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教育網站 > 高校大學 > 北京高校

北京理工大學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北京理工大學
網站熱點:
新聞網,學校章程,遠程教育,留學生教育,黨群工作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6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08:35
網站介紹:
北京理工大學
網站百科

歷史沿革/北京理工大學

創立初期

1939年5月,中共中央建立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1940年春改為延安自然科學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學

1940年1月,自然科學研究院改名自然科學院延安大學自然科學院;

1943年10月延安自然科學院并入延安大學,成為延安大學自然科學院;

1946年1月,延安自然科學院改名為晉察冀邊區工業專門學校,輾轉華北辦學。

1947年1月晉察冀邊區工業專門學校與晉察冀邊區鐵路學院合并成為晉察冀邊區工業交通學院;

華北大學工學院時期

1946年4月,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北方大學工學院在晉冀魯邊區成立。1948年10月,晉察冀邊區工業專門學校與北方大學工學院合并,成立華北大學工學院。

1949年8月,華北大學工學院遷入北京,劃歸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領導,為重工業建設和發展服務。

1950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將中法大學校本部及數理化三個系合并到華北大學工學院。

1950年,華北大學工學院面向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四個地區*次公開獨立招生。以本科為主,學制定為五年,是新**五年制大學。

北京工業學院時期

(1952年1月1日-1988年4月1日)

1951年11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將華北大學工學院改名為北京工業學院,自1952年1月1日啟用新校名。

 1952年3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下發了《關于北京工業學院今后發展的方向及方針任務》的文件,決定北京工業學院“逐步發展為國防工業學院或國防工業大學,并使之成為*國防工業建設中新的高級技術骨干之重要來源”。

1952年8月 北京工業學院(采礦系、冶金系)整編為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

1952年8月 北京工業學院(有色金屬方面學科)整編為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

1952年8月 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整編為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52年11月 北京工業學院整編為東北兵工專門學校部分系及教師學生。

1953年,開始研究生教育。

1959年,成為國家首批頒布的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1961年7月 北京工業學院(火炮、自動武器、炮彈等專業)整編為太原機械學院(即華北工學院,已更名為中北大學);

1969年,北京工業學院劃歸第五機械部(又稱兵器工業部)領導。

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

198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的單位之一。

1983年,經原國防部長張愛萍上將欽點,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貸款支持的*14所著名大學之一。

1984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22所試辦研究生院的大學之一。

北京理工大學時期

1988年4月北京工業學院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1]

1991年,從原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分離成立*兵器工業總公司。學校劃歸*兵器工業總公司領導。

1992年,經中央指定,成為國家首批確立的14所副部級高校之一,創建北京理工大學科技園。

1994年10月,北京理工大學通過211預審,成為全國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的15所大學。

 1994年,經教育部批準的具有MBA學位授予權的首批26所院校之一。首批具有EMBA(高級經理人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的30所院校之一。

 1999年,*兵器工業總公司改制為兵器工業集團,同時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成立,北京理工大學劃歸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領導。

 2000年9月,成為第10所進入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學的985工程院校,由北京市政府、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共同重點建設。

 2003年10月,經科技部、教育部批準,北京理工大學科技園成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

2004年,成為教育部指定全國34所考研自行確定復試錄取線的高校。

學術研究/北京理工大學

科研建設

科研成果

北京理工大學每年承擔科研項目超過1000項,科研經費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長,如2008年、2009年科技總經費連續突破10億元,2014年科技經費超過20億元,穩居全國高校前列。北京理工大學牽頭研制的仿人機器人“匯童”和學校機械與車輛學院完成的純電動汽車設計和研制,被評選選為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2006年至2013年期間,學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4項,其中以*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作為參加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在60周年國慶閱兵的30個裝備方陣中,學校參與了22種裝備的設計和研制。

2011年至2013年期間,學校三大檢索論文達到8000余篇,其中SCI論文近2500篇,比2006年至2010年期間的總篇數增加了18%。2006年至2012年期間,學校累計申請專利4539項,授權專利1526項。2012年中,學校專利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專利申請首次突破了1000項,達到1108項,授權數首次突破400項,達到464項。學校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243項。其*家技術發明獎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9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18項。

 2013年,全校SCI收錄論文達到935篇,EI收錄論文1331篇。在SCI收錄論文方面,2013年SCI收錄論文數量是2010年的1.6倍。2013年北理工化學學院曲良體教授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上的論文“Nitrogen-Doped Graphene Quantum Dots with Oxygen-Rich Functional Groups”榮獲2012年度“*百篇較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這是該校首次獲此殊榮;管理與經濟學院胡瑞法教授的論文《Patents and Chin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被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接收并發表。這是作者繼2012年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連續發表了兩篇論文之后,第三次在該刊發表論文。 

 2013年,北京理工大學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5 項,其中由該校牽頭的《高速交會目標相對定位測量技術》項目獲得了代表發明與創造較高水平的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是2013年2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之一;同時牽頭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牽頭獲得省部級一等獎6項。

 2013年,北京理工大學自然基金申報工作共獲批項目191項,獲批經費1.47億元,達到2010年的2.47倍,項目數量和經費數量創歷史新高。

科研平臺

“985工程”二期科技創新平臺(I 類)
爆炸、毀傷與安全科技創新平臺
復雜信息系統創新平臺
車輛系統工程創新平臺
“985工程”二期科技創新平臺(I 類)
空間探測與對抗創新平臺
先進材料科技創新平臺
“985工程”二期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國防科技管理與國防動員創新基地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學校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3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部門開放實驗室、4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另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

*重點實驗室

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復雜系統智能控制與決策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機電工程與控制*重點實驗室、車輛傳動*重點實驗室、汽車動力性及排放測試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顏色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信號采集與處理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阻燃材料研究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等*重點實驗室。

國防科工委重點實驗室

車輛動力系統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多元信息系統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先進加工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自動控制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清潔車輛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環境科學與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智能信息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復雜系統的智能控制與決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信息光學基礎實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仿生機器人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原子分子簇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電成像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衛星導航電子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部門開放實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創建于1940年包括中關村校區圖書館(25509平方米)、良鄉校區圖書館(19529平方米)和機械與車輛工程管理理學、人文等4個專業分館(988平方米)。該館閱覽座位2477個,文獻檢索計算機238臺,網絡信息節點約3000個,截至2011年底,圖書館紙型文獻為231.4萬余冊,電子圖書為277.6萬余冊,網絡數據庫為177個,形成了高質量、學科覆蓋齊備、印刷型與數字型并重、國防特色鮮明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

學術期刊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學主辦的科技類學術期刊,創辦于1956年,1986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月刊,面向國內外征稿。《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RCCSE*核心學術期刊”、“《*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來源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源刊”。 

辦學規模/北京理工大學

院系設置

門類部門
工科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化工與環境學院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
北理工信息與電子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微電子學院 
文科
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藝術教育中心)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基礎教育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部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
理科北京理工大學數學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化學學院
其它北京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現代遠程教育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合作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秦皇島分校
研究機構北京理工大學珠海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火炸藥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學微納技術中心北京理工大學兩化融合發展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
獨立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0月,學校現有教職工3536名,兩院院士13人,國家“千人計劃”教授13人,“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7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30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3人,*教學名師4人,*突出貢獻專家1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4人,博士生導師500余人。此外,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7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2個。

 此外,學校還聘請了如王大珩、英國皇家學會原主席S.G.Parter爵士、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原校長迪特舒曼博士等220余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為名譽教授、顧問教授和兼職教授。

院士名錄

序號
姓名
學科
評聘年份
備注
1
王越
信息與通信工程
1991
科學院院士
1994
工程院院士
2
徐更光
力學
1994
工程院院士
3
毛二可
信息與通信工程
1995
工程院院士
4
汪順亭
控制科學與工程
1995
工程院院士
5
周立偉
光學工程
1999
工程院院士
6
朵英賢
兵器科學與技術
1999
工程院院士
7
才鴻年
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1
工程院院士
8
葛墨林
物理學
2003
科學院院士
9
胡海巖
力學
2007
科學院院士
10
王哲榮
機械工程
2001
工程院院士、雙聘
11
江龍
化學
2001
科學院院士、雙聘
12
李京文
應用經濟學
2001
工程院院士、雙聘
13
張玉奎
化學
2003
科學院院士、雙聘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北京理工大學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7個,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4個國防特色學科,3個一級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二級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工程、材料、物理、化學、數學五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4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14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61個本科專業。

 北京理工大學還建有化學物理、信息科學、車輛、智能機器人、生命科學等5個學科特區。2003年度,學校學科精品度名列全國高校第10名;在2002年和2003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有8個學科名列全國高校相同學科前10名,其中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名列第1名;在2005年由國家人事部組織的全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評估工作中,北京理工參評博士后流動站“兵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排名第1,“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名列第4。

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4個)
機械工程
光學工程
信息與通信工程
兵器科學與技術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5個)
工程力學
動力機械及工程
物理電子學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應用化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3個)
材料學
導航、制導與控制
飛行器設計
國防特色學科
(24個)
固體力學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空間生物與醫學工程
精密與微納制造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
工程力學
機械電子工程
車輛工程
光學工程
材料學
動力機械及工程
物理電子學
通信與信息系統
信號與信息處理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應用化學
飛行器設計
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
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
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
國民經濟動員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
(10個)
工業設計
工程力學
車輛工程
應用化學能源與動力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對抗技術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5個)
控制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力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管理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2個)
企業管理
計算機應用技術
 
北京市交叉學科(2個)
數字表演與仿真技術
光機電微納制造
 

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

數學、應用經濟學、教育學、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生物學、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軟件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統計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8個。

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軟件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統計學、哲學、應用經濟學、法學、大氣科學、光學工程、設計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藥學、兵器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理論經濟學、外國語言文學、心理學、新聞傳播學。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35個。

會計、應用統計、法律、藝術、翻譯、教育、國際商務、機械工程、兵器工程、儀器儀表工程、航天工程、航空工程、材料工程、車輛工程、動力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集成電路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化學工程、地質工程、安全工程、核能與核技術工程、環境工程、工業設計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工程、項目管理、物流工程、工商管理、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公共管理、工程管理。

博士后流動站:19個

數學、應用經濟學、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力學、兵器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安全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

教學建設

*精品課程:管理運籌學、信息系統及安全對抗導論、工程制圖、大學英語視聽說、工程力學。

北京市級精品課程:應用光學、C語言程序設計、運籌學、CAD、爆炸測試技術飛行力學、結構力學、信號與系統、汽車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操作系統、工程材料基礎、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控制欲檢測技術、智能控制基礎、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機械原理、熱工基礎、通信原理與電路、線性代數配位化學、數據結構域算法設計、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制造技術基礎訓練。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省市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地面機動裝備實驗教學中心
物理教學實驗中心
光電實驗教學中心
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
基礎力學教學實驗中心
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
工程訓練中心
管理與經濟實驗教學中心
信息系統及安全對抗實驗教學中心
 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生物實驗教學中心
 
 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航空航天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交通與車輛實驗教學中心
 
  數字媒體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教學成果

2001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2005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重點理工大學培養的人才素質要求與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改革實踐一等獎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開展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特等獎
《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要點》的研究與實踐二等獎
探索英語網絡教學新模式,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一等獎
 建設跨學科軍工專業,培養國防科技創新人才 二等獎
 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二等獎
 高職教育汽車專業人材培養規格、課程及實踐體系改革、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二等獎
 建設高水平光電實驗基地、多模式培養實踐創新人才的研究和實踐 二等獎

合作交流

截至2013年,學校與6大洲49個國家和地區的180多所高校簽訂校級合作協議,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世界100多家企業和大學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及合作。并先后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俄羅斯鮑曼國立技術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美國伊利諾理工大學等40多所合作院校簽訂學生交換協議,形成了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全球性網絡。 

 在學校每年都積極邀請外國專家來校講學、合作研究的同時,學校每年還會派出300多位教師、學生出國交流、學習及合作科研。1995年至2013年期間,學校培養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留學生1800余人,每年還為約 150名各國大學生舉辦了短期漢語及專業培訓。學校積極與省市地方政府、大型企業開展科技合作,先后與北京、云南、吉林、遼寧省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及全國40多個地市人民政府簽訂了省校、市校合作協議,與百余企事業單位特別是軍工企事業系統建立了產學研聯合體,形成了穩定持續的合作關系。

文化傳統/北京理工大學

校訓

北京理工大學原校訓為:“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2010年8月26日,為了迎接70周年校慶,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在廣泛征求全校師生員工和校友的意見基礎上,確定了學校的新校訓。這就是“德以明理,學以精工”。德以明理,是指道德高尚,達到以探索客觀真理作為己任之境界;學以精工,是指治學嚴謹,實現以掌握精深學術造福人類之理想。這一校訓既是建校70年來幾代師生員工崇德尚行、學術報國的真實寫照,又是新的歷史時期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努力的方向。校訓由歐陽中石先生所題,并懸掛于中心教學樓入口處。8月26日同時確定學校的校風為“團結、勤奮、求實、創新”,學風為“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徐特立老院長)。

校徽

校徽周圍標明了由趙樸初先生題字的“北京理工大學”中文字體及英文翻譯。

 校徽中心的標志以“培養人才、培育和平”立意,同時表現青青校園的人文氣息。標志整體造型為頂天立地的大樹形,以“樹人”表達教育的理念,同時寓意棟梁之材。

 發展國防科技是學校的使命,也是學校的特色,發展國防科技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保家衛國,是為了和平。

 標志最下方是勇猛的鷹,展翅高飛,到頂端演變成口銜橄欖枝的白鴿,寓意和平是建立在自己強大的基礎上,熱愛和平是學校永恒的追求 。

 標志以大樹和白鴿為顯形,標志主色為綠色,突出表現學校的人文氣息,而沖天白鴿的昂揚氣勢,象征學校不斷進取,不斷發展。

 標志下方的寶塔山和延河大橋以及1940的字樣,表示北京理工大學源自1940年由*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延安自然科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的根在陜西延安。

校歌

北京理工大學校歌《延河情》原為李功達詞,樊昕曲。其后歌詞稍作修改,由呂遠重新譜4/4拍曲,新校歌相對較為強勁。而原6/8拍的優美校歌旋律則改用新詞,成為校園文化宣傳的一首歌曲。

歌詞如下:

清清的延河水 撫育我茁壯成長

悠悠的歲月長 磨練我意志如鋼

團結勤奮 為祖國和平播撒希望

求實創新 為中華富強造就棟梁

前進 向前進

北京理工大學振起騰飛的翅膀

前進 向前進

北京理工大學的未來充滿希望

學校領導/北京理工大學

現任領導

名譽校長:王越教授(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黨委書記:趙長祿

校長:胡海巖教授(中科院院士)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項昌樂

副校長:楊賓、王曉鋒、趙平、李和章、方岱寧、陳杰

歷任書記

劉一鶚
1953.11--1954.03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宗鳳鳴
1954.03--1956.06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魏思文
1956.06--1962.12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魏思文
1962.12--1967.10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賈 克
1973.11--1975.08
北京工業學院臨時領導小組組長
1975.08--1978.02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蘇謙益
1978.09--1982.07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馮佩之
1982.07--1983.07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田 運
1984.09--1987.01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談天民
1987.08--1988.04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1988.04--1996.06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焦文俊
1996.06--2008.02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郭大成2008.02--2014.09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歷任校長

李富春
1939.05--1940.12
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
自然科學院院長
徐特立
1941.01--1943.11
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
陳康白
1943.11--1944.06
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
李 強
1944.06--1945.11
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
劉再生
1948.09--1948.11
華北大學工學院院長
魏思文
1954.05--1966.07
北京工業學院院長
蘇謙益
1978.09--1982.07
北京工業學院院長
謝 簃
1982.07--1984.09
北京工業學院院長
朱鶴孫
1984.09--1988.05
北京工業學院院長
1988.05--1993.02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王 越
1993.02--1999.07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匡鏡明
1999.07--2007.08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校區設置/北京理工大學

學校擁有中關村校區、良鄉校區、西山實驗區、珠海校區和秦皇島分校等多個校區。

中關村校區

中關村校區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地處北京市中心地帶(三環以內),交通便利,毗鄰國家圖書館、中關村科技園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辦學優勢。中關村校區占地1063畝(約70.8萬平方米),基礎設施完善,擁有一塊*體育場(同時用來舉辦中甲足球聯賽)以及占地面積達2.1萬平方米的國內一流的體育館(2008年北京奧運會排球比賽場館)。

良鄉校區

 良鄉校區位于北京市房山區良鄉衛星城東,距天安門廣場約30公里,距中關村校區約35公里,京廣鐵路和京石高速公路東側,北京西南六環路以內,坐擁環北湖園林,占地面積202.97公頃(3000余畝),仍在擴建當中。良鄉校區是校本部的一部分,承擔北京理工大學本科基礎教育階段(大一,大二以及部分大三)的教學任務。

西山實驗區

 西山實驗區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冷泉東路16號,毗鄰百望山、京密引水渠,風景優美,遠離城市喧囂。西山實驗區是由原北京理工大學西山分校改建而來。為擴大辦學規模和更合理利用校本部土地資源,學校將校本部西側的實驗區遷建至原西山分校。

房山分校

房山分校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區閻村鎮,東接良鄉衛星城和京石高速公路 ,西臨燕山石化工業區,南與燕化星城毗鄰,北靠*科學院原子能研究院,占地60余畝。"十一五"規劃中的北京理工大學建設高標準的教學大樓、學生公寓樓、餐廳等總面積達25000平方米。標準環形跑道,足球場,籃球場及活動游藝區一應俱全。校園建筑具有歐式風格,莊重典雅,清新怡人。

秦皇島分校

 秦皇島分校建于1984年,是北京理工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基地。校址地處風景優美的旅游勝地—北戴河海濱,向東、南步行一公里,即可到達渤海之濱。秦皇島分校是教育部指定的六個*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培養基地之一。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7所全國重點大學培養一年制民族預科生,招生規模每年500余人。

珠海校區

 珠海校區位于廣東省珠海高新區唐家灣金鳳路6號,是珠海市興辦大學科研區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占地5000畝。北理工珠海校區內建有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珠海等。北京理工大學在建校70多年來,培養畢業生18萬余人,校友中產生了35名院士、110余位省部級以上黨政領導干部和40余名將軍。

知名校友/北京理工大學

政界

李 鵬原國務院總理、原全國人大委員長李華(國家計委原副主任)
曾慶紅
十六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國家副主席徐馳(原國家經委副主任)
李富春第八屆政治局常委,原國務院副總理李蘇(國家化工部原副部長)
鄒家華原國務院副總理、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士祿(原國家水電部副部長)
倪志福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彥(原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葉選平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余健明(原國家計委副主任)
李 強
(原國家外貿部部長)
張今強(原國家電子工業部副部長)
蔡 誠
(原國家司法部部長)
王金城(原國家電子工業部軍工總監)
曾憲林
(原國家輕工業部部長)
王昕(原山西省副省長、現任人大副主任)
趙東宛
(原國家勞動人事部部長)
陳玉田(原河北省委常委)
黃毅誠
(原國家能源部部長)
鄒競蒙(原國家氣象局局長)
戚元靖
(原冶金工業部部長)
汪導河
(原中央機要局局長)
林漢雄
(原國家建設部部長)
盧文俊
(原國家計算機工業總局副局長)
崔乃夫
(國家民政部原部長)
阮崇武
(原海南省委書記)
何光遠
(原國家機械工業部部長)
洪虎
(原吉林省省長)
謝紹明
(原科技部副部長)
何華生
(原電子工業部副部長)
張俊九(原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令狐安
(原中共云南省委書記)
陳傳書
(原民政部黨組成員)
王敏清
(原中央保健局局長)
王云龍
(原重慶市人大主任)
武衡
(原國家計委副主任)
賀光輝
(原國家體改委原副主任)
劉雅芝
(原國家勞動部副部長)
楊鏗
(原國家機械工業部原副部長)
鮑克明
(原國家航天工業部副部長、原海南省常務副省長)
封明為
(原北京市副市長、政協副主席)
范伯元
(原北京市副市長兼北京工業大學校長)
高級將領

上將
劉振起
中將韓延林、郝巖、賈朝群、賴儀一、李倫、劉玉堤、張學東。
少將陳彬、陳波、陳玉田、崔軍、鄧佑生、樊邦奎、黃先祥、賀毅、姬建民、蔣教平、劉隆和、陸晉榮、呂一山、秦少、邱明、邱志明、任恩華、宋振鐸、尚學琨、孫德信、田克、王永仲、王紹仁、吳東滿、肖順旺、徐克俊、張少泉、張弛、張德強、張桓、張澤明、張兆垠、朱和平、莊釗文。
現任政界領導

馮長根
(*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李士祥
(北京市副市長)
呂錫文
(北京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趙鳳桐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
方新 (中科院黨組副書記)杜玉波
(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許勤(深圳市市長)
陳建軍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局局長)
教育界

王小謨
“*預警機之父”。2012年度國家較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儀垂杰青島理工大學校長
范伯元
原北京工業大學校長
郭永新遼東學院院長
龔克
南開大學校長( 原 天津大學校長 清華大學副校長)
張君安西安工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趙躍宇
湖南大學校長

劉建勛
西安工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張文棟
太原理工大學校長
 關一凡 
華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韓 焱中北大學副校長
楊勇平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
商界

徐留平*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兼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郭振甫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
承文*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石巖
*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李守武*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曾毅
*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尹凌青
*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卓
*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王忠夫*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溫 剛
*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毛 明*兵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北方車輛研究所所長李曉鵬
*工商銀行總行副行長
歐亞平
香港百仕達集團控股主席
陳彤
新浪全球資深副總裁兼總編輯
凌玉章
原東南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
焦開河
*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類似“北京理工大學”
與“北京理工大學”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