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教育網站 > 高校大學 > 廣東高校

南方醫科大學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南方醫科大學
網站熱點:
教務處,外國語學院,南方醫科大學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5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7:56:44
網站介紹:
南方醫科大學
網站百科

歷史沿革/南方醫科大學

1951年,創建*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醫學校。

1953年1月,更名*人民解放軍第十一軍醫中學。

1954年5月,根據全軍《軍醫中學整編方案》,學校改稱*人民解放軍第十一軍醫學校。

1956年1月18日,學校由原屬東北軍區領導轉由總后勤部領導。

1958年7月,學校集體轉業,移交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領導,第十一軍醫學校與第2164醫院合并,改名為“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制由原來的3年改為5年。

1962年1月,學校重歸軍隊,隸屬總后勤部,校名為“*人民解放軍齊齊哈爾醫學院”。

1966年10月,校名改為“*人民解放軍軍醫學院”。

1969年9月,學校遷至湖南省長沙市。

1970年,廣州軍區衛生學校并入;2月,學校再遷至廣州市當時已停辦的暨南大學校址,由廣州軍區代管。

1975年7月,中央軍委決定將原由廣州軍區代管的軍醫學院改由總后勤部領導,“為統一番號序列,原*人民解放軍軍醫學院改為*軍醫大學,并隸屬總后勤部建制”。

1978年,原暨南大學恢復辦學;4月,中央軍委批準*軍醫大學新址定于廣州市東北郊麒麟崗。

1979年被確定為*重點大學。

1980年,廣州軍區軍醫學校再次并入。

1993年,*軍醫大學(護理系,原廣州軍區軍醫學校部分)分出,改建解放軍廣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999年,解放軍廣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三次并入。

2004年被批準為全國首批8所試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8月24日,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命令,*軍醫大學移交地方,整體移交廣東省,獨立辦學,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

2007年4月23日,廣州郵電醫院并入。

“九五”以來(1996-2003年)

在粵所有高校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3項(均沒有獲得一等獎),其中學校就有10項,占全省各類高校和醫療機構獲獎總數的43.5%,位居全國醫科大學*。“十五”期間,學校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30項,名列廣東省內高校首位。國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聞中學校有4項成果入選,是廣東省入選“十大新聞”最多的高校。

“十五”以來(2001-2003年底)

共承擔國家和省市基金課題643項,總經費1.38億多元,是全省獲得由各級政府設立的基金課題經費最多的醫科院校,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國家基金重點項目各3項,位居廣東省醫科院校的首位(原中山醫科大學分別為2項)。在粵所有高校共承擔了5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學校就占了2項。學校承擔的“973”項目“炎癥的細胞信號轉導網絡及其調控機制研究”和“臨床醫學信息處理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是廣東省生命科學領域中僅有的2項“973”項目,填補了廣東省生命科學領域“973”首席科學家的空白。

先后承擔各類課題2139項,獲得縱向課題經費5.13億元,主持“973”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2項;作為*完成單位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24項。2000年以來,院校有5項科研成果7次入選國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聞。2004年~2008年,國家科技部公布的Medline收錄論文排名中,院校連續5年在全國1000余所高校中位居前16名;2006年,侯凡凡教授的原創論文在國際*醫學雜志《NEnglJMed》(《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影響因子51.296,該成果被美國內科學年報評為“2006年內科學領域最重要的14項研究進展之一”。

先后承擔了包括國家“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和“世行貸款”項目在內的國家、軍隊和廣東省教育研究課題93項。在多科性醫科大學辦學模式、實驗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醫學教育技術研究、科研促進教學、醫學人文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和改革實踐。獲得省部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49項,研制的《醫學通用題庫》,獲得軍隊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全國50多家院校推廣使用。開發的教務管理軟件《軍隊院校學籍管理系統》,被指定為全軍和武警院校的教務管理系統。73項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科研成果(占“十五”以來總成果的58.87%)已經轉化為教學資源直接服務本科教學;主編出版“十一五”規劃等高水平教材11部,58項多媒體教材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建有6門國家精品課程、19門廣東省精品課程、2個國家實驗教學中心、9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了44門PBL課程、54門雙語課程、33個本科生創新教育基地。改革成果在眾多高水平學術刊物發表,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中央電視臺、《*教育報》、《*青年報》、鳳凰衛視等主流媒體多次報道。

辦學條件/南方醫科大學

院系設置

南方醫科大學開設了26個本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5514人,其中本專科生12061人、研究生3027人、留學生501人。

院系設置
南方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生物技術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藥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醫學職業技術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表格參考資料: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專業技術人員6079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100人。擁有院士3名,雙聘院士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名,國家教學名師2名,全國模范教師和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高校骨干教師7人,廣東省教學名師6人,“長江學者”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何梁何利獎”獲得者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教學團隊2個,博士生導師236名、碩士生導師639名,先后有13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全國優秀教師、*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姚開泰
雙聘院士 鐘世鎮 、 姚開泰
*教學名師、全國模范教師 趙克森
*教學名師 丁彥青
省級教學名師 俞守義 、 丁彥青
*教學團隊 基礎醫學專業教學團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以上表格參考資料:)

醫療實力

學校擁有6個廣東省醫學重點專科, 廣東省35項 “名醫工程項目”我校占9項。有直屬附屬醫院6所,其中*臨床醫學院(南方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珠江醫院)都是高水平綜合性教學醫院,展開床位5000余張。在消化病診治、腎病的綜合治療、中西醫結合診療、腎肝移植、異體手移植、造血干細胞移植、心腦血管介入、創傷修復、新生兒重癥救治和圍產醫學等方面形成了明顯的特色優勢。

南方醫院惠僑科被中央軍委授予“模范醫療惠僑科”榮譽稱號,并得到江澤民同志親筆題詞嘉勉。

直屬附屬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北滘醫院
非直屬附屬醫院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 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
*人民解放軍第180醫院 *人民解放軍第181醫院 湖南郴州市*人民醫院 陜西咸陽市中心醫院
湖南衡陽市中心醫院 河北滄州市人民醫院 江西南昌市第三醫院 上海奉賢中心醫院
福建莆田學院附屬醫院 河南鄭州人民醫院 江西萍鄉市人民醫院 廣西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
廣東省人民醫院 廣東省口腔醫院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
佛山市順德區*人民醫院 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 茂名市人民醫院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惠州市中醫醫院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 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 江門市人民醫院
潮州市中心醫院 東莞市石龍人民醫院 佛山市婦幼保健院 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
中山市博愛醫院 普寧人民醫院 云浮市人民醫院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肇慶市中醫院 普寧華僑醫院 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 180醫院

(以上表格參考資料:

學科建設

南方醫科大學是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國務院第三批批準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南方醫科大學從1979年開始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987年開始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

擁有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我校醫學門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數位居廣東省*,在全國獨立設置的醫科大學中,排名第二。

形成了以醫學為主體,理學、工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較為完整的學位授權體系。

現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0個廣東省重點學科。學校以項目為紐帶建設了五大學科群,2008年,該五大學科群被廣東省評為第三期“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獲得建設經費逾億元。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基礎醫學 臨床醫學 生物醫學工程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生物學 中西醫結合 藥學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臨床醫學 基礎醫學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中西醫結合 中藥學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學 藥學 護理學 特種醫學
國家重點學科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內科學(消化系病) 中西醫結合臨床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外科學(骨外)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中醫內科腎病學 中藥制劑學 中醫內科腦病學 中藥藥理學 中醫痹病學
廣東省重點學科
神經生物學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內科學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外科學 腫瘤學 軍事預防醫學 軍事預防醫學 藥理學
廣東省第三期“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
學科群名稱 備注 學科群名稱 備注
生物新技術研究 疾病診斷 分子基礎及藥物篩選 重大疾病
防治研究 器官衰竭 醫學防護技術研究 應對核化生恐怖
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優化及新制劑研發 疑難病證

四大優勢學科群
理工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 生物高技術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廣東省醫學重點專科
心血管內科 骨科 婦科 重癥醫學科 臨床護理 新生兒科

(以上表格參考資料: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學校開設了26個本科專業,其中7個國家特色專業,6個

廣東省名牌專業,有8門國家精品課程、16門廣東省精品課程、2個國家實驗教學中心、9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了44門PBL課程、54門雙語課程、33個本科生創新教育基地。

*特色專業(7門):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學、預防醫學、中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

廣東名牌專業(6):臨床醫學、護理學、中醫學、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學、中藥學。

*精品課程(8門):病理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現代醫學成像技術、醫學影像診斷學、中醫內科學、健康評估、醫學寄生蟲。

省級精品課程(16門):護理教育學、臨床基本技能學、人體解剖學、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診斷學、放射腫瘤學、中醫診斷學、藥理學、“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病原生物學、外科學、護理學基礎、內科學、兒科、流行病學、生物化學。

國家實驗教學中心(2個):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南方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第二臨床學院實驗教學中心

、公共衛生創新人才培養試驗區、生物醫學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藥學化學實驗中心、中藥學實驗教學中心

、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

學術研究/南方醫科大學

科研平臺

截至2014年6月,學校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科研實驗室1個,2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2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4個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校級研究所17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科研實驗室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
器官衰竭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急癥中藥制劑實驗室 器官衰竭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醫學生物力學重點實驗室
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功能蛋白質組學實驗室 廣東省胃腸疾病重點實驗室
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慢性腎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醫學生物力學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蛋白質組學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衛生部腫瘤蛋白質組學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分子腫瘤病理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醫學圖像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重大精神疾病防治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功能蛋白質組學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組織構建與檢測實驗室 中藥新藥研究室
南方醫科大學新藥篩選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腎功能衰竭研究實驗室
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抗體工程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重大疾病的轉錄組與蛋白質組學(部省共建)
腦功能修復與再生重點實驗室 骨與軟骨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科大學校級研究所
生物力學實驗室 醫學圖像實驗室 休克微循環實驗室 功能蛋白質組學實驗室
組織構建與檢測實驗室 中藥制劑實驗室 病毒性肝炎研究實驗室 分子腫瘤病理實驗室
學生物芯片實驗室 新藥篩選實驗室 腎功能衰竭研究實驗室 熱帶病研究所
消化內科研究所 腎臟病研究所 神經醫學研究所 中醫藥研究所
優生優育研究所


(表格參考資料:

改革成果

“十五”以來,先后承擔了包括國家“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和“世行貸款”項目在內的國家、軍隊和廣東省教育研究課題93項。

在多科性醫科大學辦學模式、實驗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醫學教育技術研究、科研促進教學、醫學人文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和改革實踐。獲得省部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49項,研制的《醫學通用題庫》,獲得軍隊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全國50多家院校推廣使用。

學校開發的教務管理軟件《軍隊院校學籍管理系統》,被指定為全軍和武警院校的教務管理系統。73項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科研成果(占“十五”以來總成果的58.87%)已經轉化為教學資源直接服務本科教學;主編出版“十一五”規劃等高水平教材11部,58項多媒體教材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建有6門國家精品課程、19門廣東省精品課程、2個國家實驗教學中心、9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了44門PBL課程、54門雙語課程、33個本科生創新教育基地。

科學研究

“十五”以來,先后承擔各類課題2139項,

獲得縱向課題經費5.13億元,主持“973”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2項;作為*完成單位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24項。

2000年以來,我校有5項科研成果7次入選國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聞。

2004年~2008年,國家科技部公布的Medline 收錄論文排名中,我校連續5年在全國1000余所高校中位居前16名;

2006年,侯凡凡教授的原創論文在國際*醫學雜志《N Engl J Med》(《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影響因子51.296,該成果被美國內科學年報評為“2006年內科學領域最重要的14項研究進展之一”。

學校特色

根據國家科技部2004年底公布的發表論文全國高校排名中,學校位居第24位,在廣東省高校中名列第2位;學校有5種期刊是國內本專業領域內的權威學術期刊,《學報》是廣東省*一家同時被國際權威醫學情報檢索機構 IM 、CA 、AJ 同時收錄的學術期刊,在全國92家醫科大學學報類位列第二。

學校以項目為紐帶建設了五大學科群:用于疾病診斷的生物新技術研究、重大疾病的分子基礎及藥物篩選、器官衰竭的防

治研究、應對核化生恐怖的醫學防護技術研究、疑難病證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優化及新制劑研發,2008年,該五大學科群被廣東省評為廣東省“211工程”第三期重點建設項目,獲得建設經費逾億元。

裴國獻教授完成的“雙前臂異體移植術”,是亞洲的第2例。

舒斯云教授發現了人腦內與學習記憶功能有關的新區域,被國際學術界命名為“舒氏區”。

尹炳生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符合參比系*性的頭胸心電導聯理論,被稱為“尹氏導聯”。

張漢承教授率先開辟了淚液學研究領域,創造了“淚液學”的英文單詞,被譽為“淚液學”之父。

車小燕教授研制的SARS病毒抗原試劑盒,在發病首天就能從血液中檢出SARS病毒,大大縮短了SARS的診斷時間。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11月,圖書館文獻總量228.4萬冊,其中紙本書刊119.6萬冊,

電子圖書105萬余種,電子期刊3萬8千余種,擁有 SCIE(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Nature、JAMA(美國醫學會雜志)、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志)、Lancet(柳葉刀),BMJ(英國醫學雜志)等世界權威綜合醫學雜志、各醫學學科外文核心期刊、電子圖書、實驗室指南、臨床醫師考試題庫及手術視頻、解剖圖譜等數據庫共85種;自建了南醫院士文庫、隨書光盤庫、南醫博碩士論文庫、南醫專業課程電子教材庫、學科資源網和SCI-E收錄我校發表論文目錄查詢系統等, 形成了以生物醫學文獻為重點,涵蓋文、史、哲、政、經、法、教育、管理等學科的館藏資源體系。自建有南方醫科大學學位論文數據庫、隨書光盤數據庫和南醫院士文庫,形成了以生物醫學文獻為重點,外語、文學、計算機、軍事、史地文獻為特色,涵蓋文、史、哲、政、經、法、教育、管理等學科的綜合館藏體系。

學術期刊

據2014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7個學報期刊,分別是:《南方醫科大學學報》、《南方醫學教育》、《護理學報》、《*醫學物理學》、《中華創傷骨科雜志》、《中華神經醫學雜志》、《*臨床解剖學雜志》。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創刊于1981 年,月刊,為國內外發行

的高級綜合性醫藥衛生期刊。已被美國Medline/PubMed、美國《化學文摘》(CA)、荷蘭《醫學文摘》(EMBASE)、*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科技論文統計源數據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版,北京大學圖書館)等國內外重要數據庫收錄。

現任領導/南方醫科大學

職務 姓名 職稱 工作
黨委書記 陳敏生 教授 主持學校黨委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校長 余艷紅 教授 主持學校行政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肖社初
因病休息,暫不分管工作
黨委副書記 姜虹 教授 主持學校紀委工作。
黨委副書記 昌家杰
協助書記分管工作
副校長 胡煒
協助校長分管工作。
副校長 高天明 教授 協助校長分管工作
副校長 文民剛 教授 協助校長分管工作
副校長 熊夢輝 教授 協助校長分管工作
副校長 王前 教授 協助校長分管工作

(表格參考資料:

校園環境/南方醫科大學

校本部

學校23層公寓樓男女生混編居住的形式,宿舍允許學生安裝空調,并且采取4人通過制。

東區紅樓和食堂西面研究生樓,有著許多空室供學生活動的宿舍樓,教學樓分列9層,都安裝國家先進的教學設備和生活設備,而教學樓距宿舍樓僅僅2-7分鐘路程。

通訊地址:廣州市白云區沙太南路1023號-1063號

順德校區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位于珠三角區域性中心城市、嶺南濱水城市和歷史文化氛圍濃厚的佛山市順德區(原順德市)。學校撰《順德新園記》刻于大門照壁,全文如下:“順德新園,幽雅俊美,格局別致。北攬容桂山水,南擁書館風華,東植百草,西沐德輝。有重樓飛閣,碧瓦紅墻,引清溪暢流,穿池繞苑,望虹橋煙雨,香山入畫。紫荊壇嫣然照水,凌云塔直上九霄。荷亭扶香,蘭亭熏風,碧云流轉,白鷺紛飛。冬嶺朝陽暖,景湖明月生。風拂芙蓉,煙籠牡丹,芝蘭吐蕊,桃李含芳。勁節看翠竹,浩氣養青松。秋實堂培累累碩果,春華堂聽朗朗書聲。水潤宜耘業,山遠澹人心。凝思徑深處,展懷天地間。待到花開時節,香傳四海,俊杰咸集,人才輩出。自在其間,幸甚至哉!”

順德校區現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1800畝),首期工程項目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包含教學核心區、行政辦公區、運動區、產業發展區、生活服務區和生態濕地區。教學硬件設施十分完善,有教學樓、實驗樓各五幢,現代化多媒體教室、實驗室200余間,藏書100萬冊圖書館1座,可滿足12000學生的教學任務需要。運動設施場地齊全,建有多功能室內綜合體育館、標準游泳池、田徑運動場和足球場,另設有多個室外籃球場個、羽毛球場和網球場。校區內建有大型超市、銀行、郵局、書店以及理發室、面包房。順德區設有三條公交路線直達校區。

通訊地址:廣東省順德區容桂街馬岡大道33號

產業開發/南方醫科大學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校以自主研發的“三九胃泰”、“正天丸”、“尿毒清”、“無限極口服液”等產品為龍頭,先后成功創辦了南方制藥廠(“三九集團”的前身)、康臣制藥、南方李錦記、東方藥林等校辦企業。先后研制出了國際上*SARS抗原檢測試劑盒、*臺國產X刀和國家Ⅰ類新藥心臟超聲造影劑。近年來,學校繼續推進產學研結合,在生物制藥、醫療器械、保健品和日用化工等領域新建了一批校辦產業。

教學設施/南方醫科大學

學校儀器設備精良,目前設備總值8億多元人民幣,其中A、B類設備達90%以上。有著良好的信息化教學環境,擁有裝備現代的教學管理指揮中心和電化教學中心, 基本實現形態學科實驗顯微錄像化、機能學科實驗微機化。教學場所齊全,教室基本實現了空調化、網絡化及電子化。新建的4人一間的本科生公寓實現了通電話、 通網絡、通電視,擁有人工草皮的足球場和塑膠跑道的田徑場。圖書資料豐富,圖書館藏書近100萬冊,中外期刊2000多種約10萬冊。學校投資數千萬元, 建成能連通因特網和*教育科研網的校園網絡、先進的光盤檢索系統和衛星介導的圖書數據庫信息檢索網絡,實現了圖書信息資源共享。

學校現有教學、科研、醫療用房55.7萬平方米;總資產39.79億元,其中固定資產31.5億元(按原始價統計,不含地產),其中教醫研設備總值7.8億元。 建成了千兆級校園園區網絡,所有教室和實驗室實現了網絡化、空調化、電子化。學生公寓可容納1.6萬名學生,并全部實現了通電話、通網絡。 是軍委確認的具有醫學情報查新資格的院校之一。

院有包括PET–CT在內的醫療設備9000余臺(件),設備總值達7.9億元,其中南方醫院醫療設備總值4.9億元。

1985年引進我國第1臺,也是東南亞第1臺核磁共振儀(MRI)(國內第2臺是北京天壇醫院),出版了國內第1部MRI專著,制定了國內第1個MRI診斷標準。 影像中心是全省幾十家中小醫院的遠程會診中心,為全國七年制統編教材《醫學影像學》的主編單位。

1999年全國首批、廣東省*引進PET,是廣東省*能自己生產PET顯像劑的單位,并供應省人民醫院等醫院。檢查例數已達7300余例, 國內最多(第2位是上海華山醫院)。

1997年引進華南地區第1套三維適形放療系統(俗稱“光子刀”),已治療3000余例,居華南地區首位(第2家為中山醫腫瘤醫院,2001引進,例數約為2000余例)。

1999年10月引進了亞洲第1套氬氦刀治療系統。

2002年引進國內第1套腫瘤光動力治療系統,治療各類腫瘤達200余例,為國內開展例數最多的單位。

師資力量/南方醫科大學

1、在基礎醫學領域擁有實力突出的四大特色學科群

理工醫結合、中西醫結合、生物高技術、熱帶醫學是我校的四大優勢學科群。

理工醫結合學科群,擁有1名*工程院院士、1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是*醫學圖像學會理事長單位、《*醫學物理學》和《*臨床解剖學》2個核心期刊主編單位,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全軍醫學圖像重點實驗室、全軍大型醫療設備質量保證和檢測中心,是大型醫療儀器國家軍隊標準的制定單位。其中的生物醫學工程為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在2002年全國理工類一級學科評估中,綜合實力達到全國第八,“科學研究”得分名列全國第三,排在清華之前。前不久,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又獲得了一項國家“十五”重點攻關項目。

中西醫結合學科群,擁有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重點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藥和西藥*臨床藥理基地,有2名軍隊推薦的院士候選人, 2名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和4名中央保健組專家等知名學者。“十五”以來,中醫中藥方面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8項,名列全國28所中醫藥大學中的第4位。

生物高技術學科群,擁有1名科學院院士,1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在鼻咽癌發病機制分子生物學研究和腫瘤靶向生物治療、應用型基因芯片、地中海貧血早期基因診斷、瘧疾免疫、基因工程疫苗和檢測試劑等前沿領域的研究取得重大成績。

熱帶醫學學科群,是目前國內實力最雄厚的熱帶醫學教學和科研基地,擁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專家、“863”計劃主題專家、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等一批知名專家,建有現代化的人體數字化仿真氣候室、P3實驗室和廣東省*生物技術中試基地。是廣東省熱帶醫學理事長單位、廣東省預防醫學領域的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原*醫學科學院院長巴德年院士評價說:“*軍醫大學的熱帶醫學學科群是我國熱帶醫學的代表性學科”。

2、擁有一批優秀的醫學拔尖人才和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正副教授700多名(5級以上專家教授90多名),博士生導師80多名,碩士生導師200多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00多名。 廣東省醫藥衛生領域目前有3名院士,我校占了2名。全省生命科學領域中僅有的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均在我校。前不久,廣東省評出的25位名醫中,我校占了9人。 廣東省醫學會共有各類醫學專業學會 69 個,我校作為主任委員單位的有 16 個。有100多名專家教授分別擔任全軍和全國性學術組織理事、常委以上職務。 中青年人才以*負責人承擔了全校91%的重點課題,以*完成人獲得的高等級科技成果占全校的84%以上,充分體現了學校的發展后勁。學校的教學、科研、 醫療水平均已躋身國內同類高校前列。

學校廣泛開展了學術交流活動。先后與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及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科研合作等聯系,現有來自1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已與軍內外百余家醫療機構和科研院校建立了聯合培養人才的協作關系。

名人名師/南方醫科大學

1925年出生,1952年畢業于中山大學醫學院。現任全軍和廣東省醫學生物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省創傷救治科研中心主任、學校臨床解剖學研究所所長。*解剖學會名譽理事長。

建立了以解決臨床外科發展需要的解剖學研究體系。創辦了《*臨床解剖學》雜志,主編出版了《臨床解剖學叢書》和《現代臨床解剖學叢書》等。在解剖學領域開拓了工醫結合的生物力學研究,建立了有國際水平的人體標本陳列館,以*作者發表論文120多篇,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

*科學院院士、全國優秀教師、*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軍隊杰出高級專家、二級教授 --- 姚開泰

1931年4月出生,1954年7月畢業于上海*醫學院醫療系,學校病理學教研室教授、腫瘤研究所名譽所長。主要從事鼻咽癌變過程的分子生物學特性研究;他首次在國際上證實了亞硝胺類化學致癌物對鼻咽上皮有一定的親和性;建立了穩定的人胚鼻咽上皮細胞培養方法,成功地用二亞硝基呱嗪誘發了正常人胚鼻咽上皮細胞的惡性轉化,首次建成了有EB病毒潛伏感染的人鼻咽癌上皮細胞株,并對細胞株病毒的基因組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對鼻咽癌變過程中的分子生物學特性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他領導并承擔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國家重點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科研項目以及國家教委、衛生部、省科委、教委、衛生廳共30多項科研課題,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委獎勵,其中有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發明三等獎、國家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二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軍隊杰出高級專家、伯樂獎獲得者、一級教授 --- 周殿元

1925年12月生,1945年2月就讀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部,學校消化內科研究所名譽所長及專家組成員,解放軍醫學科技委員會消化內科專業組顧問,中華醫學會廣東分會副會長,是著名的消化內科專家, 開辟了纖維內窺鏡臨床應用的新領域,創建了較為完整的纖維腸鏡診治技術規范,奠定了纖維腸鏡技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的基 礎;創建性地開展了慢性胃腸疾病病因學的研究,在胃腸致病菌研究方面有獨特建樹;系統地開展了大腸癌的基礎和臨床診治綜合研究,創立了大腸癌早期診斷的多種篩檢新方法。主持國家和軍隊多項科研課題,指導研究生在幽門螺桿菌和胃腸腫瘤的研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主編專著8部。1999年,江澤民主席簽署命令為他記二等功。

1931年8月出生,1949年9月就讀于第五軍醫大學醫療系,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全軍傳染專業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英 國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編委。研究乙型肝炎20余年,教全面地闡明了我國慢性無癥狀HBV攜帶者的特點;較早開展乙型肝炎病毒變異的研究,闡明了我國HBV變異的基本情況,證明在整體上抑制肝細胞凋亡,提出了肝細胞采取非經典的免疫途徑清除的新概念;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病理資料,總結為《乙型肝炎臨床與活體組織病理》一書,并出版《乙型肝炎基礎和臨床》專著, 3年再版。1999年江澤民主席簽署命令授予二等獎。

全軍優秀教師、伯樂獎獲得者、二級教授 --- 徐鈐

1924年7月出生,1951年5月畢業于上海私立圣約翰大學醫學院,全軍基因工程專業組副組長、顧問。《*軍醫大學學報》、四所軍醫大學合編外文版雜志主編。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等專著50多萬字,主編多萬字六年制軍醫本科生物化學教材,主編了20多萬字生化實驗教材。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等科研項目。在人乳頭瘤 病毒DNA檢測、早期基因克隆及表達研究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科技進步獎醫藥衛生評審專家組成員、一代名師、伯樂獎獲得者、三級教授 ---- 趙克森

1937年10月出生,1959年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國際休克學會聯盟(IFSS)理事。亞洲微循環聯盟(AUM)執行理事,中華醫學會理事,全軍醫學科委會委員,*微循環學會副會長,*病生休克委員會主任委員,全軍微循環委員會主任委員。從事休克和燒傷微循環研究40余年,發表論文120余篇,出版專著12本(主編5本)。在國際上首先報告重癥休克治療后大循環和微循環不同步恢復現象,發現增加脈壓是把大循環和微循環恢復聯系起來的關鍵因素,提出了重癥休克既要改善微循環又要增強心功能的治療原則;首先報告了皮膚燒傷后微循環有兩型反應,證明改善微循環和防止微血栓形成可防止二度燒傷向三度發展;研制出改善微循環和促進創傷愈合的功能敷料,使我國醫用敷料和我軍戰傷急救衛生裝備(三角巾急救包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曾獲國際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國家發明四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五項,軍隊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榮立三等功六次。

1937年2月出生,1962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同年入伍。中華預防醫學會、廣東省流行病學會主任委員、熱帶醫學會代主任委員,*國際醫學促進會與保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軍流行病學專業組副主任委員。任國家二級以上雜志編委五個,在防生物武器的研究中取得較好成果,是國內最早從事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者之一,先后承擔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軍隊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關或指令性項目以及省市重大科研項目10項。曾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榮立三等功二次,發表論文160余篇,主編專著2部,參編3部。1996年被批準為廣東省“科技興省五個一工程”學科帶頭人。

學校標識/南方醫科大學

一、校訓

博學篤行,尚德濟世

校訓釋義

博學:取自宋代?張商英《素書》“博學切實,所以廣知”。意為廣博學識、豐富見聞、開闊胸襟、追求真理。廣泛地獵取知識,保持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這是完善自身、發展自我的客觀要求。

篤行:取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意為堅定信念、持之以恒、腳踏實地、身體力行。不空談,不浮躁,確立目標,切實而堅定地行動,這是成就事業、實現理想的基本要求。

尚德:取自《左傳?襄公二十四章》“德,國家之基也”。意為誠信為本、德行為先、修身敬業、求真求善。培養純正的品行,誠懇的態度,良好的修養,高尚的道德,這是教書育人、立身社會的根本要求。

濟世:取自《論語?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濟眾”。意為尊重生命、拯救疾苦、樂于奉獻、創新拓取。錘煉精湛的醫術,樹立服務人民、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這是傳承醫學、造就人才的*要求。

二、校徽

南方醫科大學校徽各設計元素說明

校徽整體呈盾牌形,由多元素巧妙組成,各設計元素內涵如下:

皇冠:皇冠在西方文化中是*水平的象征,校徽頂端用皇冠意指要把學校建成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多科性醫科大學的辦學目標。

麒麟:校徽上方兩只奮力攀登的麒麟是*傳統文化中的瑞獸,象征祥瑞、繁榮與昌盛,同時也含有南方醫科大學坐落于麒麟崗的寓意。

木棉花:木棉花是廣州市花,表達了南方醫科大學地處廣州這個國際大都市的地理優勢,同時一朵盛放的木棉花,也象征了南方醫科大學欣欣向榮的景象和持續發展的勢頭。

雙蛇杖:雙蛇杖可作為醫學事業的象征,表達了學校的辦學性質是以醫科為主的多科性醫科大學。

飄帶:波浪狀的飄帶寓義南方醫科大學人具有活躍的創造性思維和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辦學思路。

橄欖枝與五星:兩束相對的橄欖枝環抱在校徽兩側,既是軍隊的象征,也是人類健康、和平友好的象征。鮮紅的五星表達出了建設一流醫科大學的雄心。同時校徽通過橄欖枝與五星也表達了學校前身為*人民解放軍*軍醫大學的歷史沿革,以及學校發揚軍隊優良傳統,建設一流大學的決心。

南方醫科大學:學校中文全稱(毛體),體現了辦學指導思想。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學校英文全稱

1951:表達了學校于1951年建校的辦學歷史

盾牌:整個校徽為盾牌形,表達了學校甘作醫療衛士保衛人民生命與健康的理念。

三、校歌

校歌合唱|校歌伴奏

愛在南方

——南方醫科大學校歌(歌詞)

作詞:陳道斌 作曲:胡 平 紹 章

白云山下麒麟崗,

是我們神圣的殿堂。

勇攀醫學高峰,

和諧春風伴隨成長。

博學篤行 尚德濟世,

生命責任在我們身上,

明理誠信,勤儉自強,

青春為理想閃光。

愛在南方,

情比珠江水長,

我們托起生命的希望。

白云山下麒麟崗,

是我們神圣的殿堂。

勇攀醫學高峰,

和諧春風伴隨成長。

博學篤行 尚德濟世,

生命責任在我們身上,

明理誠信,勤儉自強,

青春為理想閃光。

愛在南方,

科學發展指引方向,

我們意氣風發揚帆遠航。

四、大學精神

誠信務實 自強不息 敢為人先 追求*

南方醫科大學精神釋義

“誠信務實”:誠信務實,代表了南方醫大精神的內在品質,體現了南方醫大人誠信為本、腳踏實地的理念。學校自創辦以來,始終堅持誠信務實的辦學、治學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為國家和軍隊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合格、業務過硬、品德優良的醫學人才。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歷經戰場、市場的雙重檢閱,始終堅守誠信務實的理念,受到社會各界的頌揚。先后涌現出了以全國優秀教師鐘世鎮院士、姚開泰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教書育人的典范,以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駱抗先教授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以“全軍模范護士長”楊麗為代表的一大批醫療工作者的典范,以“雷鋒式的模范軍醫”陳大新、“白求恩式的好軍醫”溫端生、2006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陳強、2007年全國三好學生孫慧美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學生。

“自強不息”:自強不息,代表了南方醫大精神的剛性氣質,表達了南方醫大人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氣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學校從1951年至今,三遷校址、六變隸屬、七易校名,從一所中學發展為全國重點大學。56年的風雨歷程就是一部自強不息的歷史。創建初期,學校邊建校邊教學,克服重重困難,為抗美援朝戰爭和軍隊衛生戰線輸送了1000余名優秀的醫務干部。升為本科院校后,在從北國遷往南疆的過程中,盡管資金困難,卻仍然不忘擴大規模,積極發展和完善重點學科及附屬醫院,并成為全國*批重點院校。2004年8月,學校轉制移交廣東,在硬件建設上,與省內其他知名高校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但我們沒有氣餒,而是堅韌不拔、百折不撓、負重前行,勇敢地面對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重重困難和嚴峻挑戰,積極融入廣東改革開放的大潮之中。

“敢為人先”:敢為人先,代表了南方醫大精神的傲然風骨,表現出南方醫大人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勇氣。學校敢為天下先,一直走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創造出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許多*。創辦了國內最早、規模*涉外醫療中心——惠僑樓,先后收治過81個國家和地區的7萬多名海外患者。在全國率先走開了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之路,構建了“一體兩環”辦學模式,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在軍隊院校和全國高校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研制出了國際上*SARS抗原檢測試劑盒、*臺國產X刀和全國*國家I類新藥心臟超聲造影劑。鐘世鎮院士開辟了我國臨床解剖學學科,被譽為我國“現代臨床解剖學科的奠基人”;張汗承教授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了淚液學的系統研究,創造了“淚液學”英文單詞(Dacryology),被譽為“淚液學之父”;舒斯云教授在世界上首先發現了人腦內與學習記憶功能有關的新區域,國際學術界將這一區域以她的姓氏命名,稱之為“舒氏區”;尹炳生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頭胸心電導聯理論,被譽為心電學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并寫入*心電研究領域專著《心電學》,稱為“尹氏導聯”……

“追求*”:追求*,代表了南方醫大精神的優秀品格,闡釋了南方醫大人永不滿足、超越自我的氣勢。“要做就做*”。研制的《醫學通用題庫》,經國家教育部和衛生部推薦,在全國50多家院校推廣使用;開發的教務管理軟件《軍隊院校學籍管理系統》,被指定為全軍和武警院校的教務管理系統;在國際上首先解決了“磁共振系統T1加權成像的偽影問題”。國家科技部2004年底公布的發表論文全國高校排名中,位居24名,在廣東高校中位居第二,在全國醫科大學中排名第三。《學報》是廣東省*一家同時被三大國際權威醫學情報檢索機構(美國醫學索引、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收錄的學術期刊,2004年影響因子為0.538,在全國92家醫科大學學報類中位列第二。從1993年廣東省開展“南粵優秀研究生”評選活動以來,我校獲獎率始終居廣東省院校前列。在1988-1997年廣東省公布英語四級通過率排名的十年中(1998年后不再公布排名),我校連續十年位居廣東高校首位。2004年,我校學生代表團在廣東省醫學生急救理論和技能競賽中,以比第二名高出40多分的成績獲得*名,作為廣東省*代表赴港參加粵、京、滬、臺、港、澳六地的決賽并獲得技術金獎。在2005-2007年,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獲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3項……

昨天,學校憑借“誠信務實、自強不息、敢為人先、追求*”的精神,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全國重點大學。今天,學校更需要繼承和發揚“誠信務實、自強不息、敢為人先、追求*”的精神,去戰勝諸多的困難和挑戰。明天,“誠信務實、自強不息、敢為人先、追求*”的精神,仍然是我們繼續前行、再創輝煌的不竭動力。

五、教風

品正 學高 敬業 愛生

六、學風

德能雙修 學以致用

學校機構/南方醫科大學

學校辦公室 組織部/統戰部 宣傳部 監察處/紀委辦公室 學生工作部 保衛處/武裝部 人事處 教務處/招生辦公室 財務與資產管理處 科技處 外事處/港澳臺事務辦公室 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 醫院管理處 發展規劃處 審計處 產業管理處 基建處 總務處 留學生管理部 工會 團委 就業指導中心 研究生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順德校區管委會

基礎醫學院 中醫藥學院 中西醫結合醫院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藥學院 護理學院 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 生物技術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外國語學院 醫學職業技術學院 基因工程研究所 體育部 南校區 南方醫院/*臨床醫學院 珠江醫院 第二臨床醫學院 江都醫院

網絡中心 教育技術與新聞信息中心 學報編輯部 圖書館 分析測試中心 實驗動物中心 教育研究與督導評估中心

科研機構

醫學生物力學實驗室 醫學圖像實驗室 休克微循環實驗室 功能蛋白質組學實驗室 組織構建與檢測實驗室 中藥制劑實驗室 病毒性肝炎研究實驗室 分子腫瘤病理實驗室 生物芯片實驗室 新藥篩選實驗室 腎功能衰竭研究實驗室 熱帶病研究所 消化內科研究所 腎臟病研究所 神經醫學研究所 中醫藥研究所 優生優育研究所

類似“南方醫科大學”
與“南方醫科大學”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