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地方導航 > 上海導航

新民周刊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新民周刊
網站熱點:
花花世界,觀察家,新地產,她是誰,新民一周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2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08:30
網站介紹:
新民周刊
網站百科

期刊簡介/《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2011年1月24日號 《新民周刊》是目前*國內報刊零售和自費訂閱市場上發行量較大的時政類周刊,也是上海*份綜合性新聞周刊。
《新民周刊》是《文匯報》、《新民晚報》這兩張歷史悠久的報紙強強聯合組建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后新創的*份媒體,它順應了國內傳媒市場的需求,填補了上海時政類周刊的空白。它是新浪網每周推薦的全國較具影響的傳媒之一。
《新民周刊》在上海乃至華東政府與社會機構管理者階層、職業經理人階層以及其他知識人群中深具影響力。
《新民周刊》是一份具有海派新銳氣息的周刊,不“咄咄逼人”,也不刻意追求“轟動效應”,但平和、理性、智慧。
《新民周刊》是“觀點供應商”,努力成為根植于“長三角”、影響全國的“意見權威”。它以深度事實為基礎,清晰地提出“我們影響主流”的社會責任和辦刊理念。《新民周刊》的記者、主要來自上海主流媒體,陣容整齊,反應敏捷,擅長深度報道、背景報道、圖片報道。 

人員情況/《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的記者編輯主要來自上海主流媒體,陣容整齊,反應敏捷。由于依托*實力*雄厚的報業集團的強大背景,采編觸角遍及世界各地,在美國法國德國英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韓國以及*香港澳門地區均有聯絡機構及特約記者。此外,《新民周刊》擁有華語世界諸多優秀的專欄寫手。
社長、主編:丁曦林
副主編:李智剛、韓波
社長助理:劉琳
高級記者:陸幸生
主筆:沈嘉祿
主筆:胡展奮
首席記者:楊江
責任編輯:蘇慶先、錢亦蕉、張靜、汪偉
責任美編:張堅軍、陸素義
圖片編輯:吳軼君
記者:王倩、王悅陽、任蕙蘭、李澤旭李清川、何映宇、張偉、邵樂韻、陳冰、應琛、季天琴、金姬、賀莉丹、黃祺、梅瓔迪
資深攝影:潘文龍
審校:王瑞祥
專欄作者:毛尖、邊芹、劉洪波、包亞明、沈丁立、宋明煒、何帆、嚴鋒、孟暉、房寧、愷蒂、夏業良、曹景行、雍和、詹小洪
行政總監:朱嗣軾
品牌推廣總監、廣告統籌:江小靜
市場營銷主任:吳金盛
發行統籌:孫永皋 
發行推廣助理經理:
電腦制作室主管:沈琳、沈瑜

所獲榮譽/《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深度調查上,尤以熱點調查、財富調查、文化調查凸顯特色。鑒于《新民周刊》創刊以來在深度報道方面卓有成效的表現,并贏得了廣大讀者,也包括媒體同行的高度認可,因此,在2005年11月,在上海所有日報電視臺電臺周報等共同參與角逐的“上海市媒體優秀品牌”評選中,《新民周刊》的“深度報道”一舉勝出,榮獲首批“上海市媒體優秀品牌”的稱號。
同時,在“2005年歐萊雅風尚媒體大獎”評選中,作為時政類新聞周刊的《新民周刊》榮獲“時政類周報周刊專家獎”。2006年,《新民周刊》在“2005-2006年度*廣告風云榜”評選中榮獲“*較具價值媒體100強”稱號;在央視索福瑞主持的8個城市高端商務人士雜志閱讀率調查中榮獲排名*;在2006年第三屆*較具投資價值媒體評選活動中《新民周刊》被評為第三屆*較具投資價值媒體。
在品牌推廣活動方面,《新民周刊》亦獲得了諸多榮譽:由新民周刊社主辦的“2005長三角地區民營醫院高峰論壇”榮獲2006年第三屆*媒體企劃獎;“領跑2007”優秀雜志推薦獎,等等。此外,《新民周刊》成功地主辦了“創新上海30年風云人物”評選、推出了“影響力十年獨立風尚榜”、主辦了“2009年十六鋪現代服務業高峰論壇”、“2009年上海靜安南京路商業地產高峰論壇” 等等。

發行規模/《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是目前大陸自費訂閱和零售市場中發行量名列前茅的綜合類新聞性周刊。它與一些由行政部門發通知要求機關、國企、團體等訂閱有很大不同。《新民周刊》不靠政府行政指令,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在自費訂閱和零售市場打開局面。
《新民周刊》較高單期發行量達45萬份,發行地區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同時在杭州南京蘇州無錫成都重慶沈陽大連昆明武漢等也有相當的訂閱和零售數量。在45萬發行量中,上海約為30%、北京約為18%、廣州約為12%,其他40%分布在成都、杭州、南京、深圳、大連等其他城市。《新民周刊》2007年分別邀請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和北京世紀華文國際傳媒咨詢有限公司等專業機構對《新民周刊》讀者進行抽樣調查。結果與不久前央視索福瑞等有關機構的期刊市場調查數據基本吻合。

發行渠道/《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在上海1600多個東方書報亭、1800多個便利店、1000多個郵局銷售點以及各大高校書刊亭、外文書店等有售。
《新民周刊》在*東方航空*國際航空維珍航空港龍航空漢莎航空阿聯酋航空等航班以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機場候機廳可以取閱。
《新民周刊》在首都北京2000多個郵政書報亭均有售。
《新民周刊》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部分高級酒店、寫字樓、高檔娛樂消費場所等均有投放。
《新民周刊》在全國各省會城市及一線城市報刊亭均有銷售。
《新民周刊》在上海浦東和虹橋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成都雙流機場、重慶江北機場等各主要城市機場候機樓書刊銷售點均有銷售。

讀者群體/《新民周刊》

1、《新民周刊》在華東乃至全國的政府與社會機構管理者階層、企業(包括商業)職業經理人階層以及教育、醫療、科技等行業知識人群中深具影響力。
2、《新民周刊》的讀者普遍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收入水平屬于社會中高水平,消費能力和消費愿望較強。 
3、《新民周刊》在全國,尤其長三角地區,發行量在同類周刊中名列前茅。除了在上海、江蘇、浙江等長三角地區保持發行量*以外,《新民周刊》的發行還覆蓋北京、天津、重慶、廣州、深圳、成都、大連、哈爾濱、長春、沈陽、呼和浩特、石家莊、鄭州、蘭州、太原、福州、廈門、南寧、長沙、武漢、南昌、烏魯木齊、西寧、昆明、貴陽、拉薩、海口等城市,在紐約、悉尼東京以及香港、澳門等城市也有專門銷售點。
讀者的性別比例大致為:
男性65.80%;女性34.20%。
讀者的年齡段分析:
18—24歲以下:12.69%,
25-44歲:53.60%
45以上:23.80%。
讀者的學歷分析為:
高中中專17.70%
大學學歷44.20%
碩士以上24.80%
其他學歷13.30%。
讀者受眾群體為:
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各類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
讀者月收入是:
3000元以下:16.10%
3000—8000元:43.90%
8000元以上:40.50%。[1]

周刊宣言/《新民周刊》

我們的視野:新聞、新知、新銳
我們的襟懷:民生、民情、民意
我們的承諾:真實、客觀、縱深
我們的追求:權威、及時、可讀
我們的隊伍:*著名報業集團的采編精英陣容,無堅不摧蓄勢而為的進取力量。
我們的表達:國際超寬流行版式,全彩精致印刷

相關研究/《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的海派氣質與訴求智慧
 《新民周刊》出生在上海,又與海派文化的經典代表《新民晚報》血脈相連。該如何獨樹一幟,卓爾不群,凸顯一份上海出版的新聞性周刊的品質?這是自創刊以來,辦刊人始終苦苦思索、孜孜以求的。培養海派氣質的文化底蘊與可能性一個人的氣質是通過外貌和語言行為體現的,一份出版物的氣質則是通過具體文字、圖像表現,作用于接受美學,潛移默化地對受眾產生影響,并對出版物所在的城市文化形成累積。海派氣質,簡單地說就是深受海派文化影響,反過來再豐富海派文化的品格外化,這種氣質是與這座城市的精神相吻合的。而訴求智慧,看起來屬于操作層面上的把握,其實還涉及辦刊方針、對新聞的價值判斷和策劃能力等綜合因素。
“周刊”在創刊之初并沒有明確追求“海派氣質”,當時編輯部上下雄心勃勃地想打造一本覆蓋全國的新聞性周刊,反而盡可能地淡化了地方色彩。但很快,隨著外地新聞周刊的陸續“亮劍”,“周刊”遭遇強勁對手,為此及時調整了戰略,認識到“立足上海,輻射全國”才是符合實際的。只有在取得生存資格后,才能做大做強。從上海的發展過程來看,一本有著使命感和責任感的新聞周刊,追求海派氣質既有傳統可傳承,也是時代的需要。一百多年前,革新后的印刷技術和維新運動以及西方新聞理念經由租界引入,造就了上海新聞出版業的空前大繁榮。“據不完全統計,從1895年到1898年,維新派在全國創辦了近40種報刊,其中27種都是在上海發行的。”這一時期上海誕生的報刊,有著鮮明的都市特色和新時代的價值觀,涉及面非常廣泛,包括時事政治、市政管理、經濟金融、科學發明、天文地埋、倫理道德、文化娛樂,還有剛剛興起的時尚——比如戲劇電影服飾賽馬、*、西方美術、西方體育運動等,幾乎每家報刊都津津樂道于新舊道德沖撞時所產生的爆炸性社會新聞。“在由傳統向近代過渡時代,報刊從無到有,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知識結構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在近代城市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極其巨大。”
上海新聞出版業進入真正意義的繁榮局面應該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特別是隨著馬克思主義傳播至*,《新青年》在上海創刊,高舉民主與科學兩大旗幟,并產生了引領全國新文化運動的巨大影響。從此,上海的報刊在辦刊方針和新聞價值上都發生了積極變化。此后,隨著“左聯”在上海的發起,商務印書館等出版機構的發展,以及一大批文藝青年跟隨魯迅茅盾郭若沫葉圣陶等文化巨匠在上海從事進步文藝工作,上海的報刊又有了很大發展。《東方雜志》《小說月報》《婦女雜志》《良友》《紅玫瑰》等刊物在營造海派文化、提升讀者趣味等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貢獻。
所以,《新民周刊》可以從上海的新聞出版傳統中繼承的就是“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這樣一種義無反顧的擔當精神,就是對科學與民主積極呼喚、熱情擁抱,對丑惡現象的無情揭露與批判,就是對國內國外時事政治的登高望遠與理性評說,就是對城市文明進程的清醒關注與對市民階層的人文情懷。新*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新聞出版事業發展迅速,現在上海出版的報紙100種,期刊600多種,新聞網站發展迅速,這些與“周刊”共同營造了良好的閱讀環境,打造了相當的受眾群體。在海派文化開始得到重新審視的文化呼喚下,“周刊”理應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重任,也自然要與海派文化結善緣。特立獨行,也要理性表達“周刊”提出“海派氣質”的概念還是近四五年的事情。無可諱言的是,創刊初期,辦刊方針尚不夠清晰,曾片面追求“驚爆”的轟動效應,“怎么好看怎么做”的觀點也誤導著記者的注意力和價值觀。當時刊物上社會新聞的個案報得比較多,娛樂明星、體育明星的獵奇新聞也不少,而宏觀面的深度新聞做得比較弱。后來,隨著新聞性周刊“群雄并起”,競爭日趨激烈,同仁們逐漸認識到,“周刊”具有外省市周刊不可替代的優勢,就是生在上海,依托上海,對上海有一種切膚之感,甚至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體察力和領悟力。如果能將“開放兼容、勇于創新”的海派精神發揚光大,凸顯國際眼光、都市趣味,在全國就能獨樹一幟,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報刊與所在城市的關系是與生俱來的,與這城市的歷史與現狀、文化特征、讀者情懷與文化語境息息相關,即便是力圖覆蓋全國的報刊,也無法擺脫潛移默化的地域影響。作為一份立足上海的新聞周刊,考慮到長三角,尤其上海的高端讀者渴望體制改革和社會進步,注重建設性意見,強調理性表達的需求,“周刊”主張“國際視野、海派眼光、原創訴求、智慧表達”,希望形成一種與上海這座城市精神和文化品格相吻合的海派氣質。
所謂“理性”,當然是對新聞事件的深度調查,冷靜分析,公正客觀的評述。這種操作層面還比較容易把握,但所追求的“理性”,其實更著意對新聞素材的選擇,以及對事件背后的內涵進行深度的挖掘。理性表達的前提或者核心,就是理性思維。“周刊”不能為了追求轟動效應,將事件無限放大到與事實不符的地步,更不能肆意想象當事人的心理活動,也不能進行有罪推定或惡意攻擊。
當然,在新聞競爭日趨激烈和快餐式信息消費的當下,不少讀者對報刊的閱讀是淺層次的,而且任何一份新聞性周報周刊,必定會注重報道的時效性。但是就面向知識群體的周刊而言,讀者更要求知道“你說了什么”。因此,“周刊”以“后發制人”的姿態,進行深度調查、理性表述、權威解讀,從而產生自己的影響力。最近四五年里,“周刊”更注重策劃,強調團隊合作,能較忠實地達成辦刊方針。從個案中發現、探討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從新產生的現象中進行宏觀面的解讀、研究發展中的問題,同時通過對專家的訪談,使“周刊”的表達更具權威性。而這份海派氣質是與時俱進的,已經超越舊海派文化中追求通俗趣味的價值觀了。
在關注民生中體現上海媒體的智慧在“周刊”的智慧訴求中,除了寫作技巧外,更值得探討的是對題材的選擇與分寸的拿捏。對于所有主流報刊都強化報道的重大題材,“周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嚴格貫徹宣傳紀律,但在解讀和編輯上,則使讀者能明確感到上海文化的特色。更能引起讀者同感的,是“周刊”追求的目標。隨著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不斷有新的話題出現。比如“周刊”經常花大篇幅報道外省人(包括港澳臺同胞)、外國人在上海的發展機會、投資環境與生活狀態,以及他們與上海這座城市的關系。還特別關注“新上海人”對上海的貢獻,對本土上海人的激勵、甚至文化沖突,由此反映出上海這座城市的親和力、發展與投資機會、公平公正、文化背景與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周刊”還經常關注海歸人士在學成歸國后創業發展的情況,并通過對專家的專訪,對有關方面的政策制定和機制導向也提出了建設性建議。
比如獲知在滬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達到16萬,記者就通過對其中代表性人士的跟蹤采訪,寫出了《你在上海還好嗎?》系列報道,從生活、工作多層面進行報道,為外籍人士92%滿意率的官方結論提供了佐證。此外還通過對受訪者“周刊”閱讀率的調查,拓展了報道面。
關注民生也是“周刊”的一大特色,最近幾年關注此類的報道話題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重大的民生問題拿出來討論。比較有影響的有《大學生:結構性失業》《為何不給中小企業更多機會?》《周立太:窮人欠我500萬》等,在讀者中引起廣泛反響和好評。關注*經濟發展和上海城市建設中的問題比較敏感,但“周刊”從不回避。比如《與加油站為鄰:大城市隱憂》《激辯中產之稅》《*式通脹》等,都抓得很準很快,并在采訪和表述時滲透進上海市民的智慧,以他們獨特的視角來評判。另一方面,雖然事件發生地不在上海,但歷史上與上海有著因緣。比如《深圳小產權房試水》,在上海高房價的背景下很容易引起熱議;《武漢賽馬試水》,因為上海曾是最早引入西方賽馬運動的城市,上海市民對香港賽馬也不陌生。所以賽馬在武漢開閘試水的消息一出,即派記者前往采訪報道,果然引起讀者的熱議。與長三角的地域關系,與港澳臺的親緣關系,與歐洲發達國家的政治與文化交流歷史所形成的認同感,“周刊”對這類題材的報道是有優先選擇思路的。
在文化與風尚中傳遞城市的現代化信息“文化品位是對現代高層次的要求,而且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必將是上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主力。”所以在“周刊”的文化報道中,特別注重品格的培育,既是對周刊本身,也是對報道內容,更是對讀者素養的提升。由于創刊之初就達成這個共識,文化報道就成了“周刊”的強項,力求豐富海派文化,增強海派氣質。比如創刊至今對每一屆上海雙年展的深度報道,由于能夠采訪到中外策展團隊和中外藝術家,記者又有相當豐富的專業知識,提問尖銳而直擊要害,讓藝術家在回答質疑過程中,使普通讀者得以較為輕松平和地進入尚處探索階段、頗多爭議的當代藝術領域。這類報道在上海同行中都被視作權威解讀,也深受藝術家的好評。
《我所理解的王元化》《做像“切”那樣的人》、《回憶我的朋友林風眠》《李行,我心中的謝晉》《賈樟柯:和“上海”在一起》等,還有一批與上海有著密切關系的各界名流,都是重點跟蹤報道的對象。“周刊”通過這類報道,揭示了上海為他們成功提供的滋養和機會,以此來提升上海文化的影響力。
“周刊”對發端、發生于上海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化事件向來是很關注的,近幾年來就鎖定*電影100年、*話劇100年、*流行音樂80年、《梁祝》50年、“星星照耀400年——徐光啟利瑪竇與上海”、恢復高考30年、知青上山下鄉40年、*油畫100年、海派旗袍100年、上海滑稽50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同時也注重反映在特定條件下價值重新發現的文化現象,比如上海方言的回歸與上海人、Art Deco藝術在上海、*奢侈品復興與上海、梅蘭芳與上海、盛宣懷檔案與上海、外白渡橋100年等進行重點專題報道,將宏大的文化事件與上海的成長聯系起來,從中尋找上海與世界文化發展的聯系,互為作用的案例,從而得出先進文化對一座城市現代化的刺激作用。
當然,現代文明是由都市文明主導的,都市文明的核心價值就是懷疑與批判。因此,“周刊”從來就沒有放棄文化批判的立場和話語。十年來,這類報道屢獲喝彩,僅近三年,就先后策劃過《電視爛劇TOP10》《綜藝圈成了垃圾山》《追問“赤壁”》《世上沒有新儒學》《十年一覺賀歲夢》《山寨版春晚》等重點報道,為海派評論增添了新的內涵。“周刊”雖然不是時尚類雜志,但在風尚引領上也沒有失語。因為上海是一座風尚城市,風尚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周刊”做過的重點報道如《風尚三十年、風尚三十人》《靜安南京路:下一個第五大道?》《二號線生存》《汽車是張牌》《*暢銷書真相》以及環球金融大廈、豪華郵輪的體驗式報道等,都從文化層面和經濟層面進行了深度解讀。“周刊”很早關注到盛大網絡這一企業的成功發展,以及網絡游戲、網絡購物作為一門新興產業的廣闊前景,還有與傳統文學的聯姻及顛覆的可能。“周刊”以生動有趣的案例預示網絡時代的更大空間以及對人們生活的深刻影響,這樣的報道得到宣傳部領導的高度肯定。
“周刊”除了對新時尚的解讀與成因分析外,對老時尚的鈞沉與符號拭新也一直很注意。通過饒有趣味的報道探尋海派文化根源,同樣能收到良好效果。作為觀點和聲音的有機構成,“周刊”的專欄也是極具海派氣質的。邀請的專欄作者大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善于將自己的思考或真知灼見轉化成個性鮮明的文字。專欄作為知識分子的話語陣地,能體現雜志的風格,如果運作得好,并不會削弱、擠壓另一部分人的公共話語空間。在現有的專欄作家中,大多屬于具有海派氣質、理性、智慧的學者。在實踐中打造隊伍擴大影響力
通過十年來的整合和鍛造,《新民周刊》擁有了一個水平較高的策劃團隊和執行力較強的采編隊伍,這是其生存與發展的*生產力。當然,刊物海派氣質的滋養,記者隊伍的素質是一個關鍵。創刊初期,人員構成以上海本土出生、在上海接受高等教育和專業實踐的中青年資深記者居多,這也是“周刊”養成海派氣質的優勢所在。但十年后的今天,隨著人員的優勝劣汰與正常流動,占四分之三的人員為外地來滬發展的青年記者,他們雖然也有較高的學歷和專業背景,但對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與現狀了解較淺,與上海市民的感情與心理有著一定的隔閡,對上海的文化特征也有誤解,甚至對上海的一些地名、習俗、風尚、歷史沿革和大事件都一無所知,對上海的名人軼事也知之甚少。還有些青年記者對海派文化還有自卑感或排斥感,故而在采訪或寫作中,時有謬誤和錯位,這都有待于老記者的傳幫帶,有待于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融入上海,零距離地與上海人溝通,成為一個與海派文化近距離、零距離的新上海人。才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及時、更準確地發現和報道具有海派氣質的新聞,提出更具上海城市精神的新聞觀點。唯有如此,才能為海派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才能使海派氣質具有更強悍、更具雜交優勢的精神氣質。
另一方面,以海派雜志面目出位的“周刊”,可能會影響其在全國的號召力與親和力,外地讀者會以為這是一本“本土化雜志”,內容僅限于上海或長三角而放棄購買閱讀。這對“周刊”做大做強,以更強悍的姿態參與新聞周刊*方陣的競爭或許不利。因此,在營造海派文化氣質的同時,“周刊”并沒刻意將此作為自我標榜,更不作為旗號。對外宣傳還是恪守以“影響主流”為己任,堅持純粹的新聞視角,注重“新聞、新知、新銳”,關注“民生、民情、民意”,追求理性、建設性和智慧表達的辦刊風格。在實際操作中,“周刊”也從來沒有放棄對全國性事件的關注熱情與深度報道,相反一直致力于在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南方擴大發行量,爭取更多的讀者。相信隨著上海綜合實力的進一步提升,隨著海派文化的影響力日益加強,“周刊”的海派氣質一定會引起更多讀者的共鳴與賞識,最終成為真正的全國性品牌。[2]
類似“新民周刊”
與“新民周刊”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