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南部,,六盤山西麓,,屬黃土高原干旱丘陵區(qū),地勢南低北高,,海拔1688-2633米,。東西長67公里,南北寬74公里,。東距固原市63公里,,北距寧夏首府銀川市391公里,總面積3144平方公里,。全縣轄3鎮(zhèn)16鄉(xiāng),、4個居委會、306個行政村,、1909個村民小組,。2011年底全縣總人口51.6萬人,其中農業(yè)人口46.8萬人,,占90.7%,,回族人口29.4萬人, 占57%,是寧夏*人口大縣和少數(shù)民族聚居縣
縣人民政府駐吉強鎮(zhèn),,郵政編碼:756200,。代碼:640422。電話區(qū)號:0954,。拼音:Xiji Xian,。
縣境曾屬北地郡、安定郡,、原州,、平涼郡。1942年始立縣建制,。西吉縣建于民國31年(1942年),,西吉縣以境內席芨灘演化得名,,當時屬甘肅省隴東專區(qū),駐穆家營,。
夏商時為“雍州之城”,。秦屬北地郡,漢武帝分北地郡置安定郡,,現(xiàn)西吉縣地域屬安定郡,。三國時今縣境南部屬曹魏雍州安
定郡,西北部被羌胡占領,。兩晉時仍屬安定郡,。隋時先屬原州,后屬平涼郡,。唐屬原州,。北宋時屬秦鳳路,天禧元年
全縣地處黃土高原中心地帶,,地勢南低,北,、東,、西漸次增高,平均海拔2400米,,分黃土丘陵,、河谷川道、土石山區(qū)三類地貌,,境內有葫蘆河,、清水河、祖厲河三條水系,,均屬季節(jié)性河流,。
西吉縣轄3個鎮(zhèn)、16個鄉(xiāng):
鎮(zhèn):吉強鎮(zhèn),、興隆鎮(zhèn),、平峰鎮(zhèn)
鄉(xiāng):新營鄉(xiāng)、紅耀鄉(xiāng),、田坪鄉(xiāng),、馬建鄉(xiāng)、震湖鄉(xiāng),、興平鄉(xiāng),、西灘鄉(xiāng)、王民鄉(xiāng),、什字鄉(xiāng),、馬蓮鄉(xiāng)、將臺鄉(xiāng),、硝河鄉(xiāng),、偏城鄉(xiāng)、沙溝鄉(xiāng),、白崖鄉(xiāng),、火石寨鄉(xiāng)。
吉強鎮(zhèn) 轄3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西街,、中街,、東街;團結村,、大營村,、大灘村、泉兒灣村,、高同
村,、茍家新莊村、夏家大路村,、龍王壩村,、馬營村、套子灣村,、萬崖村,、蘆子溝村、沙蔥洼村,、上堡村,、袁河村、水泉村,、前嘴村,、羊路村、短岔村,、夏寨村,、楊坊
村、楊河村,、何洼村,、水岔村、酸刺溝村,、大坪村、王昭村,�,! ∨d隆鎮(zhèn) 轄1個居委會、32個村委會:興�,�,;興隆村、羅家莊村,、川口
村,、王家河村、單北村,、單南村,、王家溝村,、陳田玉村、楊茂村,、姚杜村,、馬家嘴村、公易村,、新合村,、岳岔村、上村村,、洞洞村,、西冶村、馬堡村,、劉玉村,、代段
村、小段村,、黑大莊村,、玉橋村、大岔村,、唐岔村,、黃岔村、張齊村,、下范村,、團莊村、范家溝村,、張節(jié)子村,、下堡子村�,! ∑椒彐�(zhèn) 轄23個村委會:平峰村,、中岔村、葛岔村,、張武村,、西坡村、金塘村,、高趙村,、民和村、八岔村,、權岔村,、焦灣村、沙洼村、陳灘村,、三合村,、王慶村、下坪村,、張新堡村,、李營村、李堡村,、王垴村,、廟坪村、沿坪村,、李岔村,。 新營鄉(xiāng) 轄23個村委會:新營村,、上岔村,、黑城河村、陳陽川村,、萬達川村,、蒿子灣村、廟兒岔村,、小堿
農副產品眾多,主要有馬鈴薯,、白豌豆,、胡麻、蕓芥(元元)等,;礦產資源有油頁巖,、銅、石膏,、泥灰?guī)r等,。
西吉資
源、物產豐富,,有著得天獨厚的發(fā)展?jié)摿�,。這里盛產五谷雜糧及肉、蛋,、毛,、皮等產品;馬鈴薯淀粉,、豌豆粉絲等產品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暢銷上海、廣州,、香
港等地的100多個城市,,是西吉的主要拳頭產品;蕎麥,、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胡麻油,、牛羊肉享譽大西北,;西吉彩鯽更是世界稀有珍貴魚類,有
“黑西吉縣峽的鴿鰉的大河的魚,,罕不過西吉彩鯽”的廉潔,。
【自然植被】縣境內有天然次生林樹種白樺,、山楊,、山柳、遼東櫟,,為多代萌蘗葉混交林,,分布在陰坡、半陰楊;樹種榛子,、酸刺,、枸子,、黃刺玫,、山桃,分布于
陽坡,、半陽坡,。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火石寨、沙溝,、白崖等地,。干草原植被,主要分布在黃土丘陵梁峁,、溝川溝臺,、低山谷坡的大部分地區(qū)。山地植被重點分布于
月亮山,。鹽生沼澤植被分布在泉水溢出地和積水處部分水堰邊,。 【土地資源】西吉縣地處西北黃土高原,,土地遼闊,,類型多樣,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其中黑壚土面積*,占土壤面積87.75%,。黑壚土比較肥沃,,生產潛力較大,。
【水 資
源】縣境內上河有葫蘆河,、清水河,、祖厲河。地下水儲量估算為7564萬立方米/年,。葫蘆河谷平原區(qū)潛水豐富,,從上游到下游,因接受兩側各支流中的潛力補
給,,所以水化學類型變化大,,這個地區(qū)水化學類型可以作為西吉縣代表性類型,礦化度一般在1克/升左右,,可作為人畜飲用和農田灌溉水源,。有中小型水庫44
座,總庫容19323.1萬立方米,,流域面積2992.5平方公里,,可灌農田1.05萬公頃,累計建成塘壩82座,,總庫容3076.2萬立方米,,可灌農田
0.08萬公頃�,! 練夂蛸Y源】西吉縣深居內陸屬于溫帶半干旱氣候,。地勢較高(海拔1688~2633米),與同緯度地區(qū)相比,,西吉氣候具有春
寒干旱,,夏短溫和,秋涼多雨,,冬冷少雪,,四季分布不均,無霜期短,。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數(shù)長。年均氣溫5.3℃,,無霜期100—150天,,年均降水量
350—500mm之間,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60.9%,�,! 镜V產資源】西吉境內已探明的礦產有11種,即油頁巖、銅,、石膏,、泥灰?guī)r、石英砂,、砂礫石,、石料、磚瓦粘土,、磨石,、芒硝硫,計有礦產地36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4處,小型礦床11處,,礦點19處,。
縣、鄉(xiāng),、村三級工業(yè)同步發(fā)展,。全縣已初步形成了淀粉、粉絲,、建材,、皮革、磷肥,、骨粉,、地毯,、制糖,、糧油加工等工業(yè)體系,1998年全縣工業(yè)企業(yè)達到2315家,。
西吉縣是旱作農業(yè)縣,,現(xiàn)有耕地110萬畝,人均2.5畝,,水澆地只占18%,。農作物主要有小麥、豆類,、莜麥,、蕎麥、馬鈴薯,、胡麻等,。大家畜存欄93990頭,羊只存欄89948只。
馬鈴薯產業(yè)實現(xiàn)了新突破,。整合項目資金,,加大扶持力度,重點抓了淀粉加工,、鮮薯外銷,、種薯繁育三大基地和科技推廣、
窖藏建設,、中介組織,、市場建設等關鍵環(huán)節(jié),馬鈴薯種植面積突破百萬畝大關,,達到113.4萬畝,,比上年凈增40萬畝,躍居全國馬鈴薯種植*大縣,,被農業(yè)
部認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農民人均馬鈴薯產業(yè)純收入超過600元,在大旱之年實現(xiàn)了減產不減收,。組建了306個村級馬鈴薯銷售
協(xié)會,,新建了將臺馬鈴薯市場,新建10噸以上貯藏窖5034座,,60噸以上貯藏窖1028座,,鮮薯貯藏能力達35萬噸以上,爭取自治區(qū)貯藏窖建設補助資金
1503萬元,。成功承辦了*西部(寧夏·固原)馬鈴薯節(jié),,有力打造了“*馬鈴薯之鄉(xiāng)”品牌。草畜產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堅持走“家家種草,、戶戶養(yǎng)畜”的路子,
大力實施百村肉牛養(yǎng)殖工程,、百萬畝人工種草工程,、科技養(yǎng)殖示范工程,建立了18個肉牛養(yǎng)殖示范點,、38個養(yǎng)殖示范村
完成了將臺堡紅軍長征紀念碑改(擴)建和單家集革命舊址修繕工程,建成了將臺堡紅軍長征紀念園,,完成了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南,、北門和主、副碑及展覽館部分建設任務,。黨家岔震湖被列為*“地震滑坡堰塞湖遺址”保護區(qū),。
內公路縱橫交錯,累計通車里程達606公里,,其中瀝青路面155公里,;全縣實現(xiàn)了村村通電,農戶通電率達到88.6%,。通訊事業(yè)較發(fā)達,,擁有裝機容量1萬門的國際國內程控電話網(wǎng),實現(xiàn)了縣鄉(xiāng)村三級與國內數(shù)字直撥,,開通了移動通訊業(yè)務,。7
順
應農民群眾飼養(yǎng)禽畜的積極性,西吉縣委,、縣政府確定了“穩(wěn)農業(yè),、抓畜牧、增收入”的經濟發(fā)展思路,。全縣大力發(fā)展畜牧生產,,擴大養(yǎng)殖量,號召廣大群眾進行規(guī)
模養(yǎng)殖,。在鼓勵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過場中,,西吉縣出臺了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對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養(yǎng)殖專業(yè)戶,,縣政府在資金上給予扶助,,幫助聯(lián)系貸款,;對各專業(yè)戶或養(yǎng)殖大
戶實行優(yōu)惠,;聘請養(yǎng)殖業(yè)方面的專家、技術人員對養(yǎng)殖戶進行技術指*工農紅軍將臺堡會師紀念碑導,,組織養(yǎng)殖戶定期進行專業(yè)技術知識培訓,。經過幾年的發(fā)展,西吉縣的家庭肉鴿,、暖棚養(yǎng)雞,、獺兔養(yǎng)殖優(yōu)良品種的養(yǎng)殖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興隆鎮(zhèn)單家集畜產品交易市場已經發(fā)展成為周邊地區(qū)*牛羊專業(yè)市場,年交易額在3700萬元以上,,居西北地區(qū)村級畜產品市場之首
縣內建有文化中心,、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1998年獲全國文化先進縣榮譽稱號。全縣已有閉路西吉縣電視用戶1.5萬家,,家庭電視普及率65%以上,。有有線電視臺1座,廣播電臺1座�,,F(xiàn)有各類學校479所,,在校學生7.73萬人。其中成人中等職業(yè)學校1所,,全部實行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90.6%,教育完成率72.9%,。
2008年有4位西吉學生考入清華大學,,這是西吉教育歷史的一刻,而奪得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高考狀元更是西吉人的驕傲,!
全縣擁有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5343名,,其中中高級職稱1180名,西吉中學的語文教師趙柄庭,,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津貼。1978—1998年共有40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省,、地獎勵,其中*獎2項,,省部級獎27項,。地廳級獎11項。
縣博物館收藏歷代古錢幣和近代革命文物,,被譽為“華夏錢幣收藏*縣”,。
西吉淀粉、粉絲,、裘皮制品和蕎麥保健方便面等產品聞名遐邇,,成為全區(qū)乃至全國的名牌產品。伊玉牌粉絲1993年榮獲“烏蘭巴托國際博覽會”金獎,,傻傻牌蕎麥保健方便面被*美食家營養(yǎng)學會確認為推薦產品,。1
西吉旅游資源豐富,,有戰(zhàn)國秦長城遺址,有掃竹嶺,、蟬佛寺,、石城等自然景觀,有西北地區(qū)少有的喀斯特地貌和南北朝時建造的石窟群,,景致壯觀,,巧奪天工。將臺堡有江澤民總書記親筆題寫碑名的“*月亮山工農紅軍將臺堡會師紀念碑”,。有征集的十分豐富的古錢幣和近現(xiàn)代革命文物,。
西吉東南部距縣城20多公里的戰(zhàn)國秦長城遺
跡,為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和西吉縣人民政府重點保護的原古遺跡,。北部土石山區(qū)的火石寨鄉(xiāng)部分地帶,,林木蔥蘢,草原植被好,,流水清澈,,山巒迭障,奇峰高
聳,。掃竹嶺(亦稱云臺山,、西武當)、蟬佛寺,、石寺山,、石城等,山勢險峻,,景致壯觀,。南北朝時建有石窟群,佛像造型功力深厚,�,;鹗淖匀痪坝^如畫,是夏日
理想的旅游地,。自然景觀還有海原大地震時形成的堰塞湖黨家岔震湖等,。另外,西吉縣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有*工農紅軍長征將臺堡會師紀念碑,,單家集毛主席紀念碑,被譽為華夏古錢幣收藏*縣的西吉錢幣館,,好水之戰(zhàn)遺址,,石城之戰(zhàn)遺址等。
西
吉縣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2010年末總人口50.83萬人,,其中回族人口28.76萬人,占總人口的56.61%,。漢族人口22.06萬人,,占總人口
的43.39%。其他少數(shù)民族人口不足百人,。千百年來,,西吉回族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與各族人民同生存,,共命運,,友好相處,親如兄弟,�,;刈宓娘L俗文化,因
其民族的形成特點,,既有對阿拉伯風俗的傳承,,也有對其他民族風俗的汲取,在民俗的形成和發(fā)展上恪守與保留了民族個性的原則性以及入鄉(xiāng)隨俗的靈活性,,彰顯出
鮮明的回族特色,。
據(jù)
《西吉縣志》記載,明代以前,,西吉就有回族人民繁衍生息,。明洪武二年,沐英南調時,,留其二子沐昕及蘭,、馬二姓回族共18戶定居于此,隨后,,不斷有外地回族
遷居這里,,到1942年西吉建縣時,全縣總人口4.53萬人,,到1947年注冊戶籍時,,總人口為7.08萬人,其中:回族3.43萬人,,占總人口的
48.4%,。
西吉回族每年主要有三大節(jié)慶日: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
一、
服飾:西吉回族男子一般常戴平頂無沿白帽或黑帽,,大多數(shù)喜歡戴白帽,;回族婦女一般多穿白色,,月白色藍、黑色右衽大襟衣裳,、大襠褲子,。老年婦女大多用布帶束
扎褲角。青年婦女和姑娘喜歡穿較艷麗的花衣裳,、褲子,;同時還愛穿自己繡的花纏腰、肚兜兜,�,;刈逡鸦閶D女,頭發(fā)都要按照風俗習慣,,收攏挽起,,不讓外露。婦女
除包頭外,,還佩帶“蓋頭”,。“蓋頭”一般分綠,、黑,、白三種顏色,少女和年輕媳婦戴綠色,,中年婦女戴黑色,,老年人戴白色。
二,、飲食:牛羊肉是西吉回族的主要肉食品,。回族只吃經阿訇,、滿拉或有經學知識,、會宰牲者宰的牛、羊,、駱駝,、兔子等反
芻動物和雞、鴨,、鵝,。禁忌豬、馬,、騾,、驢等不反芻動物及一切兇禽猛獸和任何自死動物的肉,不食用任何動物的血液。西吉回族的馓子,、麻花(用面粉經過加工后
的油炸食品)是待客,、送禮、過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
三,、忌諱:西吉當?shù)鼗刈逵性S多忌諱,。忌用一只手瓣饃饃,,囫圇吞食饅頭或絡餅;忌蹲在炕上,、板凳上就餐,;晚輩坐下與長者說話時,忌蹺“二郎腿”,;為客人倒茶后,,茶壺嘴一定要向外放,不能把壺嘴對客人,�,;刈寮抑屑捎萌魏喂芟覙菲鞔道瓘棾<稍趻煊邪⑽淖之嫽虿胤沤浀浞績任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