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華南理工大學
辦學溯源
華南理工大學的辦學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乃至清末時期,。作為組建基礎的中山大學工學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中山大學理工學院,1934年8月建立,,9月隨中山大學整體遷入廣州石牌現(xiàn)華南理工大學校址辦學,;華南聯(lián)合大學理工學院由1930年成立的廣東國民大學工學院和1940年成立的廣州大學理工學院合并而成,。嶺南大學理工學院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嶺南大學工學院,;廣東工業(yè)�,?茖W校(簡稱“工�,!保┣吧硎�1918年成立的廣東省立*甲種工業(yè)學校(史稱“甲工”),,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創(chuàng)辦的教育機構——廣東工藝局,“工�,!睅捉涀冞w,,歷經勷勤工學院(1933年)、勷勤大學工學院(1934年),、并入中山大學工學院(1938年),,于1943年夏復辦。
初期發(fā)展
1952年,,華南理工大學(前華南工學院)正式組建,,由當時的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聯(lián)合大學理工學院,、嶺南大學工程方面的系科,、廣東工業(yè)專科學校4院校為基礎,,會同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武漢交通學院(后并入武漢大學),、武昌中華大學(現(xiàn)武漢大學)、武漢大學等六個院校中與工科相關的專業(yè)組建而成,,匯集了當時中南地區(qū)所有較為優(yōu)秀的工科院系,,奠定了華南理工大學深厚的工學學基礎。
1952,、1953年經院系調整,,華南工學院的水利學科、專業(yè),、師生和設備調入組建武漢水利電力大學(2000年合并到武漢大學),。
1953年,華南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熱力發(fā)電廠裝置專業(yè),、電機工程系的發(fā)電廠配電網及配電系統(tǒng)專業(yè),、水利工程系的中小型水力發(fā)電站專業(yè)、電機系發(fā)電站變電所電機專修科調至武漢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前身),。
1953年,,華南工學院鐵道專業(yè)調至長沙組建長沙鐵道學院(2000年組建合并成立中南大學)。
1954年,,華南工學院無機物工學專業(yè)調至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前身),。
1954年,華南工學院水利系(科)調至武漢組建武漢水利電力學院(2000年合并到武漢大學),。
1955年,,華南工學院測繪專業(yè)的師資,、設備調往武漢組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2000年合并到武漢大學),。
1956年,,由當時的華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交通大學三所院校的電訊工程專業(yè)合并在四川成都組建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前身),。
1958年,,由我國著名電子學專家馮秉銓教授、徐秉錚教授及部分師生,,恢復建立華南工學院電訊工程系(無線電系),;同年,華南工學院分割成華南工學院和華南化工學院,。
1960年10月,,華南工學院被成為全國重點大學,是當時著名的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1962年,,華南工學院和華南化工學院合并為華南工學院。
十年文革
學校在文革期間教學科研工作受到重大影響,,并被拆分成華南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
1978年2月,華南理工大學(當時為華南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均位列教育部公布的*批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俗稱的88所全國重點大學),;同年,,華南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合并成立華南工學院。
發(fā)展的新時期
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全國56所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
1993年,,在全國高校開部省共建之先河,展現(xiàn)了華南理工大學敢為人先的辦學思想和管理理念
1995年,,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首批進入國家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行列,
1999年底,,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優(yōu)秀評價,成為全國*批“本科教學優(yōu)秀學�,!�,;同年,經科技部,、教育部批準,,成立國家大學科技園;
2001年,,實行新一輪部省重點共建,,學校進入首批國家高水平大學建設(“985工程”)行列,,
2005年,教育部,、廣東省政府決定在“985工程”二期建設中共建華南理工大學,,
2007年,以優(yōu)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價,,
2010年,,教育部、廣東省決定繼續(xù)重點共建華南理工大學,,全力推進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學的建設進程,。
1988年,華南工學院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1]
2014年9月,,在華南理工大學和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廣東省醫(yī)學科學院)的聯(lián)合推動下,華南理工大學醫(yī)學院正式掛牌成立,。[2]
學術研究/華南理工大學
科研成果
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五屆*專利獎頒獎大會上,,華南理工大學三項專利獲*專利優(yōu)秀獎,分別是“中央空調末端環(huán)境溫度與冷源負荷遠程調控方法及系統(tǒng)”,、“一種低噪聲窄線寬高功率的單縱模光纖激光器”和“一種微細溝槽管多級拉拔制造方法”,。
2012年專利申請量為1722件,有效發(fā)明專利擁有量為1954件(排名全國高校第七),;2009-2013年共獲13項*專利獎(獲獎數量居全國高校首位),;被授予“全國企事業(yè)知識產權示范單位”、“全國專利系統(tǒng)先進集體”,、“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事業(yè)單位”等榮譽稱號,。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4月,華南理工大學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5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9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3個廣東省工程實驗室,,10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機構87個,。[3]
國家重點實驗室 | 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發(fā)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造紙與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工程實驗室 | 植入醫(yī)療器械國家工程實驗室 |
TFT-LCD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塑料改性與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 |
樂百氏-華工大植物蛋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自主系統(tǒng)與網絡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工業(yè)聚集區(qū)污染控制與生態(tài)修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亞熱帶建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聚合物成形加工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傳熱強化與過程節(jié)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近距離無線通信與網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精密電子制造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金屬材料成形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淀粉與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短距離無線探測與通信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生物醫(y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綠色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發(fā)酵與酶工程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綠色化學產品技術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金屬新材料制備與成形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計算機網絡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高性能與功能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汽車工程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天然產物綠色加工與產品安全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燃料電池技術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發(fā)中心 | 廣東省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 |
廣東省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 |
廣東省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 |
廣東省綠色精細化學產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 |
廣東省電力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 |
廣東省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 |
廣東省城市空調節(jié)能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 |
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 高分子材料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
計算機網絡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
工業(yè)生物技術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
農產品資源綠色加工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
精密制造技術與裝備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
污染控制與生態(tài)修復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
無線通信網絡與終端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
新能源技術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
表面功能結構先進制造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教育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半導體照明廣東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現(xiàn)代道路工程廣東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大氣污染控制廣東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 |
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新型工業(yè)化發(fā)展研究所 |
c建筑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
廣東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
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
廣東省體育產業(yè)研究基地 |
廣東省中小企業(yè)研究咨詢中心 |
技術創(chuàng)新評估研究中心 |
學術期刊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由教育部科技司主管、華南理工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科技期刊,創(chuàng)刊于1957年,,原名為《華南工學院學報》,。1993年以前以季刊形式出版,1995年起以月刊形式出版,。
控制理論與應用
《控制理論與應用》(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教育部主管,由華南理工大學和*科學院數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聯(lián)合主辦的全國性一級學術刊物,,1984年創(chuàng)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fā)行,。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國家教育部主管,,華南理工大學主辦的文科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創(chuàng)刊于1999年,,現(xiàn)為雙月刊,,全年共6期,每逢雙月15日出版,。
華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華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季刊)是由華南理工大學主管,、高等教育研究所主辦的一本高等工程教育教學研究刊物,主要刊載教育理論,、教學改革及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論文,。
現(xiàn)代食品科技《
現(xiàn)代食品科技》是由華南理工大學主辦的食品類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于1985年創(chuàng)刊,。
南方建筑
《
南方建筑》雜志1981年創(chuàng)刊;2008年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主辦并全新改版,, 011年被評為*科技核心期刊(*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辦學條件/華南理工大學
院系設置
廣州天河區(qū)五山校區(qū):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番禺大學城校區(qū)圖書館
番禺大學城校區(qū)圖書館
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TCL集團創(chuàng)始人李東生先生
TCL集團創(chuàng)始人李東生先生
廣州番禺區(qū)大學城校區(qū):
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軟件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能源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繼續(xù)教育學院 (網絡教育學院公開學院)
學科建設
截止2014年3月,學校有2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7個博士點,193個碩士點,,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4個一級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有工程博士(2個領域)和工程碩士(25個領域)、建筑學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風景園林碩士,、法律碩士等15個專業(yè)學位碩士授予權,有2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79個本科專業(yè),。
*重點學科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 | 培育學科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通信與信息工程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化學工程 |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
| 食品工程 | |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名單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 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授權批次 |
03法學 | 0301 | 法學 | 11 |
07理學 | 0701 | 數學 | 11 |
0703 | 化學 | 11 |
0710 | 生物學 | 11 |
0714 | 統(tǒng)計學 | 11-1 |
08工學 | 0802 | 機械工程 | 9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7 |
0808 | 電氣工程 | 9 |
080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10 |
081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9 |
0811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9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1 |
0813 | 建筑學 | 9 |
0814 | 土木工程 | 10 |
0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7 |
0822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7 |
0823 | 交通運輸工程 | 11 |
0830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10 |
0831 | 生物醫(yī)學工程 | 10 |
0832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9 |
0833 | 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 | 11-1 |
0834 | 風景園林學 | 11-1 |
0835 | 軟件工程 | 11-1 |
12管理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7 |
1202 | 工商管理 | 11 |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名單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授權批次 |
01哲學 | 0101 | 哲學 | 10 |
02經濟學 | 0202 | 應用經濟學 | 11 |
03法學 | 0301 | 法學 | 10 |
030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10 |
04教育學 | 0401 | 教育學 | 11 |
0403 | 體育學 | 11 |
05文學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 | 10 |
0503 | 新聞傳播學 | 11 |
07理學 | 0701 | 數學 | 10 |
0702 | 物理學 | 10 |
0703 | 化學 | 10 |
0710 | 生物學 | 10 |
0711 | 系統(tǒng)科學 | 10 |
0714 | 統(tǒng)計學 | 11-1 |
08工學 | 0801 | 力學 | 10 |
0802 | 機械工程 | 9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7 |
0807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10 |
0808 | 電氣工程 | 9 |
080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10 |
081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9 |
0811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9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0 |
0813 | 建筑學 | 9 |
0814 | 土木工程 | 10 |
0815 | 水利工程 | 11 |
0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7 |
0822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7 |
0823 | 交通運輸工程 | 10 |
0824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10 |
0830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10 |
0831 | 生物醫(yī)學工程 | 10 |
0832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9 |
0833 | 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 | 11-1 |
0834 | 風景園林學 | 11-1 |
0835 | 軟件工程 | 11-1 |
0837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11-1 |
12管理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7 |
1202 | 工商管理 | 10 |
1204 | 公共管理 | 10 |
13藝術學 | 1302 | 音樂與舞蹈學 | 11-1 |
1305 | 設計學 | 11-1 |
博士后流動站
數學、化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動力工程及熱物理、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風景園林學、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工商管理,、軟件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師資力量
截止2016年1月,,,有教職工4522人,其中專任教師2369人,,*科學院院士3人,,*工程院院士5人,雙聘院士28人,,千人計劃獲得者(含青年千人)17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長江學者2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0人,。研究生導師214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49人)。
教學建設
截止2014年3月,,學校有17個國家特色專業(yè),,5個*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試點專業(yè),21門國家精品課程,,6門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9門*精品視頻公開課,8門*精品資源共享課程,6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以及國家工科數學課程教學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yǎng)基地等,。
[4]
*精品視頻公開課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課程建設單位 |
文化傳承與建筑創(chuàng)新 | 何鏡堂 | 建筑學院 |
建筑歷史 | 吳慶洲 | 建筑學院 |
環(huán)境與生態(tài) | 萬金泉 | 環(huán)境與能源學院 |
計算機網絡安全 | 許 勇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走進交響音樂的世界 | 何 平 | 藝術學院 |
管理的認知與行動 | 陳春花 | 工商管理學院 |
走進歌劇的世界 | 何 平 | 藝術學院 |
*精品資源共享課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課程建設單位 |
化工原理 | 鐘 理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 劉旺玉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食品加工與保藏原理 | 李汴生 | 輕工與食品學院 |
建筑設計基礎 | 何鏡堂 | 建筑學院 |
射頻電路與天線 | 褚慶昕 | 電子與信息學院 |
酶工程 | 林 影 |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
建筑設計 | 孫一民 | 建筑學院 |
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 | 藍海林 | 工商管理學院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 | 周靄如 | 計算機學院
|
*特色專業(yè)網絡工程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
輕化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信息工程
建筑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自動化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城市規(guī)劃
化學工程與工藝
生物工程
工商管理
核工程與核技術(核電站方向)
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工程師培養(yǎng)試點專業(yè)
電子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土木工程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材料科學與工程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機械基礎教學實驗中心
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
輕工與食品實驗教學中心
電氣信息及控制實驗教學中心
工程訓練中心
*雙語教學示范課程
食品加工與保藏原理
制漿漂白新技術
機械設計
結構力學
化工原理
計算機網絡 合作交流
華南理工大學為國家特別是廣東省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貢獻的同時,也大大拓寬了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渠道,,為企業(yè)輸送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科技創(chuàng)新專業(yè)人才,。
知名校友/華南理工大學
政界
成思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風險投資之父”
林樹森:全國政協(xié)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
梁偉發(fā):廣東省政協(xié)副主席
張群山: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魏鋼:*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部原部長,少將軍銜
徐洪亮:*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司令部副參謀長,,少將軍銜,。
劉真學:成都軍區(qū)聯(lián)勤部副部長
何正拔:廣東省政協(xié)常委,港澳臺僑胞委員會副主任
萬慶良:廣東省委常委,,中共廣州市委書記
許瑞生:廣東省副省長
陳成: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黨組副書記
李卓彬:*僑聯(lián)副主席
楊懂:廣東省政協(xié)黨組成員,、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藍佛安:廣東省審計廳廳長,、黨組書記
陳建輝:廣東省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局長
李興華:廣東省科技廳廳長
郭元強:廣東省對外經濟合作廳廳長
黎慶翔: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曾穎如:共青團廣東省委書記、省青聯(lián)主席
劉一民:貴州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秘書長
陳建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旅游局局長,、黨組書記
徐建華:中共東莞市委書記
李貽偉:中共佛山市委書記
卓志強:中共云浮市委副書記,、市長
沈曉鐘:重慶市發(fā)改委任主任
牟海松:國家信訪局研究室主任
侯奕斌:中共中山市委常委、火炬開發(fā)區(qū)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胡哲一:國務院研究室宏觀經濟研究司司長 *建設銀行副行長
溫國輝:現(xiàn)任廣州市市長,,原廣東省副省長
[5] 商界
李衛(wèi)忠:廣州市拓璞電器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遍布華園的嶺南傳統(tǒng)建筑
遍布華園的嶺南傳統(tǒng)建筑
李東生:TCL集團總裁兼董事長78級無線電系
黃宏生:創(chuàng)維數碼CEO 78級無線電系
陳偉榮:康佳集團前董事局副主席、黨委書記,、總裁 78級無線電系
麥伯良:*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機械系
梁昭賢:格蘭仕集團副董事長,、執(zhí)行總裁 87年畢業(yè)于華工
黃建平:唯美集團董事長
張海明:美國AEM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余雄武:美恩控股集團總裁,中招康泰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中林碳匯控股有限公司和華林綠洲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
張躍軍:京信通信系統(tǒng)有限公司董事長
霍東齡:京信通信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張志東:騰訊首席技術官 計算機應用及系統(tǒng)架構碩士
莫天全:搜房資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 機械工程系
莫道明:廣州昊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工控學院(現(xiàn)屬于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梁偉:德生電器總裁 78級無線電系
朱江洪:格力電器公司董事長 機械系
向飛:稀貨街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運營官
潘澤明:廣東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總經理
蔡建中:互太紡織有限公司主席
倫志炎:香港永倫創(chuàng)始人、總裁 茂盛控股主席
易賢中: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總裁
魯楚平: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方貴權:珠江啤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82級輕化系微生物工程專業(yè)
李永喜:廣州金譽集團董事長 電機專業(yè)
簡偉文:廣東伊立浦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李清華:廣東粵景有限公司兼總裁
鄧北生:粵海企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 1968年畢業(yè)于船舶設計與制造專業(yè)
丁安華: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副總裁 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1989 年畢業(yè)于華南理工大學
張穎:21CN總裁
張偉雄:廣州一汽總裁
黃家武:廣州好迪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程志偉:河南銀鴿實業(yè)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制漿造紙專業(yè)
陳東鋒:寶潔*前CIO,現(xiàn)萬科副總裁
謝明:美國Cogent Inc(科進公司)總裁,、董事會主席
劉志宏:美國Celestry Design Technologies Inc.(思略科技公司)總裁,、CEO
莫貴良:香港鉅昌行實業(yè)有限公司,、加拿大莫氏投資有限公司
潘力:廣東省粵電有限公司、廣東電力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電力專業(yè)
何小鵬:UC瀏覽器總裁
梁捷:UC瀏覽器技術總裁
陳第:有米CEO
蔣昀:愛回扣網CEO
學術界
何鏡堂:*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61屆建筑學專業(yè);
侯一釗:加州理工學院教授,,著名應用數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曹鏞:*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973’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光電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領域專家
王迎軍:華南理工大學校長,,材料學院教授,‘973’項目的首席科學家,,生物醫(yī)學材料領域專家
姜中宏:*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特種玻璃和通信光纖材料專家
張佑啟:*科學院院士,,前香港大學副校長,、代首席副校長,校長特別顧問,;
蘇志武:*傳媒大學校長,、*傳媒大學學術委員會主席;
陳年強:原廣東工業(yè)大學黨委書記 1969年畢業(yè)于船舶設計與制造專業(yè),;
張作梅:金屬材料,、機械工程學專家,*科學院院士1941年畢業(yè)于華南理工大學(國立中山大學),。
榮柏生:*工程院院士,,建筑結構專家,1953年畢業(yè)于華工,;
孫大文: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農業(yè)工程院院士,,國際著名的生物系統(tǒng)工程和食品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學術權威,。1982年畢業(yè)于華工;
孟執(zhí)中:*工程院院士,,*氣象衛(wèi)星專家,,1956年畢業(yè)于華南工學院電訊系;
姜中宏:*科學院院士,,無機非金屬材料專家,,1953年畢業(yè)于華南工學院化工系,;
唐本忠:*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1982年畢業(yè)于華工,;
瞿金平:*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1982年畢業(yè)于華工,;
李元元:*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吉林大學校長,,1987年畢業(yè)于華工;
陳峰:北京大學工學院副院長,,香港大學生物學院院長,,國家“千人計劃”獲得者,食品與生物資源工程研究所所長,,美國醫(y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1983年本科畢業(yè)于華工,;
蘇春翌:華南理工大學“長江學者”教授,“千人計劃”特聘教授,,IEEE FELLOW,,1990年博士碩士畢業(yè)于華工;
李海洲:新加坡資訊通信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百度新加坡研究中心總監(jiān),,IEEE FELLOW,1984年畢業(yè)于華工,;
王舟: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1993年碩士,、博士
侯清麟:湖南工業(yè)大學黨委書記,;
梁英:湛江師范學院黨委書記;
文體界
何美鈿:內地著名演員 有“古裝*花旦”之稱
劉曉宇:職業(yè)男籃 效力于廣東東莞銀行(廣東宏遠)華南理工大學06級工商管理學院
陳江華:CBA著名球員
曹臻:職業(yè)乒乓球運動員,,國家隊一隊隊員
劉詩雯:職業(yè)乒乓球運動員,,國家隊主力隊員,世界冠軍
陳定:職業(yè)競走運動員,,國家隊隊員,,奧運會冠軍
校園環(huán)境/華南理工大學
五山校區(qū)
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qū)坐落在原國立中山大學的石牌校址之上,校內丘壑起伏,,東湖,,西湖,,北湖,南湖環(huán)抱,,一座座獨具嶺南風格民國時期的建筑矗立其間,。其中,原國立中山大學石牌坊,,原國立中山大學校訓石,,五號樓(原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樓),七號樓(原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樓),,八號樓(原國立中山大學機械工程系教室),,九號樓(同八號樓),十二號樓(原國立中山大學法學院樓)相繼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6] (參看詞條:中山大學石牌舊址建筑群)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qū)五山路381號
郵編:510640
大學城校區(qū)
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qū)位于廣州大學城的東南部,占地面積1667畝,,規(guī)劃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
大學城校區(qū)教學條件良好,教學設備優(yōu)良,。校舍總建筑面積約為65萬平方米,。校區(qū)內教學實驗設備齊全,建有*文科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四大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和一批現(xiàn)代化實驗室,。截至2012年12月,,圖書館面積為4.4萬平方米,藏書85萬冊,,擁有光盤及網絡數據庫70多個,,已初步建設成為數字化圖書館。學生體育設施齊全,,建有高標準體育館1個,、標準化體育場2個,涵蓋田徑,、足球,、籃球、網球,、游泳,、羽毛球等各類體育項目。建有音樂廳,、學術大講堂等大型會議場館,。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qū)廣州大學城
郵編:510006
文化傳統(tǒng)/華南理工大學
校徽
以華南理工大學的標志性建筑牌坊以及廣州市市花木棉花為設計主題,,整體為圓形輪廓,,以藍色為主基調,,藍白相間,中英文對照,。牌坊下面白色橫條可看成是牌坊的基石,,“以襯托整體給人向上的感覺,表示辦學根基厚重”,。牌坊上方的“木棉花”是廣州市市花,,寓意學校的蓬勃發(fā)展,也表明學校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和培育英才的重地,,預示學校欣欣向榮,,人才輩出。
校訓
1961年校第五次黨員大會首提樹立“力爭上游,,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好學深思,;民主團結,,嚴肅活潑;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校風,。
“文革”至1982年前后,以延安抗大校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作為華南理工大學既定校風,。
1987年校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我們的學風和校風應該是“團結、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
學校在1989-1992年規(guī)劃綱要中,,上列校風同時被賦予為師生員工的行為規(guī)范,。
2006年啟用的新校訓:“博學慎思,明辨篤行”,,源自《
禮記·
中庸》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即學問,、思辨,、行動,。
校歌
華南理工大學校歌《華南理工大學之歌》:
云山蒼蒼,珠水泱泱
華工吾校,,偉人遺芳
前賢創(chuàng)業(yè),,后人圖強
崛起南國,培育棟梁
金銀島畔,,湖濱路旁
紅樓聳立,,碑銘鏗鏘
木棉花紅,百步梯長
同學年少,,青春激揚
自強不息,,名校風范
追求*,學術輝煌
博學慎思啊,,明辨篤行
中華振興,,我輩擔當,擔當,,我輩擔當
中華振興,,中華振興,振興,,我輩擔當
學校領導/華南理工大學
校長 | 王迎軍 | 黨委書記 | 杜小明 |
黨委副書記 | 張振剛,、余其俊 | 常務副校長 | 彭新一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劉琪瑾 | 副校長 | 彭說龍,、邱學青、朱敏,、章熙春,、黨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