7名,注冊會計師4名,師資力量雄厚。擁有《財務管理》省級精品課程、《會計學》校級精品課程以及《財務管理》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并多次獲得省、校教學成果獎。本專業本著集知識、能力、素質于一體的“三合一”集成式人才培養模式,著力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歷屆畢業生廣泛分布于大中型企業、國家行政機關、會計師事務所和金融機構,也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國深造,他們憑著扎實的專業知識,良好的執業操守,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贊許。
國際經濟與貿易
本專業點已經形成了一支相對穩定,年齡知識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創新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和學術梯隊。教師中有一批教師具有較高的科研與教學研究水平,承擔了國家、省部級項目30多項,以及10余項企業委托項目;承擔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研究項目4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3項。本專業學生因良好的工程背景、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贏得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好評,華為集團、海爾集團、中鐵集團、中冶集團等企業紛紛到校挑選畢業生。本專業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每年有1/3以上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1/3以上學生自主開展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多位同學在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翻譯大賽、優秀科研成果評比中獲獎。北大、復旦、人大等著名大學的研究生院均可看到我院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的身影。
會展經濟與管理
本專業是一個極富發展潛力的專業。近幾年,我國每年舉辦的各類展覽會3000多個,創造的經濟價值在100多億元人民幣,正逐步邁入世界會展大國的行列,專業人才需求巨大。但是,由于國內本專業起步比較晚,專業人才培養相對滯后,專業人才缺口較大。本專業就業前景廣闊,會展公司、展覽公司、賽事公司、商務旅行集團、目的地管理公司、文化傳媒集團及大中型企業的會展商務部門等企事業單位。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專業已經擁有碩士生教育,師資力量較強,教授、副教授、講師形成一定梯隊。教師從事行政管理專業及相關專業課程教學和學術研究,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目前正在從事多門專業教材的編寫,打造精品課程。本專業以面向社會需求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于學生知識理論和動手技能的相結合,依托本院相關專業的資源,交叉其他學科的基礎上凸顯本專業的教育特色,如結合信息管理的技術開設電子政務和應急管理課程,并利用機房和軟件模擬實習,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學生就業面教寬,往屆學生在各級政府機關,各類企事業單位就職,還有學生考上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名校的研究生,受到聘用單位和社會的廣泛贊譽與認同。
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具有碩士研究生教育,現有教授2名,碩士生導師3名。擁有《人力資源管理》等3門校級精品課程和優秀教學團隊,多次獲得校教學成果獎,科研項目先后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有2名教師在*-歐盟國際職業教育培訓中心也是*用“*-歐盟”冠名的咨詢式培訓機構任高級培訓師,與企業有著良好的聯系。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是一門主要以“人”和“群體”為管理對象的學科,歷屆畢業生就職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民營企業和事業單位工作,也可到專門從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和管理服務的管理咨詢公司和獵頭公司等機構就職;或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和博士。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專業具有碩士研究生教育,現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5名,師資力量雄厚;擁有《管理學》等三門校級精品課程;科研項目多次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本專業與國外著名大學建立了廣泛聯系,本著集知識、能力、素質于一體的“三合一”集成式人才培養模式,著力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歷屆畢業生廣泛分布于大中型企業、國家行政機關和金融機構。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專業具有碩士研究生教育。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5名,碩士生導師6名,博士生導師4人,有多人為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委同行評議專家。本專業教師多次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湖北省教育科研成果獎。本專業以管理+商貿+系統科學為依托、信息技術為技能,著力于“3+1”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畢業后既可以從事電子商務的規劃、運營、管理、銷售和推廣,也可以從事電子商務系統開發、電子商務軟件運用、網站維護和管理等工作。歷屆畢業生廣泛分布于IT企業、商業部門、物流企業、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國深造。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為湖北省品牌專業。本專業擁有:“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精品課程、省教學名師、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5名,博士生導師4人,有多人為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委同行評議專家本專業教師多次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湖北省教育科研成果獎、湖北省(武漢市)社會科學政府成果獎。本專業以管理理論為依托,系統科學為思想,信息技術為技能,著力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畢業后既可以從事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系統分析師、系統管理工程師等信息管理職位,也可以從事軟件設計師、網絡工程師、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等軟件開發職位。歷屆畢業生廣泛分布于高新技術企業、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就職于國內外著名的IT企業。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本專業培養在科研院所、企業、高新技術公司及學校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及技術分析,從事各種機械、機電產品和系統、設備、裝置的研究、設計、制造、開發及科研、教學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的教學強調在機械設計與制造過程中運用微電子技術、自動檢測技術、數控技術和計算機應用技術能力的培養,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訓練,為能采用現代設計方法進行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研制和開發,研究與使用現代化加工技術實現產品生產過程自動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專業分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現代模具設計與制造等三個專業方向。
測控技術與儀器
本專業培養能適應測控技術及儀器學科發展要求,能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制造、科研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要學習電子學、機械學、工程光學、控制理論、測試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計算機原理及應用和計算機語言,受到現代測控技術和儀器應用的訓練,具有本專業測控技術及儀器系統的應用及設計開發能力。光、機、電、計算機技術相結合是本專業的特點。
工業設計
本專業以機電產品設計制造為依托,集機械工程、藝術學和計算機輔助設計于一體的交叉性學科。本專業注重工業產品的設計開發能力、設計實踐和動手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等實際工作能力。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
工業工程
本專業培養具備企業管理、計算機技術及機械工程的基礎知識及應用能力,具備較高英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和管理知識與技能,能在生產企業,包括制造、電子、計算機應用、金融和服務等多行業,從事對各種復雜的管理和生產系統進行分析、規劃、設計和管理工作的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高級人才,具有分析、解決企業尤其是機械制造企業的生產組織與管理問題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經濟分析與生產組織管理的能力。
電氣類
電氣工程類是我院按大類招生的專業方向之一,下設兩個專業:即自動化專業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其中,自動化專業是我校最早的專業之一,主要培養學生自動測試系統,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與相關理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突出強弱電相結合特點,培養學生電氣設備與裝置,電力供電與電力電子控制技術等相關應用領域的實用技術與相關理論。電氣工程方向的兩個專業基礎理論互通,應用領域各有側重。學生進校后前兩年學習電氣信息方向的共性基礎理論和基本系統開發技術,后兩年將依據學生愛好和市場狀況進行專業分流,進入專業課程學習。
1、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致力于使學生掌握基本控制理論和控制方法;掌握運動控制和過程控制系統的一般系統結構和分析方法;掌握計算機控制理論和方法的應用;掌握計算機控制網絡的設計及應用;具有較扎實的基本電子、電路設計分析能力;具有一般自動控制系統設計、分析能力;具有一般工程控制系統的調試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專業綜合能力。
2、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以新能源應用技術,過程控制技術為主要特色,設置有太陽能技術、電源變換技術、現代電氣技術、供配電技術、供用電設備與系統、電力傳輸系統、傳感器與工程檢測等核心模塊。其中太陽能應用技術獲得建設部大力培育,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學生畢業后具有電氣工程、電子工程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知識、具備各類電氣、電子設備和智能控制系統的設計、分析、開發、制造、研究、應用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電子類
電子類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兩個專業。在四年的學習中,通過教學和科研重點培養學生系統的、廣泛的掌握電子技術所必需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使學生能適應電子技術方面廣泛的工作范圍,并且掌握電子技術領域方面的知識,具有分析、研制設計電子信息設備的能力;掌握信息獲取、處理和傳輸的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及應用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能力。
1、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本專業致力于使學生能較系統的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廣泛的工作范圍,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使學生成為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2、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致力于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適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方面廣泛的工作范圍;掌握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傳輸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對光、電等各種信息載體及特征有較完整的了解,能在該領域內從事各種信息電子技術與系統、光電子器件與系統的設計、制造和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的工作的初步能力。
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備藝術修養和藝術設計創意能力,除系統掌握視覺傳達平面設計、圖形設計、空間展示設計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外,還要學習和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多媒體視覺設計等本行業前沿技術與手段。
藝術設計(染織藝術設計)
本專業培養從事服裝面料設計、裝飾面料設計、纖維藝術、裝飾設計、廣告設計、室內陳設設計等綜合性藝術設計的高級復合型設計人才。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是人類生存空間設計中的重要學科,它所涵蓋的系統較多,外部公共空間設計和室內設計是環境藝術的子系統,其專業內容包括室內、室外環境藝術設計、景觀設計、裝飾裝修設計、人居環境設計、商業設施設計等大項。
藝術設計(數字化影像藝術設計)
本專業著重培養學生掌握現代藝術設計原理,學習應用計算機輔助圖形圖像處理、視頻合成、動畫制作等軟件進行現代傳媒設計,研究掌握影像編輯、音響技術、互動技術等多媒體技術及手段,使學生成為既有較好的應用多種輔助設計軟件的能力,又具備從事較高層次的二維、三維多媒體創意設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藝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
本專業培養既具有嚴謹而扎實的繪畫基本造型功力和公共藝術設計能力、又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的高素質、高品質、創造性的藝術設計人才。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城市景觀雕塑設計、裝飾繪畫、室內外壁畫設計以及環境景觀小品設計等設計工作。
藝術設計(商業攝影)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文化、藝術和商業攝影設計能力,高級技術操作能力和堅實的商業攝影廣告設計專業知識,能純熟地完成各類攝影廣告的拍攝,成為能在企事業、學校、新聞、傳媒等單位從事廣告攝影、產品攝影、商業活動攝影、新聞圖片攝影,以及商品宣傳與展覽攝影等方向的專門人才。
工業設計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備較為廣泛的造型藝術、科學技術、人機工程、生產工藝方面的知識和扎實的設計技能,在產品設計方面具有較強的綜合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理論與設計實踐的結合、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致力于引導健康合理的消費與生活方式的產品設計與開發。
動畫
本專業培養學生成為掌握二維、三維動畫創作全過程,具備影像視頻編輯、音效技術、互動技術等多媒體技術及表現手段,成為經過正規嚴謹的從業訓練,具備創造力、想像力和動畫設計、制作與溝通能力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應能適應動畫類影視節目、電影、動態廣告、網絡制作、少兒頻道與少兒讀物、卡通、網絡游戲研發等傳媒單位和崗位的工作。我校的動畫專業定位于數字技術支持下,并以數字動畫為特色。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具體專業方向介紹
1. 軟件工程:
1、掌握軟件工程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應用軟件系統設計、分析、開發的基本能力;
3、基于網絡的應用軟件設計、分析的基本能力;
4、軟件系統的測試、維護能力。
2.網絡工程:
1、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常用網絡設備故障的分析診斷能力;
3、具有局域網的分析設計和工程實現能力;
4、基于網絡的應用軟件開發的基本能力。
3.嵌入式系統:
1、計算機原理和體系結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嵌入式系統的開發與管理能力;
3、具有嵌入式軟件的開發與工程實現能力;
4、具有開發和應用多媒體軟件的基本能力。
4.網絡游戲虛擬現實:
1、掌握計算機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基于網絡的客戶端、服務器端程序開發的基本能力;
3、具有三維動畫程序設計與開發的能力;
4、具有游戲軟件設計、開發和測試的能力。
環境工程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獲得環境工程師基本能力訓練,具備水、大氣、噪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以及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具備環境污染控制規劃、環境監測和環境質量評價等方面的知識的高級專門人才。
基本要求:
(1)掌握化學、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2)掌握水污染控制、空氣污染控制、噪聲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與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監測和分析、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素質高、能力強、有創新意識的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高級技術人才。
面向市場需求,按寬口徑培養,使畢業生能夠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筑環境控制技術領域的工作,具有暖通空調、建筑給排水、燃氣供應等公共設施系統、建筑熱能供應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的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動化系統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與設備開發能力。
基本要求:
⑴系統的掌握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的專業基本理論;
⑵掌握室內環境與設備工程的設計方法,具有設備測試、安裝調試以及運行管理的能力,并了解設備開發的方法以及本專業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⑶掌握計算機程序設計、計算機制圖基本方法和計算機應用技能;
⑷ 掌握一門外語。
生物工程
本專業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特別是酶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初步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基本要求:
(1)掌握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生化工程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生物分離工程等基本知識;掌握生物細胞培養、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等方面的基本實驗技能;
(3)掌握工程制圖、電工電子學和基本工程等知識;
(4)了解當代生物技術較新發展動態和應用前景。
給水排水工程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有創新意識,能在水資源的開發、加工、輸送、回收與再生回用和可持續利用這一社會循環中,從事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基本要求
(1) 掌握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污染控制、環境監測與評價等方面的學科基本理論和知識;
(2) 了解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前沿理論與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閱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能力;
(3) 掌握城市給水管道、泵站、水廠、城市排水管道、污水處理廠等的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 具有建筑物給水、排水、消防用水等工程設計與施工的能力。
信息與計算科學
本專業是以信息處理和科學與工程計算為背景的,由信息科學、計算科學、運籌與控制科學等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理科專業。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理論知識和計算科學技術基礎,并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計算技能解決某些實際問題,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等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
(2)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包括常用語言、工具及一些專用軟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設計能力和較強的編程能力;
(3)對信息、計算科學理論、技術和應用的新發展有所了解,能運用所學的理論、方法解決某些科研或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4)掌握一門外語,能順利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數學與應用數學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應用數學與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數理統計等統計分析和經濟預測的方法,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等工具利用數學及經濟學知識解決一些經濟領域的實際問題。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掌握統計學和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思想和方法;
(2)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能熟練使用各種統計軟件包,有較強的數據采集、處理和設計調查問卷的能力;
(3)具有較強的數學建模能力,能夠解決經濟領域某些實際問題,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與應用開發的能力;
(4)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掌握資料查詢、文件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資料的基本方法。
輕化工程
本專業培養方向主要側重于染整工程,專業教學著重于染整清潔生產工藝、功能紡織品、染整新技術及新工藝、染整助劑的開發應用、紡織品國際貿易等理論與實踐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以及工程意識和創新意識。注重培養學生的研究開發、自主創業能力。使學生畢業后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
應用化學
本專業培養具備基本的化學理論知識、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石油化工、汽車造船、航空航天、機械制造及精細化工等科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產品應用開發以及企業管理、產品貿易等工作的中高級專業人才。
化學工程與工藝
該專業培養方向主要側重于精細化工,專業教學著重于化工工藝、化學助劑的合成及應用、染整工藝及染整助劑的開發應用等理論與實踐教學。
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以材料學、化學、化工為基礎支柱構筑專業平臺,體現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背景。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以“廢棄高分子材料資源再生”為專業特色的應用型學科,在培養中以就業市場為向導,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和工程能力的培養。
新聞傳播學類
新聞傳播學大類:下設廣告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網絡傳播學3個方向,*年各專業方向課程全部打通,學生既可以在剛入校時選定專業或方向,也可在一年學習后再自主選擇、調整專業或方向。
1、廣告學方向
廣告學專業是學院最早開辦的應用型本科專業。從2000年起開始招生,到2007年已經招收8屆學生,共計955人。已經畢業5屆學生,共計505人。該專業堅持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專業與行業相結合,積極進行培養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創新。廣告學專業率先創造的“‘三合一’多元集成式”人才培養模式,榮獲200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2007年又獲得國家教育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廣告學人才培養創新模式”項目資助,是贏得教育部專家贊譽的品牌專業。
2、廣播電視新聞學方向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2003年開辦,共招收5屆學生,共計435人,現有在校生360人。本專業適應網絡信息時代傳媒迅速發展的要求,通過教育創新形成了“多元集成式的融合新聞人才”培養模式,專業教育定位為“一主多元”,培養的學生不僅能適應廣播電視媒體,而且能適應多種新興媒體,具備在廣播電視臺、報刊和網絡媒體工作的能力。
3、網絡傳播方向
網絡傳播屬于新聞傳播學科大類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新的專業方向。由教育技術學專業轉型而來,從2005年開始招生,現有在校生近200人。本專業培養能夠在在網絡、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工作,在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和游戲研發設計、影視和動漫制作、網頁設計和網絡營銷等相關工作,具有較高外語水平的高級專門人才。
法學
法學是我校實力雄厚的一流學科。現有專職教師11人,全部是博士、碩士,高職稱占60%以上,其中,有多位教師從事過博士后研究,有留學德國的回國專家,還有獨占鰲頭的湖北省高考狀元。品位、品質、品牌是法學專業的真實寫照和不懈追求。
法學本科專業培養的目標是法律人才和行政人才。學生通過系統的法律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具有良好的法學思維、文字表達才能、外語聽說讀寫能力和計算機網絡知識,能夠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法律問題,成為能夠獨立從事司法事務和理論研究道的專門法律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以從事政府行政部門、司法機關、公司企業、律師事務所、銀行、證卷公司、保險公司等相關工作,也可以考入本院研究生繼續深造。
英語
英語專業以中西語言為基礎、以中西方文化為氛圍,在注重培養學生語言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突出外貿英語、英漢翻譯方面的實際應用能力,打造“通才+專才”的復合型外語人才。進校后將根據學生志愿分成商務英語和翻譯兩個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在國家機關、涉外企業、海關、外貿單位、科技情報部門從事管理、商務、對外貿易和翻譯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和其它單位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文化傳統/武漢紡織大學

校訓

崇真尚美
含義:“崇”,是推崇、追求、踐行之意。“真”有兩層含義:
一是指事物的本性、本源和自然界的根本法則,即客觀真理;二是指人性的真誠、誠實。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成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崇真”即是追求真理,崇尚真誠。
“尚”,即弘揚、倡導、追求之意。“美”是一定事物所具有的對稱的、諧調的、給人期望追求留下想象余地或回味余地的特征,是真和善的統一。它蘊涵著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等豐富內容,它既是外在的、物質的,也是內在的、精神的。“尚美”是人的思想和行為追求的較高境界。

社團活動

1、游園晚會
游園晚會旨在豐富學生的節日生活,并以此為契機方便廣大學生零距離接近社團、了解社團。
2、陽光大舞臺
在校團委的倡導下,學工部部長高建勛的具體指導下,作為為深入了解學生而打造的校園品牌活動。其口號是:“陽光大舞臺,我秀我精彩。”該活動面向學生,為廣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
3、趣味運動會
不一樣的形式,一樣的目的;不一樣的運動,一眼的激情。趣味運動會由各種趣味游戲組成,包括:射飛鏢、兩人三足等等。

學科建設/武漢紡織大學

近幾年來,學校充分利用已有資源,積極拓展辦學空間,使辦學規模迅速擴大,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學校現設有54個本科專業,現有學科覆蓋了工學、理學、哲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教育學七個學科門類。 

擁有紡織工程、藝術設計、輕化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4個國家特色專業,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紡織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輕化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會計學等7個湖北省品牌專業,;紡織工程、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環境工程、設計藝術學、美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會計學等10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擁有4門*精品課程和19門湖北省精品課程;5個湖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紡織材料學》(徐衛林)、《線性代數》(方文波)、《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夏火松)、 《面向21世紀的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面向二十一世紀紡織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的研究》、《服裝藝術設計專業強化專業技能的研究》等8項成果獲湖北省高校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
學校擁有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另外,擁有工程碩士7個領域、工商管理碩士MBA、藝術碩士MFA學位授予權。10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
“機械設計及理論”和“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已獲準作為湖北省第四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立項建設。
★省級示范教學中心:
湖北省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湖北省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湖北省紡織印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湖北省藝術與服裝實驗教學示范中
湖北省機械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湖北省英語語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國家特色專業(4個):
紡織工程
藝術設計
輕化工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湖北省品牌專業:
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
紡織工程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
輕化工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會計學

科研介紹/武漢紡織大學

科研概況

學校擁有”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新型紡織材料綠色加工及其功能化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紡織印染清潔生產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擁有機械工程、電工電子、大學物理、紡織印染、藝術與服裝等5個湖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湖北省紡織新材料及其應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數字化紡織裝備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紡織機電研究開發中心、湖北省服裝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湖北省服飾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光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紡織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紡織與服裝研發推廣中心9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圍繞紡織、服裝、藝術設計而形成的多個學科群為紡織、服裝特色的進一步彰顯提供了強大的支撐,注入了新的活力。 

學校堅持走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近幾年承擔國家“973”,“863”重大科技專項、“863”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高技術產業化推進等*和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百余項,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多項,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徐衛林教授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獲得200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自為該項目科研團隊頒獎;“優質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細粉體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項目在天然有機粉體加工及其功能化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曾慶福教授主持的“紡織印染廢水微波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質處理回用技術” 獲得200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基于智能教學平臺的線性代數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3年1月18日,黎繼子教授參與完成的“基于ASP/SaaS的制造業產業價值鏈協同平臺”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由西南交通大學主持,武漢紡織大學與四川省現代服務科技研究院等單位參與完成。從2008年起,武漢紡織大學校共獲得5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
學校在紡織新型纖維材料、功能性面料、新型印染,特別是無廢印染技術、新型紡織設備等方面的研究開發上有國際、國內重大影響。
2000年以來,學校共主持承擔了包括國家“863”重大科技專項在內的各類項目636項,其中*項目42項,獲省部級(含武漢市)以上科技成果獎勵50項,公開發表論文4757篇,其中216篇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居湖北省省屬高校前列;60余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收錄;出版學術著作、教材158部,發明專利授權41項。在2004年“*高校科技創新競爭力評價報告”中(《*青年報》),學校“科技創新競爭力”名列包括部屬高校在內的湖北高校第八位,居省屬院校的第二位;在全國高校高教類中文核心期刊論文統計中,2005年度學校居湖北省高校(含部委重點高校)第6名,全國高校第129名。
學校十分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在循環經濟(特別是苧麻生態產業園)、水處理、紡織新型纖維材料、功能性面料、印染清潔生產、紡織服裝數字化、新型紡織設備(高倍捻機等)、紡織設備相關材料、管理科學、服裝和藝術、服飾文化、服裝數字化等方面的研究開發上走在國際、國內前列,一大批科研成果被廣泛應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研制的純天然纖維單向導汗紡織面料,2004年被科技部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已經作為NIKE服裝系列中的GOLF運動服裝面料,正在與ADIDAS開展技術合作。“干態劍麻葉片的加工方法及其在復合板材中的應用”被列為國家星火計劃,獲湖北省技術發明二等獎,并與廣西劍麻集團、武漢興隆板材有限公司合作進行產業化推廣,已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學校重視產學研結合。如主持承擔的國家“863”項目“新型高效物化組合技術與設備”,研究開發出2項原創技術,獲“國家重點新產品”、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桑麻”紡織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以技術入股組建“武漢方元環境公司”,該公司已成為研究生培養和吸收本科生科研的基地。依托“苧麻清潔生產關鍵技術及苧麻生態產業園研究”組建“湖北生態麻業有限公司”,從苧麻纖維種植改性、紡織、印染、后加工等方面進行清潔生產系統研究,探索農業、紡織業協調發展的循環經濟模式,為政府更好地解決湖北省苧麻產地“三農問題”提供了示范。該項目也同時培養了一批研究生和優秀本科生。
學校在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在分形、小波理論及應用、神經網絡、分子拓撲學、離子束和等離子體應用等研究中緊跟學術前沿,并結合紡織行業的科學問題,產出了一批有價值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在生物活性產物結構設計與改造、紡織用化學助劑的合成及性質研究方面很多成果直接用于生產。公開出版刊物有《學報》、《對外貿易實務》。
學校重視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的高校、科研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英國利茲大學、俄羅斯伊萬諾沃紡織大學、澳大利亞霍姆格蘭學院聯合辦學,設有*-歐盟國際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并聘請多名國外知名學者為學校的名譽教授

科研機構

① *重點實驗室(中心):

機構名稱

授予單位

新型紡織材料綠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

紡織印染清潔生產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科技部

②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中心):

機構名稱

授予單位

紡織新材料及其應用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科技廳

數字化紡織裝備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科技廳

湖北省服飾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廳

湖北省服裝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湖北省科技廳

武漢紡織大學生產力促進中心

武漢市科技局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紡織與服裝研發推廣中心

湖北省經委

湖北省光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廳

湖北省紡織機電研究開發中心

湖北省科技廳

湖北省紡織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廳

湖北省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廳

武漢紡織服裝數字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武漢市科技局

湖北省現代紡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廳

③科研機構:

紡織研究所

環境科學研究所

非線性科學研究所

孫菊香服裝設計研究室

工程材料研究室

卡朱米工作室

印染與污染控制工程中心

紡織服裝數字化中心

哲學與文化研究所

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武漢方元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學報期刊

①武漢紡織大學學報

武漢紡織大學學報》創刊于1988年,曾用名《武漢紡織工學院學報》和《武漢科技學院學報》。本刊為雙月刊,每期96頁,雙月25日前出版。*、二、四、五期刊登社會科學類文章,第三、六期刊登自然科學類文章。
本刊刊號:CN42-1818/Z
主辦單位: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學報》
結合學校辦學特點和學科優勢,在自然科學類的文章中,強調紡織特色,開辟有:紡織理論與應用研究、服裝工程研究、紡織機械研究、紡織經濟研究、數理科學研究、化學與化工研究、生物學研究,環境科學研究等欄目。在社會科學類文章中,強調服裝藝術特色,開辟有:服裝與藝術研究、廣告與傳媒研究、哲學與美學研究、地方經濟研究、社會與法學研究等欄目。
②對外經貿實務

對外經貿實務》雜志(月刊)是一本中文核心期刊(PKU),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是一本服務各級各類涉外經貿企業、涉外經濟管理部門、科研單位、圖書情報部門和外經貿院校的學術性、專業性和實用性的期刊。
本刊刊號:CN42-1113/F, ISSN1003-5559
主辦單位:武漢紡織大學,全國對外經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本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堅持為讀者服務、為企業服務、為對外經貿事業服務的宗旨,受到國內外廣大讀者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贊譽,曾連續三屆被評為*財經類、國際貿易類核心期刊。自1999年起先后被《*期刊網》、《*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網、博看網、思博網全文收錄,被認定為《*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我刊作者群、讀者群主要分布在全國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外經貿行業的政府主管部門及科研、教學機構,是業界久富盛名、頗具影響的品牌雜志。
本刊突出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的特色,力求服務實踐,創新理論。常設名家專稿、名企風采、國際觀察、大趨勢、經貿論壇、WTO實務、國際市場、國際合作、服務貿易、業務探討、利用外資、案例分析、品牌經營、熱點追蹤、人才強商、經貿資訊等欄目,貼近企業、貼近外經貿經營管理活動,是外經貿仁人志士學術交流的平臺、切磋技藝的舞臺和良師益友。
③服飾導刊
2012年3月16日,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批,根據新出審字[2012]161號文件,關于同意《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更名為《服飾導刊》及變更主管主辦單位的批復同意,原《湖北財經高等專業學院學報》更名為《服飾導刊》,主管單位由湖北省財政廳變更為武漢紡織大學。
刊號:CN42-1826/TS,ISSN1009-170X
主辦單位:武漢紡織大學
《服飾導刊》將立足服飾領域,
《服飾導刊》開設的欄目有:服飾理論、服飾技術、服飾美學、服飾文化、服飾教育服飾藝術、服飾攝影、服飾人物、服飾品牌、服飾戰略、服飾政策、服飾營銷、服飾經濟、服飾貿易、服飾廣告、服飾前沿、服飾史論、特色服飾(如漢繡、蘇繡、湘繡等)、民族服飾、地方服飾(漢派服飾、義烏飾品等)、古代服飾、專家薦稿等特色欄目
創刊后,《服飾導刊》刊登服飾領域新理論、新技術、新趨勢等方面的學術成果,努力使其成為行業權威學術期刊和服飾領域學術研究的前沿陣地。

合作交流/武漢紡織大學


學校重視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承辦了聯合國貿發組織和*商務部主辦的“發展*家全球經濟化研修班”和“發展*家國際貿易能力建設研修班”,共培訓來自30多個發展 *家的100多名政府高級官員;成立了國際教育學院、武漢科技學院—萊佛士學院和*—歐盟職業培訓中心,開展了中澳合作霍姆格蘭項目、中英合作3+2碩士層次利茲項目、中澳合作南昆士蘭項目、中加合作蒙克頓項目;與美國東南密蘇里州立大學就“2+1+2”合作辦學達成共識并簽署合作協議。學校先后與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大學簽訂合作協議,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實質性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武漢紡織大學正在加快發展步伐,為把學校建設成部分學科優勢突出、眾多學科協調發展,既有為行業服務的專業特色,又有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區域優勢,在教學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方面處于國內同類高校先進水平的知名大學而努力奮斗。2010年6月7-8日“現代紡織科技國際論壇”成功在學校舉辦,為學校國際化又添一步。第三屆“三維織物及其應用國際學術會議”由英國曼徹斯特TexEng 軟件公司與*武漢紡織大學共同主辦,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協辦,2011年4月20日至21日在武漢紡織大學舉行。

類似“武漢紡織大學”
與“武漢紡織大學”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