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教育網站 > 高校大學 > 湖北高校

三峽大學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三峽大學
網站熱點:
科技學院,三峽大學,附屬仁和醫院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4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09:16
網站介紹:
三峽大學
網站百科

學校簡介/三峽大學

三峽大學由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湖北三峽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直屬國家水利電力部,1996年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合并,組成新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并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原湖北三峽學院是由原宜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宜昌職業大學于1996年合并而成。

三峽大學位于世界水電名城湖北省宜昌市。這里不僅有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還有清江水布埡、隔河巖及眾多國際國內知名水利水電工程以及長江三峽、百里清江等旅游名勝。這里是巴蜀文化和楚文化的交融地,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獨特的文化魅力。三峽大學注重從精神和文化層面挖掘三峽區域的豐富寶藏,把寓意“揚水電之帆索三峽之源”的“揚帆索源”作為校標,把“求索”作為校訓,秉承“以人為本、民主辦學、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和“立足宜昌、融入三峽、服務湖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辦學宗旨,提出了把學校建設成為“水電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地方綜合性大學”的發展目標。


學校堅持以培養合格人才為中心,高度重視學生的基礎理論、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人才質量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肯定。6萬余名畢業生已成為我國水利水電行業及湖北省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本科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英語四級通過率穩步上升;近三年本科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0%以上,居省屬高校前列;在校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取得了可喜成績。近五年,在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全國數學建模大賽、結構設計大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共獲得全國一等獎4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8項。獲得省級一等獎12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10項;學校高水平足球隊、大學生龍舟隊、籃球隊、大學生藝術團在各級各類文體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2007年,學校高水平足球隊在2006-2007李寧*大學生足球聯賽總決賽中獲得冠軍。

學校高度重視與海內外的廣泛合作與交流。校自創辦以來,得到了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和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水利部部長,*工程院院士錢正 英,湖北省省長羅清泉、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等領導人先后來校視察指導工作。近幾年,由學校參與主辦或承辦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30余次。學校先后與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20余個國家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教學、科研和互派留學生等合作關系。學校與*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簽定了“支持合作協議”,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學校成立了董事會、校友會。目前已有*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等94個單位和個人成為我校董事會成員。在全國40多個大中城市、地區以及海外成立了校友分會,參會校友達數萬人。

學校著力推進“學科立校” “人才強校” “科技興校” “質量固本” 四大戰略,各項事業發展態勢良好,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較佳文明單位”、 “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我校在2005年教育部組織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級。目前,學校已經成為湖北省省屬高校中水電特色與優勢明顯、綜合辦學實力較強、享有一定社會聲譽的地方綜合性大學 。[1]

 歷史沿革/三峽大學

三峽大學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原湖北三峽學院于 2000年6月29日合并組建。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先后隸屬于水利電力部、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電力公司,1996年與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合并,組成新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成為“211工程”建設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原湖北三峽學院是由原宜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宜昌職業大學于1996年合并而成。

學校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46年,1978年開始舉***教育,1996年開始舉辦碩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掛靠兄弟高校培養博士研究生,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學校面向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20余個國家(地區)招生,大部分專業在25個省份進入一本招生,其中在湖北、陜西、寧夏、吉林4個省份整體進入一本招生。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有本科生自主招生資格、優秀本科生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權、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資格、少數民族預科生資格,招收留學生和*政府獎學金生(CSC)資格、免試招收香港地區學生資格。2009年,國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簽定協議,部省共建三峽大學。2011年,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目前,三峽大學已成為水利電力特色與優勢比較明顯、綜合辦學實力較強、享有一定社會聲譽的綜合性大學。

 辦學規模/三峽大學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984人,其中教授351人,副教授81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93人;有博士生導師46人,碩士生導師937人;獲批*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獲批“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42個,獲批“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及楚天學子人選76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人,享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14人,*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3人,省級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6人,湖北名師3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1人,有16人入選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學校聘請了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蒙代爾及21位院士在內的273名專家擔任兼職教授。學校是“湖北人才工作十強高校”。

基礎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3787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40萬平方米。建有3個標準田徑運動場,1座體育館,1座綜合訓練館;建有5個學生公寓小區,5個標準化食堂,有各類教學實驗(實訓)中心18個,包含功能實驗室169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4萬余臺(件),設備總值達3.96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70萬冊,各類數字資源20000GB;建有160多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和產學研合作基地,其中*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省級十佳大學生創新基地1個、省級示范實習實訓基地1個。校園網連通全校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教師公寓、學生公寓,網絡設施先進、性能穩定,現代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應用范圍不斷拓展。2008年被授予“*教育和科研網三峽地區節點單位”。2011年被評為“高等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2012年成為教育部首批全國66所本科院校試點單位之一。


學院設置

序號
單位名稱
序號
單位名稱
1
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
15
三峽大學藝術學院
2
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
16
三峽大學體育學院
3
三峽大學電氣與新能源學院
17
三峽大學田家炳教育學院
4
三峽大學生物與制藥學院
18
三峽大學民族學院
5
三峽大學機械與動力學院
19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6
三峽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20
三峽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7
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21
三峽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8
三峽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
22
三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9
三峽大學醫學院
23
三峽大學*臨床醫學院
10
三峽大學理學院
24
三峽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仁和醫院)
11
三峽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25
三峽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
12
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
26
三峽大學人民醫院
13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27
三峽大學中醫臨床醫學院
14
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


學術研究/三峽大學

科研成果

從2007年到2013年該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500余項,其*家攻關課題、“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科技攻關等重點科研項目270余項,累計項目經費達7億多元;有100余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8項,二等獎23項,三等獎36項;獲省部級社會科學獎勵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6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公開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400余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累計12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人大復印資料轉載的論文每年700余篇;有1000多項技術開發成果被應用于水電工程建設、災害防治、大壩監測、邊坡綠化、工程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化工、醫藥衛生、旅游規劃等行業領域。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學校設有5個*實驗室,2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省級2011計劃),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校建有水工程與可持續發展湖北省高校自主創新重點基地,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水電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等74個校級科研機構。建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具有建筑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監理、評估甲級資質,水利行業工程設計、電力行業工程設計乙級資質,巖土工程勘察乙級資質,旅游規劃設計及城鄉規劃編制丙級資質。

                                            三峽大學*重點試驗室

序號
試驗站名稱
授予部委
授予年份
1
湖北長江三峽滑坡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科技部
2006年
2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2005年
3三峽庫區生態與環境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2009年
4土工程研究中心電力工業部2000年
5水電站仿真實驗室電力工業部2000年
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省級2011計劃)
序號
協同創新中心名稱
牽頭單位
授予單位
獲批年度
1
三峽地區地質災害與生態環境
三峽大學
省教育廳、財政廳
2012年
2
新能源微電網
三峽大學
省教育廳、財政廳
2013年
序號
實驗室名稱
授予單位
授予年份
1
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科技廳、教育廳
2002年
2
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科技廳、教育廳
2003年
3
天然產物研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科技廳、教育廳
2005年
4
水電機械設備設計與維護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科技廳
2009年
5
梯級水電站運行與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科技廳2012年
6
中藥藥理(腫瘤)科研三級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09年
7水電工程智能視覺監測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科技廳2013年
三峽大學省級重點實驗室
序號
基地名稱
授予單位
授予年份
1
三峽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廳
2003年
2
水庫移民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廳
2008年
3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湖北省文化廳
2008年
4
區域社會管理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廳2012年
5湖北省*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三峽大學研究基地湖北省教育廳2012年
三峽大學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三峽大學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序號
研究中心名稱
授予單位
授予年份
1
湖北省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廳
2004年
2湖北省食品膠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科技廳2011年
3
湖北省庫區生態與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廳
2013年
4
湖北省現代中成藥物制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廳
2013年


現任領導/三峽大學

黨委書記:李建林
男,1961年6月生,湖北咸寧人,中共黨員,教授,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三峽大學“三峽學者”特聘教授。

1982年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士畢業,1985年*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碩士畢業,1996年重慶建筑大學博士畢業。歷任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科研處副處長、管理工程系主任、三峽大學校長助理、三峽大學副校長。2007年6月任三峽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近幾年來,先后完成了三峽工程專項科研項目、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電力公司、教育部、水利部等其他項目10多項,涉及到三峽、水布埡、隔河巖、錦屏、二灘等一些國內的重點工程。研究成果總體達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達國際領先水平。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及湖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

近幾年來,在《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巖土工程學報》、 《水利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公開出版專著4部。1991年獲能源部優秀中青年教師稱號,1995年被評為中華電力教育基金優秀教師,1996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被電力部確定為培養的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997年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8年獲湖北省優秀教師稱號、被確定為湖北省學科帶頭人,1999年入選湖北省“111人才工程” ,2000年獲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2002年獲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第二層次人才稱號。目前主要從事《水利工程施工》、《施工組織管理》、《高等巖體力學》等課程教學。

現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水工結構工程”的負責人之一,國家電力公司重點實驗室巖土工程研究中心負責人,國際巖石力學學會委員,國際地質與環境協會會員,*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巖石動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力學學會巖石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巖土力學學報》、《地下空間學報》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水利學科評審專家,湖北省科技獎評審委員會評委,三峽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三峽大學第三屆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

校長、黨委副書記何偉軍


男,漢族,湖南省邵陽人,196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

1986年畢業于華中工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1996年6月畢業于重慶大學,獲技術經濟專業碩士學位;1999年9月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在職攻讀管理科學和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1年2月至12月,在湖北省委黨校2001屆一年制中青班脫產學習。

 1985年9月至1987年9月,任華中工學院機械二系分團委書記、學生黨支部書記;1987年10月至2000年6月,在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和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工作,先后任機械系分團委書記,院團副書記、書記,校團委書記、學生處(部)長;2000年7月至2007年3月,先后任三峽大學學生處(部)長兼武裝部長、團委書記,機械與材料學院黨委書記、三峽大學校長助理。曾獲湖北省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湖北省優秀共青團干部稱號。2007年3月任三峽大學黨委副書記。

長期從事技術經濟與區域經濟及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公開出版主編及參編著作或教材3部,其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主持《外商直接投資與湖北產業競爭力的研究》等湖北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及橫向項目、高教項目8項,獲校級科技獎和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

黨委副書記石亞非


男,1955年6月生,湖北宜昌市人,中共黨員,理學碩士,副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高能物理學會會員。1977年7月畢業留校工作,1990年任宜昌師專副校長,1996年任湖北三峽學院副院長,2000年6月任三峽大學副校長。2005年9月任三峽大學黨委副書記,2007年6月兼任三峽大學紀委書記。

長期從事理論物理教學和高能重離子碰撞理論研究,發表研究論文40余篇,參編高校教材和教參兩部。1997、2005兩年度獲湖北省政府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副校長鄒坤
男,1962年7月生,湖北京山人,中共黨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教授。


1983年7月畢業于北京醫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同年7月分配至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任教,1993年獲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晉升教授。2000年2月至2001年3月赴日本富山醫科藥科大學做訪問研究,2002年12月至2004年4月赴日本富山醫科藥科大學任客座教授。先后任湖北三峽學院醫學院基礎醫學部副主任、三峽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三峽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三峽大學校長助理等職。2007年3月任三峽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自1983年起,先后主持和參與“合歡皮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脹果甘草化學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人參屬植物藥藥用品質研究”、“開口箭抗腫瘤活性資源品質研究”、“開口箭清咽利喉的開發研究”、“三峽區域藥用植物活性先導化合物的發現”和“頭頂一顆珠抗炎活性物質基礎研究”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面上項目、中日國際合作重大課題和省教育廳重大課題。近5年來,在中外SCI源刊物、各類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70余篇。1999年被選拔為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宜昌市第四屆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和2002年兩次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的榮譽稱號。

副校長:胡翔勇

男,1959年6月出生,湖北宜都人,工學碩士,碩士生導,教授,校級學術帶頭人。
1982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并留校任教;1988年清華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1983年7月至2003年4月,先后任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副主任、主任,三峽大學電氣學院院長、校長助理;2003年5月任三峽大學副校長。

主要從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及科研工作,先后指導碩士研究生20余名。在國內外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近幾年,先后完成省部級縱向科研項目5項,橫向項目10余項,承擔項目總經費近200萬元。曾獲湖北省優秀教師稱號、華中電力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二等獎。

正校級調研員:焦時儉

男,1953年出生,山東淄博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2000年6月任三峽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1973年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三系畢業留校任教,先后在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任區隊長、參謀等職;1981年調入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先后任教務處總支副書記、科技開發部副主任、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96年9月任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校長助理;1998年10月任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副校長、兼任*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

校園文化/三峽大學

校訓

 “求索”連用成詞,始于愛國詩人屈原,源出《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求索”為校訓,言簡意賅,既體現傳統文化,又展現時代氣息;既具有三峽特色,又突出學校風格。“求索”是三峽大學文化精神的內核,更是中華民族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堅定意志以及具有積極意義的人文傳統和科學精神。“求索”校訓體現了學校發展歷史和現實的統一、體現了繼承和創新的統一、體現了科學與民主精神的統一。它不僅取法于古典名篇,而且充分反映出三峽大學的獨特理念,傳遞出教育目標與辦學理念方面的個性化追求。

校標

揚帆索源:書海泛舟,索源蓄力,揚帆遠航。
校名標志字體:三峽大學校名是毛澤東同志的筆跡組合體。
校園標識語:樹百年報國志,育世紀棟梁材

圖書館

三峽大學圖書館新館始建于2002年4月,竣工于2003年7月,200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主體7層,總占地面積:7085.0平米,總建筑面積:42605.33平米,花園面積1500平米,閱覽座位4000余個。


圖書館館舍設計理念先進,結構上采用“大開間、三統一”設計方案,使其內部空間結構簡潔、明快,功能布局合理,自然通風和采光良好。功能上兼顧讀者閱讀、研究、自修、文化休閑及圖書館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等功能不斷拓展的需要,同時對圖書館的多樣化功能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劃分和有序的布局;裝備上凸現了“以人為本”、“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讀者*,服務育人”等辦學辦館理念,全中央空調、自動扶梯、先進的安防消防設施為讀者提供了舒適、安全、高效的學習研究環境,良好的計算機網絡設施為讀者方便快捷地獲取文獻信息資源提供了有力保障;管理和服務上注意吸取國內外圖書館先進的辦館思想和方式,進行了創新性探索:在讀者服務工作上實行“藏、閱、自修”一體化;在開放方式上,取消了不利于館讀者自主自由利用圖書館的各種約束(如不自帶書包或圖書、就室閱覽、使用代書板、閱后自行歸架等),實行“全年候、全天后”的開放。現代化的館舍、良好的空間環境、先進的管理理念、開放文明的服務為學校教育事業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圖書館下設辦公室、文獻資源部、用戶服務部、信息技術部、信息服務部、書刊閱覽部等六個部室。現有正式職工83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館員1人,副研究館員18人;本科以上學歷人員40人。
學校組建以來,伴隨學校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圖書館事業與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一是文獻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圖書館文獻購置經費保持了年均增長100萬元的增幅,截止2006年底,圖書館館藏總量由125萬余冊(件)發展到200萬余冊(件)。文獻類型不斷豐富,結構更加合理,光盤數據庫、網絡數據庫、自建數據庫累計超過60種,其中大型外文網絡數據庫從建校初期的“無”發展到目前的10余個,大大地改善了館藏結構,有效地支撐了學校教學、科研及學科專業建設;二是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建設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圖書館信息存儲總容量達到12.3TB,完成裝備的信息點600多個,信息傳輸至桌面速率全部達到了百兆,圖書館管理和業務工作實現計算機化,數字資源的比重30%以上,“三化”建設順利通過了省教育廳組織的圖書館專項工作評估;三是圖書館服務不斷深化。課題查新、代檢代查、定題跟蹤、文獻傳遞、館際互借、信息報道、信息定制、決策咨詢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開展,服務方式愈趨靈活多樣,如設置還書箱,開展預約借書,送書上門,用戶教育培訓,咨詢導讀,文獻復印、打印、掃描、光盤刻錄、磁帶轉錄等活動;四是學術氛圍日益濃厚,隊伍素質不斷提高。科研項目申報取得突破性進展,獲得省級和校級重點科研項目多個。科研成果數量穩定增長,幾年來已公開出版教材一部,自主開發教材管理軟件一套,年均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五十篇以上,業務學習蔚然成風。五是開門辦館初顯成效。為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水平,圖書館申請加入了“*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并與*科技情報中心、武漢大學圖書館、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等簽訂了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協議,在集團采購、情報服務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協作;為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和文化建設,圖書館積極嘗試免費為部分社會讀者辦理借閱證,受到了用戶普遍歡迎;六是黨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幾年來,圖書館黨總支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圍繞中心、堅定信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思路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狠抓圖書館領導班子政治、思想、作風和組織建設,積極參與圖書館決策活動,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有效地推動了圖書館的改革、建設與發展。在圖書館黨總支的組織領導下,圖書館在學校舉辦的文藝、體育、學習競賽活動多次獲獎,圖書館黨總支、圖書館先后獲得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先進工會集體、學校高教研究工作先進單位、校園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宜昌市“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榮譽稱號。三峽大學圖書館正朝著“管理科學、業務規范、功能完備、環境一流、服務優良的研究型、開放式、信息化新型大學圖書館”的辦館目標順利前進。 

校園刊物


序號
刊物名稱
主管部門
負責機構
備注
1
《三峽大學報》
校黨委宣傳部
大學生通訊社
校級刊物
2
《三峽青年》
校團委
《三峽青年》報社
校級刊物
3
《求索青年》
校團委文學院團委
《求索青年》雜志社
校級刊物
4《學生工作簡報》學生處大學生信息協會校級刊物
5《信息反饋》學生處大學生信息協會校級刊物
6
《心語》
學生工作處心理健康指導中心
三峽大學心理委員聯合會《心語》編輯部
校級刊物
7
《水環風華》
水利與環境學院
水利與環境學院新聞中心
院級刊物
8
《建筑人生》
土木與建筑學院
院級刊物
9
《機械之聲》
機械與材料學院
院級刊物
10
《電氣學人》
電氣與新能源學院
院級刊物
11
《管理縱橫》
經濟與管理學院
院級刊物
12
《理學星光》
理學院
院級刊物
13
《三峽醫學生》
醫學院
院級刊物
14
《藝海》
藝術學院
院級刊物
15
《科苑報》
科技學院
院級刊物


區位優勢/三峽大學

三峽大學地處長江之濱、三峽工程之側的世界水電之都、西陵峽口的明星城市湖北省宜昌市。這里有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水電工程、有宏偉壯麗的葛洲壩水電樞紐工程以及湖北省較大的清江隔河巖水電站。地方水電、旅游建設如火如荼;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歷史悠久;中醫藥資源和特有的生態環境資源豐富;為開展教學、科研,發展特色學科專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類似“三峽大學”
與“三峽大學”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