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政府組織 > 地方政府 > 寧夏政府

同心縣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同心縣
網站熱點:
中國同心,寧夏同心縣,同心風情,同心藝苑,同心人物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1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4 9:23:48
網站介紹:
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人民政府
網站百科

建制沿革/同心縣

夏、商、周時為雍州地,戰國時屬義渠國,秦屬北地郡。漢置三水縣,屬安定郡。隋時境內分屬他樓縣及鳴沙縣,唐時在他樓縣置緣州,縣境西南地區屬緣州,韋州仍屬靈武郡鳴沙縣。唐咸亨三年(672年)在韋州地置安樂州,安置吐谷渾部族。唐大中三年(849年)改安樂州為威州。西夏時設韋州靜塞軍,后改祥佑君。元時屬甘肅行省寧夏府路。明初隸陜西布政使司。清同治年間在豫王城(今豫旺堡)置平虜(平遠)守御千戶所,隸固原衛。清改衛為府,韋州、同心城為寧夏府靈州轄地。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置縣,當時名平遠,駐下馬關,屬甘肅省固原直隸州。

1914年平遠縣改名為鎮戎縣,劃歸甘肅省寧夏道(朔方道),1918年又改鎮戎縣為豫旺縣。1929年,寧夏道自甘肅省分出,建立寧夏省,豫旺縣屬寧夏省。1936年6月,*工農紅軍西征解放了豫旺縣,先后在豫旺縣境內建立了工農(蘇維埃)政權,駐下馬關。后改建為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駐王家團莊。豫海縣轄地是豫旺和海原東部的回民聚居區,是*歷史上*縣級回民自治政府。時過不久紅軍轉移,馬鴻逵部恢復了國民黨豫旺縣,將駐地由下馬關遷至同心城(亦稱半角城),并改豫旺縣名為同心縣。1940年,寧夏省將韋州、下馬關、紅城水劃歸鹽池縣。

1954年3月,寧夏省建立了河東回族自治區,同心縣歸其管轄。同年,撤銷寧夏省并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屬甘肅省管轄。1955年5月,河東回族自治區改稱吳忠回族自治州。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同心縣直屬自治區。1972年,組建銀南地區,同心縣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南地區。

1936年紅軍解放同心,廢除了舊的區、鄉、聯保、保、甲制,實行區、鄉制。當時豫海縣共轄14個區。1937年國民黨同心縣政權恢復,又實行區、鄉、保、甲制,后又撤銷區,改為鄉、保、甲制。

同心縣解放前,全縣轄13個鄉42保。*鄉駐同心城,轄4保;第二鄉駐丁家二溝,轄3保;第三鄉駐喊叫水,轄2保;第四鄉駐周家段頭,轄3保;第五鄉駐河草溝,轄3保;第六鄉駐王家團莊,轄2保;第七鄉駐麻圪瘩,轄3保;第八鄉駐倒墩子,轄3保;第九鄉駐吊堡子,轄2保;第十鄉駐豫旺城,轄5保;第十一鄉駐馬家高莊,轄5保;第十二鄉駐沈家灣,轄3保;第十三鄉駐鎮家岔,轄4保。

1949年,寧夏解放,兩個鹽池縣的局面結束,韋州、下馬關、紅城水復歸同心縣。全縣建置為6個區24個鄉86個村。

1950年,調整為7個區31鄉。*區駐同心城,轄城關、灣斷頭、丁家二溝、麻圪瘩、丁家塘、李家山等6個鄉;第二區駐喊叫水,轄下流水、上油房莊、五豐臺、馬家河灣等4個鄉;第三區原駐關口灣,后遷新莊集,轄吳家堡、新莊集、徐冰水、馬斷頭、耍藝山等5個鄉;第四區駐韋州,轄徐家河灣等4個鄉;第五區駐下馬關,轄下馬關、劉家灘、紅城水、田家老莊等4個鄉;第六區駐豫旺,轄豫旺、邱家渠、馬家南灣、杜家灘等4個鄉;第七區駐王家團莊,轄王家團莊、黃草嶺、虎家紅灣、蘇家嶺等4個鄉。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全縣在原7個區的基礎上組建了躍進、喊叫水、金銅、星火、下馬關、豫旺、宏偉等7個人民公社。區、鄉均撤銷,公社下轄管理區。

1961年9月,躍進、金銅、星火、宏偉4個公社分別更名為城關、新莊集、韋州、王家團莊公社。公社規模劃小,從城關、喊叫水、新莊集3個公社中各劃出一部分組成紀家莊公社;自城關公社分設了窯山公社;從喊叫水公社分設了下流水公社;從下馬關公社分設了田家老莊公社;從豫旺公社分設了羊路公社;韋州公社保持不變。全縣共分為14個公社。

1982年6月,在縣城增置了同心鎮。

1984年1月將所有公社改為鄉。同時,劃出城關鄉的清水河以東和喊叫水鄉的桃山以東組建了河西鄉。

1986年3月,改韋州、下馬關2鄉為鎮。

1992年8月,改豫旺鄉為豫旺鎮;改王家團莊鄉為王團鎮;撤銷河西鄉,分設為河西鎮和丁家塘鄉。至此,全縣轄同心、韋州、下馬關、豫旺、王團、河西等6鎮和城關、窯山、紀家、新莊集、田家老莊、馬家高莊、張家塬、羊路、喊叫水、下流水、丁家塘等11鄉。(*資料出處:《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銀川)。

2000年,同心縣轄6個鎮、11個鄉。總人口328741人,各鄉鎮人口:同心鎮34978河西鎮22974韋州鎮24156下馬關鎮23875預旺鎮26023王團鎮26888城關鄉19821丁家塘鄉19624紀家鄉10661窯山鄉11501喊叫水鄉8871下流水鄉11163新莊集鄉20029田老莊鄉10646馬高莊鄉17302張家垣鄉12979羊路鄉11766石獅管委會未批鎮10702石炭溝區虛擬鄉4782(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4年,中衛市成立,同心縣割讓喊叫水,下流水兩鄉鎮。

2008年劃海原縣興隆鄉歸同心縣。轄7鎮4鄉2管委會。

豫海鎮

轄6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富興社區、預園社區、民生社區、豫西社區、永安社區、新華社區;園藝村、城北村、城二村、城一村、廟兒嶺村、沙沿村、沙咀城村、硯臺村、麻疙瘩村、邊橋村、余家梁村。

河西鎮

轄20個村委會:朝陽村、鴉咀子村、大洪溝村、馬家河灣村、艾家灣村、農場村、桃山村、塘坊村、建新村、楊河套子村、石壩村、紅旗村、紀家村、李家村、李家溝村、丁家二溝村、顧家莊子村、上周家河灣村、下周家河灣村、李沿子村;河西林場。

韋州鎮

轄13個村委會:韋一村、韋二村、河灣村、南門村、馬莊子村、石峽村、閆家圈村、東山村、青龍山村、塘坊梁村、巴莊村、舊莊村、甘溝村;白絨山羊場。

下馬關鎮

轄16個村委會:南關村、北關村、西溝村、五里墩村、王古窯村、申家灘村、窖坑子村、白家灘村、池家峁村、鄭兒莊村、劉家灘村、陳兒莊村、靳兒莊村、趙家廟村、下塬村、上塬村。

豫旺鎮

轄15個村委會:南關村、南塬村、賀家塬村、白崖子村、龔家灣村、青羊泉村、孫石莊村、胡堡子村、李家洼子村、郭陽洼村、陳石塘村、柳樹堡子村、土峰村、沙土坡村、北關村。

王團鎮

轄30個村委會:張家灣村、虎家灣村、前紅村、東灘村、南村、北村、溝南村、羅家河灣村、聯合村、倒墩子村、大溝沿村、阿不條村、張兒水村、虎家紅灣村、白土崾峴村、王家海子村、紅溝陽洼村、大灣村、黃草嶺村、劉家川村、馬套子村、圈塘村、堡子掌村、蔡家灘村、吊堡子村、羅家臺村、新堡子村、羊路村、川口村、甘草掌村。

丁塘鎮

轄19個村委會:楊家河灣村、長溝村、李家崗子村、窯家崗子村、丁家塘村、團結村、河草溝村、楊家塘村、新莊子村、張家灘村、吳家河灣村、新華村、干灣溝村、金家井村、小山村、八方村、長樂村、灣段頭村、南陽村;良繁場。

田老莊鄉

轄25個村委會:馬家井村、鎖家岔村、吳家灣村、鄭家臺村、解放新莊村、吳家堡子村、梁家川村、白家灣村、楊家新莊村、席家井村、田老莊村、千家井村、石羊圈村、深溝村、紅灣梁村、車路溝村、窯山村、石塘嶺村、南關口村、康家灣村、麥垛山村、李家山村、五道嶺子村、黃家水村、套塘村。

馬高莊鄉

轄19個村委會:白陽洼村、馮家灣村、郭家岔村、計咀子村、馬高莊村、馬家塬山村、喬家灣村、邱家渠村、塘上莊村、張家岔村、趙家樹村、溝灘村、何家渠村、白陰洼村、張家莊村、郭大灣村、張家井村、汪陽洼村、壕前門村、套子灘村。

張家垣鄉

轄19個村委會:陳家臺村、大莊科村、范堡子村、郭井溝村、海棠湖村、犁花咀村、沈家灣村、蘇家臺村、汪家塬村、薛山莊村、油坊塘村、張家塬村、趙卷槽村、折腰溝村、套子崾峴村、東梁洼村、柳樹崾峴村、駱駝崾峴村、蘇家嶺村。

2009年。同心縣雖在人口,規模等諸多方面無法成為地級市,但由于其特殊的人口構成,突出的貢獻,自治區內部的強勢地位,遂成為寧夏*直轄縣(地級縣)。人口30萬,面積約七千平方千米。國家,自治區大力打造同心品牌,相信其明天會更好。

人口/同心縣

2012年末全縣常住人口325834人,其中城鎮人口114993人,城鎮化率達35.29%,比上年提高0.79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7.02‰,比上年下降0.64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為4.87‰,比上年下降0.16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15‰,比上年下降0.48個千分點。

2012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91037人。其中,農業人口293607人,占總人口的75.1%;非農業人口97430人,占總人口的24.9%;回族人口334859人,占總人口的85.6%。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38人,失業率為4%。

縣情概況/同心縣

同心縣,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的核心區,自南向北由中溫帶半干旱區向干旱區過渡,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征:冬寒長,春暖遲,夏熱短,秋涼早,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蒸發強烈,風大沙多,日照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276mm,且時空分布極不平衡,降水大部分集中在7~9月三個月,約占全年總降水量的60%~70%,并多以暴雨、冰雹等災害形式出現,利用率低。

全縣轄7鎮3鄉2個管委會,189個行政村,總面積4466.16平方公里,總人口34.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1萬人。作為陜甘寧紅色革命根據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心——積淀著豐厚的紅色文化,匯聚了眾多開國元勛的光輝足跡,這是同心人無盡的精神財富,也是這塊黃土地永遠的光榮和驕傲。然而,由于生態環境的極度惡劣,導致農村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低下,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依然存在,同心,又是*老、少、邊、窮縣之一。

地理環境/同心縣

同心縣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的交界在帶,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傾斜(南高北低)。海拔高度1260-2625米,縣城在地海拔1344米。地貌類型為:丘陵、溝壑地、山地、川地、塬地、澗地、黃土地、土石丘陵地和洪積扇地交錯分布。以山地為主、地型復雜、溝壑縱橫。

同心縣南部屬于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北部屬中溫帶干旱大陸性氣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蒸發量大,冷暖干濕,四季分明,日照長,太陽輻射強,夏秋短,冬春長。縣城年平均氣溫8.6°C,較熱為7月,平均氣溫22.8°C,極端*溫度37.9°C。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8.1°C,極端*溫度–27.3°C。全縣年平均降水量272.6毫米,多年平均日照3024小時。無霜期120—218天,平均日較差為31.2°C,適宜瓜果種植。大風、沙暴、干旱、熱干風、霜凍、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率高,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影響。

自然資源/同心縣

同心縣礦產特別是非金屬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種有煤、石膏、白云巖、石灰巖、鎂、鐵、銅、鉛、磷、芒硝等16種,探知各種礦床和礦點65個。煤、石膏、石灰石、白云巖開采價值較大。據甘肅煤田地質勘探隊已初步探明:煤儲量19億噸、石膏地質儲存100億噸(已探明38.9億噸)、石灰巖49億噸、白云巖575.77萬噸,遠景儲量18億噸。土地資源優勢,同心縣現有耕地246.88萬畝,農業人口人均占有8.2畝。固海揚水工程的開發擴建、鹽環定、紅寺堡灌區的開發建設,使同心縣豐富的土地后備資源得到發有效的開發利用。農副土特產品較豐富,寧夏的“五寶”同心就有三寶。被譽為“黃,白,黑”三寶的甘草,二毛皮,發菜馳名全國。甘草主要生長于本縣的韋州、下馬關及預旺地區。同心縣是寧夏出產二毛皮的主要產區,縣內尤以羅山坡的質量*,這里的毛皮皮板厚,毛束輕柔華美,俗稱“九道彎”。出產的二毛皮褥,皮干衣深受海內外歡迎。同心發菜享有盛譽,下流水、喊叫水、韋州、下馬關的發菜較為著稱。其絲細長,光澤鮮亮,倍受青睞。同心發展旅游業有很好的條件,羅山傲然獨立,蒼翠如染,秀麗如畫,被譽為“旱海明珠”。除此,還有奇特秀美的暖泉,規模宏大的明王陵墓,雄偉壯觀的古長城,康濟寺塔等歷史名勝;有*工農紅軍及其領導人曾工作和戰斗過的同心清真大寺,王家團莊北堡子,預旺城,下馬關,紅城水娘娘廟等革命遺跡。這些已經成為人們仰慕和瀏覽的勝地。

經濟/同心縣

綜述

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3884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產業增加值104368萬元,比上年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157765萬元,比上年增長15.1%;第三產業增加值141750萬元,比上年增長7.9%。按常住人口計算,同心縣人均生產總值12291元,比上年增長11.6%。

農業

2013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1057萬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種植業產值109388萬元,比上年增長0.7%;林業產值4025萬元,比上年增長6.9%;畜牧業產值102234萬元,比上年增長12.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5410萬元,比上年增長8.9%。

工業

2013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04678萬元,比上年增長19.8%。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6149萬元,比上年增長22.7%。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252552萬元,比上年增長51%,工業產值銷售率為99.6%。

固定資產投資

2013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3619萬元,比上年增長31.7%。其中,完成縣屬固定資產投資491370萬元,比上年增長32.3%;在縣屬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444111萬元,比上年增長51.1%;更新改造投資5087萬元,比上年下降42.2%;房地產開發投資42172萬元,比上年下降38.5%。分投資主體看,國有及國有經濟控股完成投資160954萬元,比上年下降7%;非國有經濟完成投資330416萬元,比上年增長66.6%。在總投資中,建筑安裝工程完成投資401214萬元,比上年增長30.2%。

零售業

2013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243萬元,比上年增長13.2%。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4155萬元,比上年增長13.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8088萬元,比上年增長11.5%。按登記注冊類型分:國有經濟實現零售額18600萬元,比上年下降6.9%;集體經濟實現零售額376萬元,比上年增長21.3%;私營經濟實現零售額19032萬元,比上年增長15.4%;個體經濟完成零售額54235萬元,比上年增長21.4%。

財政

2013年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061萬元,比上年增長23.8%。其中:增值稅、營業稅、企業(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分別實現2145萬元、9093萬元和718萬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0.0%、8.5%和22.3%。

社會/同心縣

教育

2013年有各級各類學校178所,在校學生67139人,其中,小學161所,在校學生40347人;普通中學16所,在校學生25974人;中等專業學校1 所,在校學生818人。2013年有教職工3810人,其中,專任教師3718人。

文化

2012年末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廣播電臺1個,電視臺1座。廣播綜合人口復蓋率96.6%,電視綜合人口復蓋率98.3%。

衛生

2013年共有衛生機構213個,其中:縣級綜合醫院1個,中醫院1個、鄉鎮衛生院1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所1所、衛生監督所1所。同心縣有衛生技術人員99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80人,注冊護士353人。衛生機構現有病床數779張,每萬人擁有床位數20張。

社會保障

2011年同心縣五項社會保險新增參保人數2.7萬人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0%,受益人數達到4.05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3.2%,受益人數達到9.5萬人次。

基礎設施

2013年同心縣公路通車里程達2233.6公里。其中,縣道234.5公里,鄉道472.7公里、村道1513.7公里,其他公路12.7公里。

名人/同心縣

同心縣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及風土人情,養育了大批優秀的人才。有句話說的好,看寧夏當看同心。自治區的省會的各行各業幾乎是這個寧南最貧窮的城市撐起來的,自治區的領導大多出自同心縣(如現任主席王正偉),環境保護部部長等。寧夏自成立至今,一把手大體是出自同心或在同心發跡。同心阿語學校培養出了大批的阿語人才,為省市與中東的外交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心縣每年都有很多學生考到全國知名大學,相信他們會為同心的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王正偉:現任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周生賢:現任環境保護部部長。

吳玉才:原吳忠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現任任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

馬瑞文: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馬漢成:固原市市長。

洪宇宙:著名影視演員,代表作《三國演義》飾演周瑜。

洪壽林:著名宗教人士。

洪清國:原寧夏政協一、二、三、四、五副主席。

洪維宗:原寧夏政協六、七屆副主席。

馬和福:烈士,回族英雄,1937年遭反動派秘密殺害。

經濟發展/同心縣

以農業為主, “三紅一綠”是同心縣特色支柱產業,據專家檢測認證,當地苦水枸杞含糖量50%以上,其藥用價值高于寧夏同類產品;紅蔥、紅棗發展前景廣闊。預旺地膜西瓜具有日照充分,晝夜溫差大,糖分高,易儲運等特點馳名西北;沙土洋芋個大皮白,淀粉含量高,遠銷越南及亞太地區;小雜糧(小米、扁豆豌豆)出口韓國;玉米因籽粒飽滿暢銷西南各省市;食用精練胡麻油紅西北,射西南、華北。

同心縣自建縣以來,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2003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2285萬元,同比增長8.3%,其中*產業增加值21269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0106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0916萬元。全縣地方財政收入27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4元。

同心縣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交通暢達、通訊便捷、電力充足。境內三縱(銀平、包蘭、惠平),一橫(興仁至惠安堡)四條公路線和寶中鐵路大動脈經過同心。郵電通訊業快速發展,年末電話裝機總數14829部,比2001年增長25.5%,互聯網用戶472戶,比2001年增長42.2%,縣城有110伏變電所1座,供電可靠。

旅游資源/同心縣

同心清真寺:位于同心縣舊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寧夏現存歷史最久、規模*清真寺之一。相傳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同心清真寺外形與內地的不一樣它像是一座城樓,其實是寺院的主體建筑(禮拜大殿、邦克樓等),建造在一個高為10米、面積3500平方米的磚砌臺座上。臺座東向為寺院大門,門前有精致的磚雕“月掛松柏”照壁,大門上面臺基上,聳立著輕巧秀麗的二層四角攢尖頂的邦克樓。邦克樓的北邊,坐西向東禮拜大殿,是一座單檐歇山頂的宏大建筑,由一個卷硼頂和兩個歇山頂前后勾連而成,面闊五間,可容納七八百人。同心清真寺獨特的建筑形式是寧夏地區多民族和睦相處,進行文化交流的結晶。

又名蠡山,其形如螺而得名。古人曾有"山高蠡屹立,疊翠萬重巒"之說。座落于距縣城40公里的東部,是自治區三大天然林區之一,是同心縣著名風景區。主峰"好漢圪瘩"海拔2624米。山勢層巒疊嶂。森林蒼翠,千巖竟秀,流水潺潺。登高遠跳賀蘭山遙相對峙,黃河奔流其下,氣勢磅礴。山上有珍禽異獸,盛夏涼風習習,彩蝶鮮花爭奇斗艷,山下羊群團團如云,點綴著廣闊的綠色草原。山東麓有捐資修復的"云青寺",古樸典雅,肅穆壯觀,每年逢農歷四月初八為廟會,香煙裊裊,各路游客慕名紛涌,熱鬧非凡,為羅山俏秀增添一大景觀;站其山,八面臨風,放眼縱橫,方圓百十里山巒起伏,黃土沙原景色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地方特產/同心縣

土特產有甘草、發菜、二毛皮等寧夏“五寶”中的“三寶”,而且同心是這“三寶”的主要產地之一。同心甘草條桿順直,色棕紅,骨重粉足,味純甜,是同類中的佳品;同心的發菜絲細長,色澤黑亮,堪稱上品;同心的二毛皮毛穗柔軟潔白,波浪彎曲,皮板柔軟,輕便保暖,享譽全國。同心土質適合生長洋芋、紅蔥、豌豆、扁豆、蕎麥、瓜果等作物,尤其紅蔥聞名全區,瓜果含糖量高,香甜可口,耐儲存。

類似“同心縣”
與“同心縣”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