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處黃河流域中部,位于北緯34°34′-40°44′,,東經110°15′-114°32′,。因地屬太行山以西,故取名山西,。
礦產資源:山西省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已發(fā)現(xiàn)的地下礦種達120多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53種,。煤,、鋁礬土、珍珠巖,、鎵,、沸石的儲量居全國之首,其中尤以煤炭聞名全國,。目前山西已探明煤炭儲量達2612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1/3,號稱“烏金之鄉(xiāng)”,。
植物資源:已知種子植物有134科,,約1700種,,其中木本植物有480多種。山西植物資源分布,,從南到北可劃分為:南部和東南部是以落葉闊葉林和次生落葉灌叢為主的夏綠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分布區(qū),,也是植被類型最多、種類最豐富的地區(qū),;中部是以針葉林及中生的落葉灌叢為主,、夏綠闊葉林為次分布區(qū),是森林分布面積較大的地區(qū),;北部和西北部是溫帶灌草叢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區(qū),,森林植被較少,優(yōu)勢植物是長芒草,、旱生蒿類和檸條,、沙棘等。森林資源稀少,,是全國森林資源最少的省份之一,。
山西野生植物資源豐富,目前已知的有1000多種,。野生藥物有90多種,,廣泛分布在丘陵山地,比較著名的有黨參,、黃芪,、甘草、連翹等,。野生纖維植物主要有蒙椴,、鬼見愁、蝎子草,、芨芨草,、馬藺、葛條,、荊條,、龍須草等。
動物資源:野生動物以陸棲類為主,,已知的有400多種,,屬于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70多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14種:白鸛,、黑鸛,、金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胡兀鷲、褐馬雞,、丹頂鶴,、大鴇、金錢豹,、虎、梅花鹿,。二級保護動物有56種,,包括鳥類40種,兩棲爬行類2種,,獸類14種,。此外,還有毛皮動物20多種,,名貴的有水獺,、石貂、貉,、豹貓,、黃鼬、獾,、狐等,;肉用動物可供食用的有野兔、野豬,、環(huán)頸雉,、石雞、斑翅山鶉,、巖鴿等,;藥用動物有70多種。
水資源:水資源總量152.4億立方米,。陸地地表水十分貧乏,,而且分布不均。集水面積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流長度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及漳河,、丹河等9條,。根據(jù)計算,全省河川徑流量為114億立方米,,與全國各省比較,,占倒數(shù)第二位,僅比寧夏多一些,。河流全屬外流水系,。分屬于黃河、海河兩大水系,。大體上向西,、向南流的屬黃河水系,向東流的屬海河水系,。其中黃河流域面積為9750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2.2%,海河流域面積為5932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7.8%,。河流大都發(fā)源于東西山地。地下水資源為12146億立方米,,但可采水資源只占45%,,且多分布于盆地邊緣及省境四周。
民族及民族分布:民族構成主要以漢族為主,,漢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99.75%,,有34個少數(shù)民族,包括:回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藏族等,,人口6.7萬人,有相對聚居的少數(shù)民族村58個,。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
西河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qū),。*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yè),。*歷史上*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
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統(tǒng)治區(qū),。周代,晉國由山西境內崛興,,晉文公曾為春秋五霸之一,。秦、漢,、魏、晉時期,,山西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南北朝時期,,山西是北朝統(tǒng)治的中心地帶,,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為都,之后的東魏,、北齊也曾以晉陽(今太原)為“別都”,、“陪都”,這對促進山西的發(fā)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認為是“龍興”之地,,一直把山西作為唐帝國的腹臟地區(qū),封太原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發(fā)達的經濟,、文化稱著于世,。
到五代十國,山西仍然對*北方的政治、軍事形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宋遼時期,山西進一步繁榮,,是*北方經濟,、文化的主要發(fā)達地區(qū)。元代,,全國共11個行省,,山西與山東、河北,,并稱為元朝“腹地”,,大同、平陽(今臨汾),、太原三城則成為黃河流域的著名都會,。當時山西商業(yè)的發(fā)達、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明,,曾受到當時來*旅行的意大利偉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的盛贊。明代,,山西的商業(yè)迅猛發(fā)展,,曾領全國之先。特別是晉商十分活躍,,威震海內外,,其足跡東出日本,北抵沙俄,。最著名的是山西票號,,可謂*金融之鼻祖。
*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后,,山西的經濟,、文化發(fā)展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擊了外敵的侵略,。特別是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山西人民進行了更加頑強的斗爭,,在三晉大地上譜寫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百團大戰(zhàn)、平型關大捷,、上黨戰(zhàn)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從此揭開了山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新篇章。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地帶,,東鄰河北,西界陜西,,南接河南,,北連內蒙古自治區(qū)。因地處太行山之西,,故名山西,。春秋時代為晉國故地,因而簡稱“晉”,。山西的地理坐標為北緯34°36′-40°44′,,東經110°15′-114°32′。山西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黃河為塹,北抵綿綿長城腳下,。因外河而內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稱,。
山西省南北長680多公里,東西寬380多公里,,總面積15.63萬平方公里,。從地圖上看,其輪廓呈由東北傾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山西地形較為復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臺地等多種地貌類型,,整個地貌是被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
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有恒山、五臺山,,南有中條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黃河,、海河兩大水系,。境內有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240條,。汾河最長,,全長659公里。被稱為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黃河,,流經全省19個縣(市),,流程965公里。目前,,山西省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40.8億立方米,,引黃入晉工程竣工后,將從根本上解決山西缺水問題,,年引水總量12億立方米,,向太原供水6.4億立方米,向朔州,、大同供水5.6億立方米,。
山西地形多樣,高差懸殊,,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西地處中緯度,,距海不遠,,但因山脈屏障,夏季風影響不大,,屬于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4°-14°C之間,。氣溫地區(qū)分布總趨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遞減。山西無霜期南長北短,,平川長山地短,。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截止2009年10月,,山西省內轄11個地級市,,120個縣,、市、區(qū),。
山西政區(qū)圖
太原市:杏花嶺區(qū) 小店區(qū) 迎澤區(qū) 尖草坪區(qū) 萬柏林區(qū) 晉源區(qū) 古交市 清徐縣 陽曲縣 婁煩縣
大同市:平城區(qū) 御東區(qū) 云岡區(qū) 口泉區(qū) 新榮區(qū) 陽高縣 天鎮(zhèn)縣 廣靈縣 靈丘縣 渾源縣 左云縣 大同縣
陽泉市:平定縣 盂縣
長治市:潞城市 長治縣 襄垣縣 屯留縣 平順縣 黎城縣 壺關縣 長子縣 武鄉(xiāng)縣 沁縣 沁源縣
朔州市:朔城區(qū) 平魯區(qū) 山陰縣 應縣 右玉縣 懷仁縣
晉中市:榆次區(qū) 介休市 太谷縣 祁縣 平遙縣 靈石縣 壽陽縣 昔陽縣 和順縣 左權縣 榆社縣
晉城市:城區(qū) 澤州縣 高平市 陽城縣 陵川縣 沁水縣
運城市:鹽湖區(qū) 永濟市 河津市 芮城縣 臨猗縣 萬榮縣 新絳縣 稷山縣 聞喜縣 夏縣 絳 縣 平陸縣 垣曲縣
忻州市:忻府區(qū) 原平市 定襄縣 五臺縣 代縣 繁峙縣 寧武縣 靜樂縣 神池縣 五寨縣 岢嵐縣 河曲縣 保德縣 偏關縣
臨汾市:堯都區(qū) 侯馬市 霍州市 曲沃縣 翼城縣 襄汾縣 洪洞縣 古縣 安澤縣 浮山縣 吉縣 鄉(xiāng)寧縣 蒲縣 大寧縣 永和縣 隰縣 汾西縣
呂梁市:離石區(qū) 孝義市 汾陽市 文水縣 中陽縣 興縣 臨縣 方山縣 柳林縣 嵐縣 交口縣 交城縣 石樓縣
2006年底,,全省總人口為3374.55萬人。2006年全省出生人口為38.6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48‰,。2006年全省死亡人口19.28萬人,死亡率為5.73‰,。2006年全省總人口中,,男性為1725.49萬人,占總人口的51.13 %,;女性為1649.06萬人,,占總人口的48.87%,性別比為104.63,。自然增長率為5.75‰,。
山西是一個多民族分散雜居的省份,除漢族外,,有回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藏族等45個少數(shù)民族,其中,,漢族占全省總人口的99.7%,,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0.3%。在少數(shù)民族中,,回族居多,其次是滿族與蒙古族,。
根據(jù)初步核算的結果,,2008年,山西GDP總量首次過6千億元,,達到6938.73億元,,GDP總量居全國第十八位,比上年增長8.3%,。其中,,*產業(yè)增加值302.48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yè)增加值4265.77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yè)增加值2370.48億元,增長10.6%,。人均GDP首次突破兩萬元,,達到20398元,按2008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2937美元,。
山西是工業(yè)經濟較為發(fā)達的省份和煤炭生產大省,。與其他省份的經濟發(fā)展速度相比,山西屬于中等發(fā)展速度省份,,經濟總量居全國中等水平,。按*數(shù)比較,2007年GDP總量為1978年的64.74倍,;按可比價格比較(以全國平均物價水平推算),,GDP年平均增長率9.5%,低于同期全國9.8%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長率次于云南,、陜西等13個省市區(qū)居全國第十四位。1978年-2008年,,山西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一直在第15位至第21位間輪替,,1978年位居全國第15位,1990年居第18位,,1995年居第20位,,2004年居第16位,2006年開始穩(wěn)居第18位,。
山西著名的大型企業(yè)有:
大同煤礦集團,、太原鋼鐵集團、杏花村汾酒,、陽泉煤業(yè),、潞安礦業(yè)、太原重機,、南風化工,、中條山有色、長治鋼鐵,、經緯紡機,、海鑫鋼鐵、山西焦煤,、晉西車軸,、漳澤電力、晉煤集團,、蘭花集團,。
山西是厚重的黃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類文化遺址、帝都古城,、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險堡關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跡等,,從北到南、珠串全省,,構成了山西古今兼?zhèn)�,,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全省境內,具有珍貴價值的*重點保護文物就有119多處,。如佛教圣地五臺山,、應縣木塔、云岡石窟,、永樂宮壁畫,、運城關帝廟、永濟普救寺,、洪洞廣勝寺等在國內外都很著名,。山西民歌、民謠舞蹈,、民間傳說,、民間工藝等具有獨特的魅力。
晉劇
晉劇是*北方的一個重要戲曲劇種,,流傳于山西省中北部,,內蒙古中部,陜西北部以及河北省西部地區(qū),,大致上是晉語的并州片,呂梁片,,張呼片地區(qū)以及大包片,,五臺片的部分地區(qū)。因起源于山西省中部,,又被稱為中路梆子,,也叫山西梆子,,另外,晉劇在張家口地區(qū)也有口梆子的稱呼,。
蒲劇
蒲劇,,因興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濟一帶)而得名,亦稱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晉南地區(qū)的主要劇種,,臨汾地區(qū)有許多古代戲劇活動遺跡,例如臨汾市的魏村元代戲臺,、東羊戲臺和王曲元代戲臺等,,造型逼真,表情豐富,,再現(xiàn)了*古代的戲劇藝術,。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戲,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及內蒙古,、河北部分地區(qū),。北路梆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蒲州梆子與晉北地區(qū)民間音樂和文化逐漸融合而形成的大約誕生于明朝末年,,到清中后期已經形成自己成熟的風格,。北路梆子在發(fā)展過程中融合了中路梆子、河北梆子的優(yōu)秀之處,,劇目眾多,,表演形式、樂器種類復雜多樣,。
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是晉中盆地,,以祁縣、太谷為軸心,,輻射周邊10余縣的鄉(xiāng)土小戲,,是民間自編自演的小曲、雜說,、歌舞,、戲曲的綜合體藝術。它以農村生活故事,、民間習俗,、傳聞軟事等為題材,以優(yōu)美的曲調和表演形式,,真實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它是我省戲曲花籃中一支絢麗多采的奇范,,應該深入研究,,很好繼承發(fā)展,使它更加繁榮興盛,,積極為四化建設服務,。
學校名稱 主管部門所在地 層次 網址 1 山西大學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sxu/ |
山西省地處南北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等重要干線交會處,,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2009年)已形成以鐵路,、公路為主,,航空為輔的交通運輸網絡,成為華北乃至全國的重要交通樞紐,。
公路建設成績顯著,,實現(xiàn)了速度與結構、質量的協(xié)調發(fā)展,。2003年,,我省公路共完成投資130.7億元。到2003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3122公里,,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達到11399公里,占總里程的18%,;高速公路達到1210公里,,省會到10個市實現(xiàn)了“三小時高速通達”;全省94.4%的鄉(xiāng)鎮(zhèn)通了油路,,96.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61.5%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
省內太原、大同,、運城,、長治都有機場,其中太原機場有航班直達北京,、廣州,、上海、天津,、�,?诘�30多個城市,大同至北京,、廣州,、上海、西安,、武漢,、鄭州、�,?�7個大城市及省內長治也有航班直達,。
省內有從大同到風陵渡的同蒲線縱貫南北,另外還有石太線,、京包線,、京原線、太焦線,、邯長線等鐵路線從省內通過,,可以通達國內大部分大中城市。
大同云崗石窟(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是我國規(guī)模*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平遙古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1997年),。平遙古城位于*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公元1368-1911年)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堪稱*漢民族地區(qū)現(xiàn)存較為完整的古城。
忻州五臺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2009年),。五臺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和繁峙縣之間,,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里。與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共稱“*佛教四大名山”。是*佛教及旅游勝地,,列*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東觀鎮(zhèn)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的商業(yè)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以后曾有兩次增修,,一次擴建,,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于民國初年建成一座宏偉的建筑群體,,并集中體現(xiàn)了*清代北方民居的獨特風格,。一九九零年獲*文物先進單位稱號和省級文物系統(tǒng)文明單位稱號,一九九五年被評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點之一,,并被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zhèn),。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yōu)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游線路,。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新開通的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常家莊園
常家莊園位于山西省榆次西南東陽鎮(zhèn)車輞村,,距榆次17.5公里。車輞由四個小自然村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與四寨相距各半華里,形成一個車輻狀,,故名“車輞”,。
曹家大院
曹家大院又稱“三多堂”,位于山西省太谷縣城西南5公里的北汪村,,傍依108國道,。山西晉商大院,為晉商首富,,大院占地10600平方米,,太谷三多堂博物館有房屋277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該宅院建筑風格古色古香,,南北通融,結構獨特,,雄偉高大,,堪稱“中華民宅之奇葩”。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體的布局呈“壽”字型,。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當年的主人在縣城內建有40個院落,,人稱“渠半城”,,整個建筑群總面積23628平方米,現(xiàn)已開發(fā)出7500平方米,,整座大院宏偉莊重,,高峻威嚴,氣象森然,,為全國罕見的五進式穿堂院,。明樓院、統(tǒng)樓院,、欄桿院,、戲臺院巧妙組合,錯落有致,。懸山頂,、歇山頂,、卷棚頂、硬山頂形式各異,,主次分明,。
孔祥熙故居
孔祥熙故居座落在太谷城內無邊寺的西側太谷師范學校院內,是太谷城內現(xiàn)存*,、保存最完整的具有清代中期建筑風格的一座宅院,,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宅院原系太谷士紳孟廣譽的老宅,,建于清乾隆到咸豐年間,,1930年為孔祥熙購得。1934年蔣介石曾到此居住,,后為日寇,、蔣閻兵站、醫(yī)院,、特警占用。1948年8月鄧小平同志曾光臨宅院,。
位于山西晉城市沁水縣西文興村,,為國家4A級景區(qū)、*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永樂四年,柳宗元遺族耕讀發(fā)家,,始造河東柳氏府邸一進十三院,,占地三萬多平米,是*目前*以同祖血緣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
長治都城隍廟
長治都城隍廟創(chuàng)建東漢,,后歷代多次重建,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遺構,。坐北朝南,,一進院,現(xiàn)存山門,、戲臺,、獻亭、正殿,、夾殿,、鐘樓、鼓樓,、廂房,、廊坊,、耳房等古建筑50余間。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單檐硬山頂。
長治神農百草堂
“始祖百草堂”位于山西省長治市東部老頂山(原名百谷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qū)內,,建有28個主要景點,,分為祭祀朝圣區(qū)、生態(tài)養(yǎng)生區(qū),、休閑度假區(qū)三個區(qū)域,,距長治市中心五公里。占地總面積33萬平方米,。
始祖百草堂,,國內首創(chuàng)、獨樹一幟,。創(chuàng)出了“上下五千年,,中華*堂”、“華夏兩千年,,中華*殿”,、“綠色生態(tài)養(yǎng)生園,中華養(yǎng)生*園”三大業(yè)績,。炎帝神農氏,、生常羊、長姜水,、葬長沙,,活動在太行山。始祖百草堂是他“始嘗百草,,始有醫(yī)藥”的地方,。
晉城市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位于晉城市沁水縣,,建于明天啟三年(1623年),,被稱為“三都古城”。湘峪,,原名相谷,,因為村被山水包圍,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謂湘峪,。湘峪城為蜂窩式城堡,全為磚石土木結構建造。
晉城市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距晉城市陽城東北約20公里處,,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里,,為國家AAAAA級景區(qū)。其建筑依山就勢,,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2001年,,電視連續(xù)劇《康熙王朝》播映,,也是《契丹英后》重要外景地。2011年1月14日,,皇城相府升格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佛光寺
佛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西省五臺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從建筑時間上說,,它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臺縣南禪寺正殿,,在*現(xiàn)存的木結構建筑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華嚴寺
華嚴寺是*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大同市西部,始建于遼代,。它是依據(jù)佛教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修建的。明中葉后整座寺院分為上,、下二寺,,各開山門,自為一體,。1963年又合為一寺,。
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全名為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于山西省應縣城內的佛宮寺院內。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大的純木結構建筑,,是*古建筑中的瑰寶,,世界木結構建筑的典范。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建筑技藝上它與法國的艾非爾鐵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齊名,,被世人稱為“世界三大奇塔”,。
恒山懸空寺
恒山懸空寺位于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65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持單位,,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恒山懸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jù)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恒山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米,,懸空寺發(fā)展了我國的建筑傳統(tǒng)和建筑風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解州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在山西運城市解州鎮(zhèn)西關,。北靠銀湖(鹽池),,面對中條山,景色秀麗,。解州東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國蜀將關羽的原籍,,故解州關帝廟為武廟之祖。創(chuàng)建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時曾擴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毀于火,,經十余年始修復,。
永濟普救寺、卦山天寧寺、太原晉祠,、芮城永樂宮,、平遙雙林寺、洪洞廣勝寺,、龐泉溝,、五鹿山、綿山,、卦山,、五老峰、太行山紅色旅游,、壺關太行山大峽谷,、晉城王莽嶺-錫崖溝、晉城云臺山(上游),、晉城蟒河景區(qū),、晉城析城山、黃圍山景區(qū),、北岳恒山,、北武當山、黃河壺口瀑布,、蘆芽山,、萬年冰洞
吃醋的習俗
古代,醋并不叫醋,,而稱為“醯”,,醯與西同音,老西兒,,便可以稱為“老醯兒”了,。山西人食醋的歷史悠久,山西人食用醋的習俗普遍,,山西從古至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無論到何處,都有吃醋的習慣,。山西人食用醋,,用量也極其不等,面食中加醋,,炒菜時加醋,,喝湯時加醋,處處離不了醋。山西人吃醋的習俗形成,,決不是偶然的現(xiàn)象,,而是在當?shù)貤l件下,對醋經過食用并發(fā)現(xiàn)其對人類生活的益處后推而廣之所形成的傳統(tǒng)習慣,。
刀削面
山西面食中,,以刀削面名聲*,它同北京的打鹵面,、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面、山東的伊府面同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大面食品種,。刀削面的刀,,一般都是瓦形,在削面的過程中,,特別講究削,、飛二字。在削面時,,姿態(tài)美,,速度快,削下的面像雪花一樣連續(xù)不斷地落入鍋中,。削的面長短均勻,,呈柳葉狀,形狀悅目,、誘人,。山西刀削面,具有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消化,、有咬頭、利口的特點,,適合眾人口味,,是婦孺老幼的理想食品。
剔尖
剔尖又稱撥魚子,,與其形象和操作方法而得名,。是山西晉中、太原一帶城鄉(xiāng)日常食用的傳統(tǒng)面食,。剔尖,,是從碗或盤子里用筷子把面往外剔,,剔到鍋里,剔出的面形成兩頭尖,、中間圓,、光溜的形狀。剔尖原料多樣,,可用白面,、豆面剔尖,也可用高粱面制作剔尖,,還可用幾種面混合和在一起剔,。食用剔尖時,應澆上澆頭,,拌上韭花,、辣椒等小菜,更顯出剔尖的特有風味,。剔尖具有筋滑爽口,,容易消化,制作方便等特點,。
貓耳朵
貓耳朵,,是面食的一種。它是把和好的面切成小面塊,,用手的拇指按住面塊,,一個一個地向前推成薄片并略有卷起的形狀,成形后的面食與貓耳朵頗相似,。貓耳朵面,,過去一般在城鄉(xiāng)都用蕎麥面制作,筋性強,,食用時利口耐咀嚼,,一般以羊肉做佐料或配上打鹵及其它澆頭。現(xiàn)在,,人們制作貓耳朵面時,,大多用白面制作,食之也頗有咬頭,。
刀撥面
刀撥面是把搟成的面疊起來,,然后用特制的兩頭帶把的撥面刀,兩手各執(zhí)一頭,,一刀一刀地向前撥出,,下到鍋里煮熟后即成為刀撥面,。刀撥面撈出后,,可澆上各種葷素澆頭食用,。刀撥面的形狀呈三棱形,吃起來筋軟可口,。
河撈
河撈是把一種特制的河撈床架于鍋上,,鍋內是煮沸的開水。河撈床是在一根木頭上挖個杯口粗細的圓坑,,坑上下通透,,在坑底下釘一塊扎滿小孔均勻分布大小適中的鐵皮或銅板。在河撈床上方有一根圓柱體上面連接在一個軸上,,把和好的面搓成長圓形,,在水里沾一下,放入河撈床坑內,,然后按住河撈床的床把,,用力擠壓,將面從小孔中壓入開水鍋中,,把面壓盡后,,用刀將河撈床底的面絲割斷,煮熟后從鍋里撈出來即可,。河撈面結構緊密,、粗細均勻、長度適宜,、筋柔利口,。澆、拌上羊肉燉蘑菇梢子,,味道更加鮮美,。
莜面栲栳
莜面栲栳是莜麥面作成熟食的一個品種,這種食品是將莜面搓成薄片卷成的小圓筒立在籠屜里并列排好,,蒸熟后澆上各種葷素澆頭皆可食用,,尤以羊肉蘑菇澆頭為*。莜面栲栳制作方法比較獨特,,筋利可口,,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耐饑,,食用起來味道也極鮮美,。
晉南饃
山西南部的老百姓把饅頭叫饃。晉南人做饃前,,將白面倒在陶瓷盆內,,和好后,放在炕頭暖和的地方“發(fā)”面,。和面所用時間甚長,,把面和均勻后才上籠屜,。不用放食用堿,發(fā)過的面照樣可以蒸出香甜味道來,。把饃作成各種各樣的動物,,那就是著名的“晉南面塑”。晉南饃,,具有白,、甜、大,、光,、花樣多的特點。
面塑
面塑,,民間俗稱“面人”,、“面羊”、“羊羔饃”,、“花饃”等,。用面粉塑制諸如人物、動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樣繁多,、技藝精湛的面塑,。山西面塑以上等的白面為原料,經過揉面,、造型,、籠蒸、點色而成,,造型夸張,、生動,用色明快,、大方,,風格粗獷、樸實,、簡練,,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著鮮明的民間和地方特色,。
頭腦
頭腦是一種不加調料,、氣味醇淡、鮮純可口,、具有很高營養(yǎng)價值的養(yǎng)生食品,。為明末清初的醫(yī)學家,、書畫家傅山先生的發(fā)明。它由八種原料配制而成,。這些原料是:羊肉,、黃芪,、煨面,、蓮菜、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外加腌韭做引子,,是一副明顯的滋補藥劑,對活血健身益處顯著,。食用頭腦,,還有一種面餅叫“帽盒子”作主食。帽盒子,,中空,,外形成圓形狀,泡在頭腦湯內食用,,具有羊肉泡饃的味道,。
灌腸
灌腸,是將生蕎麥面糊糊攪拌均勻后,,灌入盤,、碗等容器內,上籠用大火猛蒸成熟冷卻后食用,。在晉北,,灌腸被人們稱為“碗托”。食用方法因季節(jié)不同成為夏季打鹵冷調灌腸和冬季炒灌腸,。
一,、山西紅棗:散棗有交城駿棗、稷山紅棗,、稷山貢棗,、稷山板棗、太谷壺瓶棗,、柳林灘棗,、黃河灘棗、運城相棗,、芮城棗,、香脆棗,、酥脆棗、酒棗醉棗,、野生酸棗,、山楂蜜餞等;紅棗品牌有天嬌紅棗,、大唐棗,、漢波棗、漢唐棗,、漢闊棗,、豐滋棗、鑫仁和棗,、天淵棗,、晉特好棗、恒豐棗,、嘉榮棗,、鴻潮棗、興谷棗,、后稷棗,、晉谷香棗、晉源村棗,、欣源棗,、胃樂棗等。
二,、汾陽核桃,、汾州核桃、紙皮核桃,、綿核桃,、散核桃、核桃仁,、核桃露,、杏仁、南瓜子仁等各地干果,;山西老陳醋,、陳醋、名醋,、四味醋,、手工醋、保健醋、保健醋口服液,、醋爽,、醋糕、保健醋糕,、紫苑黑苦蕎醋軟膠囊,、紫苑黑小麥醋膠囊等;醋品牌有益源慶寧化府醋,、水塔醋,、東湖醋、紫林醋,、笑星醋等,。
三,、山西汾酒,、山西杏花村汾酒、山西杏花村竹葉青酒,、汾陽王酒,、龜齡集酒、定坤丹等,;平遙牛肉,、平遙的牛肉、山西平遙牛肉,、山西平遙古城牛肉,、冠云平遙牛肉、云青平遙牛肉,、寶聚源平遙牛肉,、冠陶平遙牛肉、六味齋肉食等,;交口沙棘,、維仕杰沙棘、沙棘汁,、沙棘果罐頭,、沙棘果珍、沙棘果糕,、沙棘籽油軟膠囊,、沙棘果油軟膠囊、沙棘紫蘇油軟膠囊,、沙棘枸杞油軟膠囊等,。
四、恒山黃芪、渾源正北芪,、炮臺芪,、五花芯黨參、上黨黨參,、潞黨參,、佳鑫苦蕎健茶、鴻舟銀杏茶,、華蓮牛心柿葉茶,、阿膠、薏仁粉,、五臺山臺蘑,、五臺山野生臺蘑、五臺山金蓮花,、五臺山野生紅花,、五臺山野生靈芝、五臺山野生雪菜,、蘆芽山野生菇,、天然枸杞、大同黃花菜,、沁源野生山珍菜,、沁源野生地皮菜、五寨蕨根粉,、五寨干豆角,、沁源野生黃花菜、沁源野生松針菇,、沁源野生黑木耳,、沁河源金針、沁河源香菇,、蘑菇等,。
五、沁縣小米,、沁州黃小米,、檀山皇小米、安敦堂小米,、吳閣老沁州黃小米,、汾州香小米、頤養(yǎng)文湖小米,、散小米等,;太谷餅,、太谷的餅、孟封餅,、聞喜煮餅,、石頭餅、巴餅,、運康鍋巴,、平遙長山藥粉、壽陽豆腐干,、快樂牌美味肉蓉面,、大寨黃金餅、柳林灌腸,、柳林碗團,、柳林碗脫子、柳林碗禿,、蕎面碗團,、柳林芝麻餅等特色小吃。
六,、三晉五谷雜糧,、莜面,、莜麥面,、蕎面、豆面,、燕麥粉,、玉米糝、高粱面,、紅面,、玉米面、糕面,、黃米面,、炒面、黃豆,、紅豆,、綠豆、胡麻油,、削面刀,、核桃夾;野生珍品,、原平梨,、永濟青柿、臨猗石榴、長治山楂,、山西夏縣蓮菜,、虞鄉(xiāng)的柿子、高平的羅卜,、晉城的蔥,、曲沃的旱煙、平順花椒,、清徐葡萄,、清徐的葡萄、山西拉面削面等數(shù)百種名優(yōu)土特產品,。
七,、山西民間工藝品:平遙推光漆器、平遙推光漆器首飾盒,、桌屏,、圍屏、屏風,、漆盤,、圓盤、手鐲,、梳妝鏡,、鏡子、梳子,、戒指,、耳墜、民俗掛飾,、螺鈿彩貝首飾盒,、雕漆、漆雕,、*結,、新絳云雕、大同煤雕,、大同銅器,、大同毛掛毯、太原鐵器,、翔龍黑陶,、平定砂貨、平定砂鍋,、平定沙鍋,、五臺山澄泥硯,、孝義皮影、晉南剪紙,、陽泉平定刻花瓷,、社火臉譜、平陽木板畫,、五谷畫,、布藝畫、木雕,、烙燙葫蘆,、京劇臉譜、應縣木塔,、核桃皮工藝品,、山西鄉(xiāng)繡、繡花鞋墊,、粗布鞋墊,、布老虎、黎候虎等近千種民間藝術品,。
山西,,是*歲時節(jié)日民俗最早出現(xiàn)的地區(qū)之一。*歷史上長期奉行夏歷,,而夏歷最初的含義,,正是歷史上夏王朝使用的歷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區(qū)是夏代的發(fā)祥地之一,,史籍中記載的“夏都安邑”就在境內,。而北部地區(qū),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胡漢雜居。在歷史的發(fā)展中,,少數(shù)民族逐漸漢化,,同時也將本民族的傳統(tǒng)風俗融入漢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民俗,。
全省境內,,名山眾多,建有佛,、道兩教的許多寺觀,。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臺山,道教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盛譽九州,,馳名海外,。強大的宗教文化,構成了境內儒,、釋,、道共存的民俗現(xiàn)象。山西還居住著許多回族人民,,傳統(tǒng)的回族節(jié)日,,又為境內的歲時節(jié)日民俗增添了異樣的光彩。
歷史上,,山西山多交通不便,,加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始終占據(jù)著主導地位,顯得特別封閉,。因此,,雖然是同一個節(jié)日,卻往往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紀念的形式各異,甚至相左,,呈現(xiàn)出多層次的瑰麗色彩,。但就普遍性講,全省仍具有明顯的農業(yè)生產特點,。
不管是農忙季節(jié)的家庭民俗活動,,還是在農閑季節(jié)的社會群體民俗活動,勉勵農事,,祈求豐收,,祭祀土地等均占有很大的比重。這些活動,,現(xiàn)在雖然絕大部分演化成娛樂形式,,但是卻反映了歷代勞動人民渴望有吃有穿,希冀幸福生活的傳統(tǒng)心理,。
議婚,、定婚、出嫁,、迎娶,、婚禮、拜堂,、洞房,、回門、太原婚俗,、彩禮與嫁妝,、遠娶與遠嫁
得喜,、報喜、坐月子,、滿月,、抓周、奶媽,、起名,、開鎖、撫養(yǎng),、生辰
初終,、入殮、吊祭,、出殯,、祭奠、靈棚,、祭品,、喜喪
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羅馬尼亞穆列什縣,、烏拉圭卡內洛內斯省、意大利阿布魯佐大區(qū),、英國德比郡,、美國田納西州、美國愛達荷州,、日本埼玉縣,、德國北威州
春秋霸主 晉文公、胡服騎射 武王
簡襄功烈 趙簡子,、簡襄功烈 趙襄子
鮮卑驕子 拓跋宏,、漢國皇帝 劉 淵
漢國皇帝 劉 聰、前趙皇帝 劉 曜
后趙皇帝 石 勒,、后趙皇帝 石 虎
后唐太祖 李克用,、后唐莊宗 李存勖
后唐明宗 李嗣源、后晉高祖 石敬瑭
后晉出帝 石重貴,、后漢高祖 劉知遠
北漢皇帝 劉 崇,、北漢末帝 劉繼元
黃河流經山西,孕育了無數(shù)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的各個歷史時期,山西曾涌現(xiàn)出許多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晉文公重耳,有**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則天,,有*的“武圣”,、三國時期名將關羽,有唐朝名相狄人杰,、裴度,,有抗擊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漢朝名將衛(wèi)青、霍去病,,有**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有創(chuàng)立“制圖六體”的西晉地圖學家裴秀,。
有*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金朝文學家,、詩人元好問,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戲曲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醫(yī)學家、書畫家傅山,,清末維新派揚澤秀以及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弟等�,?梢哉f,,山西是人杰地靈,代不乏人,。而其中晉商的足跡更是踏遍華夏,、享譽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