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政府組織 > 地方政府 > 陜西政府

延安市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延安市
網站熱點:
醫療衛生,設立變更,民族宗教,政府會議,個人辦事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3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4 9:23:30
網站介紹:
延安市人民政府
網站百科

簡介/延安市

延安市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天然次生林163萬畝,木材蓄積量308萬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為主的中藥材近200種;有豹、狼、石雞、杜鵑等獸類、鳥類100余種;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適生作物品種多,具有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的良好條件。除小麥、玉米、谷子、蕎麥、黃豆、綠豆、紅豆等糧食作物外,還盛產烤煙、蔬菜、花生、瓜類、薯類等經濟作物。延安,古稱延州,歷來是陜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城區處于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匯之處的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于隋。1937年,中共中央進駐,同年設延安市,為陜甘寧邊區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稱縣,1972年,再設市至今,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地處黃河中游的延安,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相傳人類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三黃一圣”(黃帝陵廟、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譽中外,為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市有歷史文物保護景點848處,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個,石窟寺14處,有建于唐代的寶塔等12處古建筑,有革命舊址6處。目前可供游覽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年接待中外游客70萬人次。近年來,大力開發旅游業,恢復了摘星樓、烽火臺、摩崖石刻等50多處景點,“天然公園”萬花山新增200畝牡丹,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萬花山“四山”森林覆蓋率達55.4%,被國家林業部批準建設*森林公園。

延安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在歷史古跡方面有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保護單位--軒轅黃帝陵、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子長鐘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觀方面有延安黃河壺口瀑布、全國*野生牡丹群和花木蘭故里萬花山等。

延安還是革命圣地,在*現代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特殊位置,現存革命舊居140多處,如: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所在地--王稼坪中共中央舊址鳳凰山;以及寶塔山棗園楊家嶺等地。

地理信息/延安市

延安,地處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間。位于陜西省北部,黃土高原的中南部北連榆林地區,南接關中咸陽、銅川、渭南三市,東隔黃河與山西省臨汾、呂梁地區相望,西依子午嶺與甘肅省慶陽市為鄰。 
面積:總面積37029平方千米。 
人口:2006年末全市總人口為215.08萬人,比上年末凈增加4.38萬人,增長2.08%。全年出生人口為20499人,死亡5970人。出生率為9.59‰,死亡率4.4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16‰。
行政區劃:現轄寶塔區、吳起縣、志丹縣、安塞縣、子長縣、延川縣、延長縣、甘泉縣、富縣、洛川縣、黃陵縣、黃龍縣、宜川縣共一區十二縣。 
電話區號:0911 郵政編碼:716000

歷史沿革/延安市

延安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軒轅黃帝的陵寢就安臥在延安境內的橋山之巔,被炎黃 子孫尊稱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延安以其“邊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戰略地位,吳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許多*古代名將在此大展文韜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鐵馬的悲壯史劇。  

約在公元前13世紀,延安屬獨立的方國鬼方之域。商帝武丁曾發動大規模的討伐鬼方的戰爭。《周易·既濟》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這是迄今所知延安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文字記載。考古發現,距今約3萬年左右,延安已有晚期智人“黃龍人”生息。

春秋時,延安是白狄部族所居住的地方,這是一個游牧兼狩獵的少數部族。晉公子重耳曾流亡白狄12年,即居住于延安一帶。

戰國,延安大部屬魏國。《史記·秦本紀》載:“魏筑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又稱,秦惠文王七年(前300年)。秦帥公孫不大敗魏軍于雕陰(今富縣與甘泉交界處),斬首8萬余,俘魏將龍賈;秦文王八年,魏納河西地予秦;十年,魏納上郡15縣(今陜北宜川、延安一帶)予秦。延安始屬秦。

秦漢時,延安屬上郡(郡治膚施,今榆林市南)。秦昭王時期,秦在延安一帶置高奴縣,縣治在今延安城東尹家溝。這是延安筑城之始,其城垣至今猶存。秦統一六國后,大將蒙恬統兵30萬北擊匈奴,后又監修長城和秦直道。漢武帝時曾大量移民和屯戍,使陜北等地農業經濟空前發展,被譽為“新秦中”(意為富庶如關中)。漢虞詡《奏復三郡疏》有“水草豐美,上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的描述。

三國,延安為羌胡所據。

東晉義熙三年(407),匈奴鐵弗部赫建立大夏國。其在延安城東修筑豐林城(今寶塔區李家渠鎮周家灣村)。宋代沈括曾考察該城,謂之堅密如石,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利于戰守,贊嘆“赫連之城,深為可法也”。

西魏,設東夏州,領遍城郡、朔方郡、定陽郡、上郡;設北華州,領中部郡、敷城郡

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見于《隋書》。《地理志》云:“延安郡后魏置東夏州,西魏改為延州,置總管府,開皇中,府廢統縣十一,戶五萬三千九百三十九。膚施大業三年置及置延安郡,有豐林山豐林后置魏,曰廣武及遍城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為豐林,大業初又并沃野縣入焉魏平后魏置,并立朔方郡,后周廢郡,并朔方、和政二縣入焉金明有治官,有清水臨真有西魏神木郡、真川縣,后周廢郡,大業初真川入焉延川西魏置,曰文安及置文安郡,開皇初,郡廢,改縣為延川延安西魏置,又置義鄉縣,大業中,廢義鄉入焉因城后魏置,后周廢,尋又置義川西魏置汾州、義川郡,后改州為丹州;后周改縣為丹陽,開皇初,郡廢,改縣曰義川,又廢樂川郡入;大業初,州廢,又拔云巖縣入焉汾川舊曰安平,后周改曰汾川,大業初,廢門山縣入焉咸寧舊曰永寧,西魏改為太平,開皇中改為咸寧。”另記載,大業二年延安南部設富城郡,后改為上郡,統縣五(洛交、內部、三川、富城、洛川)。

唐武德元年(618)改延安郡為延州總管府,領膚施、豐林、延川三縣,管南平、北武、東夏三州;改上郡為富州,領洛交、洛川、三川、伏陸、內部、富城六縣。

宋代,屬永興軍路,設延州、富州、丹州、坊州。這一時期,宋與西夏戰事頻繁,宋代名臣龐籍、范雍、韓琦、范仲淹等在此御敵。宋元祐四年(1089),升延州為延安府。

金置彰武軍部管府。金夏在保安軍(今志丹)置榷場互市。

元置延安路。

明改設延安府。明末陜北農民爆發大起義,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領袖縱橫延安南北。

清仍設延安府,順治年間領三州(富州、綏德州、葭州)16縣(膚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長、清澗、洛川、中部、宜君、米脂、吳堡、神木、府谷)。雍正年間,三州歸省直隸,府領8縣(膚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長)。乾隆年間,又增領定邊、靖邊二縣。同治年間,陜甘回民起義軍和西捻軍張宗禹在延安境內反清,左宗棠率湘軍入境剿撫。較后一支捻軍武裝袁大魁部在永寧山被鎮壓,捻軍運動在*較后失敗。清末,清政府設延長石油官廠,在延長縣鉆成*大陸上*口油井。

民國2年(1913),本境屬榆林道。民國17年(1928),撤道,各縣由省直轄。民國24年(1935),9月,延安南北各縣分屬國民政府陜西省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區。1944年,陜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洛川,初領洛川、甘泉、宜川、富縣、中部、宜君、6縣,后領洛川、黃陵(1944年由中部縣改稱)3縣及黃龍設治局。1948年3月~4月,人民解放軍相繼解放第三行政督察區所轄各縣。

1926年初,李象九、謝子長等創建中共宜川軍隊*、第二特別支部;春夏,陜西省立第四中學(延安)建立中共延安特別支部。是為延安最早的中共地方組織。20世紀30年代,劉志丹、謝子長等在延安境內開展武裝斗爭,創建陜甘邊和陜北兩個革命根據地。1935年11月,稱陜甘省和陜北省。1935年中共中央長征到達吳起鎮。1937年9月,陜甘寧邊區成立,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直隸于邊區政府。1942年始置吳旗縣,屬三邊分區。同年11月,設延屬分區,1月成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延安市及延安、富縣、甘泉、志丹、安塞、子長、延川、延長、固臨10縣(市)。1948年1月,陜甘寧邊區設黃龍分區,轄洛川、黃陵、宜君、宜川、黃龍等10縣;次年2月,增轄富縣。1949年5月,撤延屬分區,設陜北行政區,衛北行政公署駐延安,轄榆林、三邊綏德、黃龍4個分區及延安、延長、延川、子長、安塞、志丹、甘泉7個直屬縣。

1950年5月,撤銷陜北行政公署,成立陜西省延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延安、延長、安塞、志丹、吳旗、甘泉、富縣、洛川、宜川、黃陵、宜君、黃龍12縣。同年10月,改稱陜西省人民政府延安專員公署。1955年5月,又改稱陜西省延安專員公署。1956年10月,延川、子長劃歸延安專區。1964年,富縣改稱富縣。1968年8月18日,成立延安專區革命委員會。次年9月,延安專區改稱延安地區。1970年延安縣析置延安城區(縣級),1972年,延安城區改稱延安市。全區轄1市14縣。1975年8月,延安縣省入延安市。1978年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延安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83年10月,宜君縣劃歸銅川市。1996年11月,國務院批準撤銷延安地區設立延安市,原延安市(縣級)改稱寶塔區,延安市轄1區12縣。

行政區劃/延安市

 建制鎮 建制鄉街道辦事處 區劃概況行政區劃代碼郵政編號
寶塔區 棗園、橋兒溝、青化砭、甘谷驛、南泥灣、柳林、臨鎮、蟠龍、姚店、李渠、河莊坪 萬花山、元龍寺、川口、梁村、官莊、 松樹林、麻洞川、貫屯、馮莊 鳳凰山、南市、 寶塔山 3556平方千米,3個街道辦事處,11個鎮,9個鄉 610602 716000 
延長縣 黑家堡、交口、七里村、張家灘、鄭莊、安河 劉家河、郭旗、羅子山、南河溝、雷赤、安溝  2295平方千米,6個鎮,6個鄉 610621 717100 
延川縣 永坪、延川、文安驛、楊家圪臺、禹居、關莊、賈家坪、延水關 賀家灣、馬家河、高家屯、馮家坪、眼岔寺、土崗  1941平方千米,8個鎮,6個鄉 610622 717200 
子長縣 玉家灣、瓦窯堡、澗峪岔、楊家園子、馬家砭、南溝岔、李家岔、安定 史家畔、熱寺灣、寺灣、余家坪、欒家坪  2405平方千米,8個鎮,5個鄉 610623 717300 
安塞縣 真武洞、沿河灣、坪橋、招安、磚窯灣、化子坪、建華 鐮萬灣、王家灣、王窯、樓坪、高橋  2984平方千米,7個鎮,5個鄉 610624 717400 
志丹縣 保安、旦八、杏河、順寧、金鼎、永寧 張渠、紙坊、雙河、義正、吳堡  3781平方千米,6個鎮,5個鄉 610625 717500 
吳起縣 周灣、吳旗、鐵邊城、門豹 五谷城、長官廟、廟溝、長城、王洼子、吳倉堡、新寨、薛岔  3776平方千米,4個鎮,8個鄉 610626 717600 
甘泉縣 城關、道鎮、下寺灣 高硝、勞山、東溝、石門、橋鎮  2288平方千米,3個鎮,5個鄉 610627 716100 
富縣 富城、直羅、茶坊、張村驛,羊泉、交道、牛武、張家灣 北道德、寺仙、南道德、吉子現、鉗二  4185平方千米,8個鎮,5個鄉 610628 727500 
洛川縣鳳棲、舊縣、槐柏、交口河、土基、石頭、老廟菩堤、朱牛、永鄉、京兆、河章、楊舒、石泉、百益、 秦關 1886平方千米,7個鎮,9個鄉610629727400
宜川縣丹洲、云巖、集義、秋林、閣樓英旺、新市河、高柏、奇峰、交黑、牛家佃、壺口 2945平方千米,5個鎮,7個鄉610630716200
黃龍縣石堡、白馬灘、瓦子街界頭廟、三岔、崾鹼、圪臺、紅石崖、柏峪、范家卓子 2383平方千米,3個鎮,7個鄉610631715700
黃陵縣橋山、店頭、田莊、雙龍、阿黨、隆坊倉村、腰坪、侯莊、太賢 2288平方千米,6個鎮,4個鄉610632727300
合計82個鎮81個鄉3個街道辦37612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延安市

人口

2006年末全市總人口為215.08萬人,比上年末凈增加4.38萬人,增長2.08%。全年出生人口為20499人,死亡5970人。出生率為9.59‰,死亡率4.4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16‰。

民族構成

延安市有24個少數民族共2000多人。少數民族成份主要有:蒙古族、藏族、彝族、回族、維吾爾族、苗族、壯族、布依族、滿族、朝鮮族、侗族、瑤族、土家族傣族、佤族、僳傈族、畬族、東鄉族、景頗族、土、阿昌族、塔吉克族、俄羅斯族、羌族。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寶塔區、黃龍、宜川、黃陵、志丹等縣(區)及長慶油田,延大等大專院校。我市少數民族以回、滿、蒙古族三族為主,占少數民族總數的76.6%,大專以上學歷有357人,中高及職稱37人。

自然資源/延安市

延安自然、人文資源豐富,具有很大的經濟發展潛力。全市土地總面積5556萬畝,人均29畝,且土層深厚、適生作物眾多、發展林果業和畜牧業的前景十分廣闊。在廣袤黃土的深處,蘊藏了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石油儲量4.3億噸,煤炭儲量71億噸,天然氣33億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萬噸,為延安工業經濟的騰飛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

歷史的潮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延安豐厚的人文旅游資源,掩映在蒼松翠柏中的軒轅黃帝陵,是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雄奇壯美的壺口瀑布,象征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北宋時期開鑿的清涼山萬佛洞鐘山石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特別是歷時千年開鑿的鐘山石窟,專家們稱它完全可以和敦煌相媲美。

舉世聞名的棗園、楊家嶺、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舊址,吸引了國內外的游客。這一孔孔土窯洞、石窯洞和低矮瓦房,曾是指揮千軍馬的司令部。

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孕育了韻味淳厚的黃土風情文化。粗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陜北民歌,古樸精美的民間剪紙,熱烈歡快的陜北大秧歌,無不寄托著延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經濟狀況

抗日戰爭時期,在毛澤東主席關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號召下,延安就辦起了許多工廠。現在,延安已成為具有鋼鐵、煤炭、石油、機械、電力、電子、刃具、華工、水泥、陶瓷、防止、塑料、玻璃、卷煙、工藝美術等工業的新興城市。
現有耕地182萬畝。糧食作物以谷子、糜子、小麥和玉米為主,高粱、薯類、豆類等次之。經濟作物有小麻、油菜、烤煙等。基本為一年一熟。建成中小型水庫11座,蓄水2,534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3.8萬畝。
有天然稍林173萬畝,人造林51萬畝,主要分布在延河以南的地區。優勢樹種為遼東櫟、山楊、樺、側柏、油松、水桐等。經濟林木有蘋果、核桃、紅棗、桑、木瓜等。中草藥資源180余種,以甘草、五加皮、桃仁杏仁等產量較大,可支援外地。
2006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453.1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居全省*;財政收入148.1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37億元,人均財力居全省*;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0.8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2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5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8500元。

交通介紹/延安市

公路四通八達,北通包頭,南達西安,東連山西,西接寧夏、甘肅,還有至延長、宜川等各縣及市內各鄉的支線多條。民航與北京、西安、榆林相通。西(安)延(安)鐵路即將通車。

航空

延安機場位于延安市區東二十里鋪。主要為來往西安的飛機,北京也有一班往延安的飛機。飛機進出陜北當然可以免卻顛簸之苦,也能獲得從空中俯瞰黃土高原的機會,可是卻少了對陜北這種地形最切身的體驗。每周四有從延安到北京的往返航班;每周二、四、五、日有到西安的航班。
鐵路

目前進出陜北的鐵路正式營運的只有西安—延安,西安—韓城,北京經石家莊平遙到韓城、包頭神木這幾條線,也只有西安—延安和北京—韓城線上走的旅客多一些。
公路

汽車是進出陜北最主要方式。

從東邊的山西可以經韓城、壺口、吳堡、府谷進入陜西。

若從山西由府谷進入榆林,這條路在山西境內的路況很不好,經常會因修路而繞遠。另一條從山西由吳堡進入榆林綏德,這條路是北京、河北、山西由公路進入陜北的主要道路,也是九曲十八彎,但好處是車輛班次較多。

從南邊,由西安北行,這是主流路線,車次比較多,而且從西安到延安的黃陵,都通了高速。

革命舊址/延安市

二十世紀上半葉,延安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民族英雄劉志丹、謝子長創立的陜北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央紅軍長途征戰的落腳點。從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人民解放斗爭的總后方,十三年間,這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響和改變*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特別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珍貴財富,已經成為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鳳凰山麓革命舊址

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駐地,此期間,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戰爭的戰略轉變時期,并度過了抗日戰爭的*階段——戰略防御階段。

楊家嶺革命舊址

是中共中央駐地舊址,這期間,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后戰場并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棗園革命舊址

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較后勝利,并領導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準備。

王家坪革命舊址

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和八路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中央軍王家坪革命舊址委、八路軍總部在這里領導解放區軍民堅持了八年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后又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南泥灣革命舊址

位于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南泥灣是*共產黨軍墾事業的發祥地,是南泥灣精神的誕生地。

魯迅藝術文學舊址

是當時延安惟一的地道的西式建筑。“魯藝”是*共產黨創辦的*所綜合性藝術學校。1940年,毛澤東題寫校訓:“緊張、嚴肅、刻苦、虛心”。

吳旗鎮革命舊址

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吳旗(當時稱吳起)鎮,進入西北蘇區,從而勝利地結束了中央紅軍的長征。

瓦窯堡革命舊址

位于延安市子長縣瓦窯堡鎮,1935年11月7日~1936年6月21日為中共中央駐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確定了關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路線和策略,史稱“瓦窯堡會議”。

保安革命舊址

保安革命舊址,位于志丹縣城北炮樓山麓,1936年7月3日至1937年1月13日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936年4月民族英雄劉志丹東征犧牲后保安縣更名為志丹縣。

洛川會議舊址

日軍進攻上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了。洛川會議后,紅軍執行毛澤東主席的命令,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八省邊界十三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王家灣革命舊址

位于延安市安塞縣王家灣鄉王家灣村。毛澤東在撰寫了關于西北戰場的作戰方針和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之中等文章。

陜甘寧邊區政府禮堂舊址

位于延安市城內南關街。1937年9月,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邊區政府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領導下,貫徹執行了中共中央提出的“五一施政綱領”。

延安革命紀念館

該館陳列面積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近2000件,還有模型、油畫、雕塑及場景復原等輔助展品,并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增強陳列的動態效果。陳列空間裝置有電子屏幕,播放延安時期的歷史資料片和一些重要團體、人物在延安參觀活動的錄像。

新聞出版革命紀念館

坐落于延安城東海拔1050米的清涼山上,隔延河與嘉嶺山、鳳凰山相望,是**新聞出版專業紀念館,1986年10月建成開館。

延安南區合作社紀念館

南區合作社在為發展邊區經濟、解決延安人民生活供給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柳林村仍保留南區合作社16孔石窯洞和1座磚木結構的5開間兩層小樓。石窯是辦公用房,小樓為營業樓。

“四、八”烈士陵園

1946年4月8日,參加重慶國共和談的中共代表王若飛秦邦憲等乘坐美式運輸機由重慶飛返延安。因云霧蔽日,飛機迷失方向,誤撞山西興縣黑茶山,包括4名美軍機組人員在內的17人全部遇難,史稱“四、八”烈士。

民族英雄劉志丹烈士陵園

劉志丹,名景桂,字子丹(后改為志丹),志丹縣(舊稱保安縣)金鼎鎮蘆子溝村人。1903年10月4日出生,1924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為中共正式黨員。

民族英雄謝子長烈士陵園

謝子長,名德元,字子長,子長縣(舊稱安定縣)李家岔鎮棗樹坪人,生于1897年1月。為陜甘、陜北兩塊革命根據地和*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第二十七軍創始人之一。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龍縣瓦子街鄉政府所在地,是為了紀念解放戰爭時期西北戰場上著名的瓦子街戰役中我軍陣亡的革命英烈而修建的。

湫燕山周恩來遇險地

周恩來乘車從延安出發,前往西安準備同蔣介石會晤,并繼續同國民黨談判,在途經湫燕山時,遭到土匪李清伍等一百多人的襲擊。戰斗中,陳友才、陳國橋等十余人壯烈犧牲,周恩來、張云逸孔石泉等脫險返回延安。

特產/延安市

名貴雜豆

延安產豆,種類繁多,色澤艷麗,顆粒豐潤,品質極佳,營養豐富,為當地出口產品,全市年種植面積4萬公頃,產量數十萬噸。主要品種有紅小豆雙青豆綠豆豇豆豌豆蕓豆扁豆等。以雙青豆為例,色澤青綠、碧如翡翠,富含蛋白質(40%以上)和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用途廣泛,藥食兼備,可煮熟食用,亦可生成豆芽或加工成豆制副食品,是延安主要出口創匯農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荷蘭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延安雜豆在各旅游景區購物點、市區各大超市、旅游紀念品商店均售。一般價格為15元/袋 延安小米 延安小米亦稱粟,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延安人民長期的生產實踐,這里光熱資源充足,晝夜溫差大,養分積累多,因而盛產谷子,成熟后稍加工,即成黃燦燦、香噴噴的小米。延安小米曾對*革命作出過特殊的貢獻,1935年黨中央、毛主席長征到達陜北,小米滋養了千千萬萬的革命戰士,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反動軍隊的飛機和大炮,從此,延安小米傳遍全*。延安小米色澤金黃、顆粒渾圓、晶瑩明亮、粘糯芳香,其蛋白質含量達13%,還富含多種維生素,特別是富含人體既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的賴氨酸和蛋氨酸。小米可蒸、可煮,熬成粥,黃香柔滑、粘糊性強、回味悠長,喝之滿口泛香,可滋陰補虛,民間有“養人”之說,是老幼、孕婦最喜益的食品。近年來,經過科學改良的“延安香米”更是米中佳品,袋裝延安香米已成為重要的旅游商品,供不應求。延安雜豆在各旅游景區購物點、市區各大超市、旅游紀念品商店均售。

延安紅棗

延安紅棗,盛名己久,尤其延川縣的紅棗,更負盛名。延川縣東傍黃河,屬溫帶半干旱區,氣候干燥少雨,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受黃河特殊的地理因素影響,是大棗的理想適生區,已有300多年的栽植歷史。該縣所產團棗、條棗、狗頭棗果實個大、肉厚味甜,為優良優質干鮮品種。所產脆棗,又名吊牙棗,果實大、皮薄色紅,肉白細脆,味甜如蜜,是特佳生食品種,尤為女士和兒童喜食。1982年,朝鮮勞動黨主席金日成訪問西安,品嘗該棗后贊不絕口,隨即向朝鮮引進該縣優質棗樹苗300株。目前該縣共有棗園面積8000公頃,總產二千余噸,稱為“紅棗之鄉”。當地加工的“寶塔牌”紅棗醬、金絲蜜棗醉棗等產品屢獲大獎,已成為外地游客愛不釋手的風味食品。

延安酥梨

延安酥梨,色澤金亮,果面清雅潔凈,皮薄、質細、多汁、味甜,食之清香爽口,營養豐富,并具有保健功效。“生者能清六腑之熱,熟者能滋五臟之陰”,可以潤肺清心,消痰止咳,清熱解毒,是人們喜食水果之一。全市種植4萬余畝,現年產量約萬噸,惟延長和宜川兩縣種植面積較廣。從宜川縣城至壺口瀑布景區沿線,梨園成片成林,春天梨花飄香,秋天果實累累,游客可入園邊吃邊購,隨心所欲,樂之陶陶,又成一景。除酥梨外,延長縣又有“三寶”之一——斤梨,《陜西果樹志》載:“果實大,橢圓形,縱徑9.2厘米,橫徑8.1厘米,平均重470克,*者可達665克。果成熟后金黃色,皮厚、精糙,有明顯凸出的棕色大果點”。斤梨單果重約一斤,因此得名。其果肉純白,味甜多汁,含糖量高,產量高,耐貯藏,易運輸,是當地特有的傳統名優果品,也是游客饋贈親朋好友之佳品山珍野味出林海。 

圣地出精品--延安紫砂陶瓷工藝

延安富儲紫砂土礦,其礦藏厚度大、易開采、品位高,現已勘測的儲量就達5000多萬噸。延安紫砂土具有化學成分穩定、粒度細、可塑性高、燒結溫度低、燒結范圍寬等特點,經檢測,內含鉀、鈉、鐵、鈣、硒及麥飯石等16種有益人體的微量元素,絕不含對人體有害物質。延安紫砂加工工藝始于1942年,后又引進宜興等地的加工工藝,現已成為我國西北地區*紫砂陶瓷工藝品生產基地。其主要產品有高檔茶具、咖啡具、煙具、酒具、文具、電火鍋、花瓶、花盆、掛盤、餐具及各種工藝紀念品,年生產量達2000萬件以上。延安新華陶瓷廠生產的紫砂茶具久負盛名,造型典雅、耐高溫、吸水性能好,無滲漏。泡茶隔夜不餿,可直接置于爐火上燒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味,使茶香更醇郁。久用可使人多吸收有益于健康的微量元素。可防人體面部衰老、色素沉斑、心肌梗塞、膽結石等,還可以防癌、抗癌,是理想的高級保健品。其茶具造型多樣、設計精巧、精工雕飾,壺身杯體上,詩句、書法、繪畫,清麗文雅,令人愛不釋手,是旅游紀念和饋贈親朋的佳品。其產品曾先后榮獲“七五”全國星火計劃成果博覽會金獎,陜西省優質產品獎、首屆*楊凌農博會“后稷金像獎”。

旅游/延安市

延安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全市境內有歷史遺跡5808處,革命紀念地445處,珍藏文物近7萬件。有歷史文物保護景點848處,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個,石窟寺14處,有建于唐代的寶塔等12處古建筑,現存革命舊居140多處。延安是*優秀旅游城市,有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號古墓葬——軒轅黃帝陵(5A)、寶塔山景區(4A)、*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子長鐘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觀方面有延安黃河壺口瀑布(4A)、全國*野生牡丹群和花木蘭故里萬花山、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乾坤灣)、延安國家森林公園、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等。延安是*紅色旅游景點最多、內涵最豐富、知名度*紅色旅游資源富集區,有棗園革命舊址(4A)、楊家嶺革命舊址、王家坪革命舊址、鳳凰山革命舊址、南泥灣、清涼山、延安革命紀念館、延安新聞紀念館、*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等等,紅色旅游資源數量占陜西省紅色資源總量的72%,是全國保存最完整、面積*革命遺址群,被授予“*紅色旅游景點景區”稱號。2012年延安全市年接待中外游客人次已突破2000萬。2013年,黃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順利通過*風景園林學會專家驗收。
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陜北說書、安塞剪紙、陜北秧歌5個項目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有21個民間藝術品種被列入省級民間文化保護項目。

人文景觀

黃帝陵(AAAAA)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Huangdi;YellowEmperor)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為衣冠冢。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號”,號稱“天下*陵”。黃帝陵為全國首批確定的5A級旅游景區。黃帝陵古稱“橋陵”,為*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歷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

寶塔山景區(AAAA)
寶塔山,古稱豐林山,宋時改名為嘉嶺山。現又稱為寶塔山。位于延安城東南方,海拔1135.5米,是名城延安的標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邊有一口明代鑄造的鐵鐘,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曾用它來報時和報警。此外山上還有長達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的石刻藝術。山上現已建成為寶塔山公園,林木蔥郁,環境優美。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筑,曾經為第二套人民幣貳圓券的正面圖案。

鐘山石窟

鐘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西北佛教傳播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位于陜西省子長縣城西15公里處的鐘山南麓,又名萬佛巖、普濟寺、大普濟禪寺、石宮寺。被有關專家譽為"*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見的石窟,藝術價值不在莫高窟、龍門、云崗石窟之下”、“第二個敦煌”。

太和山

太和山又名清涼山,位于延安城北的延河岸上,隔延河水與鳳凰山、寶塔山相望。這里山勢高聳,風景別致。山上保存完好的建筑物有自隋唐至清代的各類石窟,其中萬佛洞是*石窟,窟內四周墻壁上雕刻有神態各異的大小佛像萬余尊,山頂有太和宮,西有尸毗巖、桃花洞、山腰有詩灣、水照延安、月兒井、琵琶橋、定痂泉、仙人洞、琉璃塔等名勝。清涼山東側是延安時期的中央印刷廠、新華廣播電臺、新華通訊社總社、解放日報社、新華書店等革命文物舊址。

*大陸*口油井
*大陸*口油井位于延長縣城西石油希望小學操場,延長油礦的前身“延長石油官廠”,創建于1905年,是*陸上開發最早的油田,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延安是*石油工業的發祥地,延長油礦是*石油工業之母。

秦直道
陜北俗稱“皇上路”“圣人條”,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監修的一條重要軍事要道。其道歷經2000年風雨,大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多處堅硬的路基上只有雜草衍生,竟未長喬木,尤其是甘泉縣境內的方家河秦直道遺跡,跨河引橋橋墩依然存在,夯土層十分清晰。如今,部分完整的秦直道已被列入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然景觀

黃河壺口瀑布(AAAA)
*黃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騰洶涌的氣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位于黃河中游,秦晉大峽谷中段,總面積約60平方千米。號稱“黃河奇觀”,是黃河上*黃色大瀑布,也是*的第二大瀑布。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集黃河峽谷、黃土高原、古塬村寨為一體,展現了黃河流域壯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淀。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評為“*旅游勝地四十佳”,2002年,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
延川黃河蛇曲是發育在秦晉大峽谷中的大型深切嵌入式蛇曲群體,規模宏大,是*干流河道上蛇曲發育規模*、最完好、最密集的蛇曲群。黃河流經延川縣境形成“S”形乾坤大轉彎,古稱河懷灣,其得名于天地、日月、陰陽、剛柔、乾坤之象。黃河在這里陡然急轉,形成了320度大轉彎,被稱之為“天下黃河*灣”。2005年8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審核通過,成為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

延安國家森林公園 
位于陜西省延安市,1992年建園、面積為5446.6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5.6%,是國家惟一的城郊生態型森林公園。

魏塔古村落

魏塔村古樸,寧靜,原生態。沒有城市的喧囂和擁堵。人置身于此,輕松、自由,可尋找到一片心靈寧靜的歸宿,吸引了大量畫家寫生、攝影以及電影拍攝。延安大學藝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院附中、陜西國畫院等在此掛牌并確定為寫生創作基地。先后有許多畫家來此寫生,著名的就有李愛國、袁武、許勇、孫志鈞、陳鈺銘、李乃蔚、鄒立穎、馬新林、邢慶仁、范華、陳曉光、盛沉、張春華、鐘劍秋、廖哲林(臺灣)等人,創作了一批批優秀作品。魏塔成了名符其實的“畫家村”。

萬花山
位于延安市城區西南方向杜甫川,距市區20公里,以漫山遍谷的野生牡丹而聞名。這里是*四大牡丹源生地之一,傳說這里還是是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鄉。這里集中了上萬株野生牡丹,每年的春夏時節,姹紫嫣紅的牡丹競相盛放,香氣襲人,美景怡人。1939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林伯渠等就曾徒步到萬花山觀賞牡丹。

革命事跡

棗園革命舊址(AAAA)

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的棗園村。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現舊址大門石柱兩側尚有康生所書“延園”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共產黨“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較后勝利,并領導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準備。

延安革命紀念館(AAAA)
國家一級博物館。建于1950年1月,原館址在南關交際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1954年遷往楊家嶺原中共中央機關舊址定名為“延安博物館”。1955年遷至城內鳳凰山麓革命舊址院內,改名為“延安革命紀念館”,1973年6月遷往王家坪現址。郭沫若1971年來延參觀時題寫館名。主要宣傳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間,黨中央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領導*革命的光輝歷史,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號工程”。

楊家嶺革命舊址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在此居住。這期間,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后戰場并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

鳳凰山麓革命舊址

中共中央駐地舊址,位于延安市寶塔區鳳凰山腳下,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駐地。在此居住期間,毛澤東寫下了《實踐論》《矛盾論》《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反對自由主義》《國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務》《陜甘寧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后方留守處布告》《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戰爭與戰略問題》等著作。

魯迅藝術文學院舊址
位于延安城東北5公里橋兒溝,現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窯洞數十孔,是當時延安惟一的地道的西式建筑。屬1961年國務院頒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魯藝”是*共產黨創辦的*所綜合性藝術學校。1940年,毛澤東題寫校訓;“緊張、嚴肅、刻苦、虛心”。

南泥灣革命舊址
位于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南泥灣是*共產黨軍墾事業的發祥地,是南泥灣精神的誕生地。

延安新聞紀念館
延安新聞紀念館位于延安城區清涼山南麓,是由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華社、人民日報社、新聞出版署等部門(單位)共同籌資修建而成,是全國*新聞事業專題紀念館。

“四.八”烈士陵園 
1946年4月8日,參加重慶國共和談的中共代表王若飛、秦邦憲等乘坐美式運輸機由重慶飛返延安。因云霧蔽日,飛機迷失方向,誤撞山西興縣黑茶山,包括4名美軍機組人員在內的17人全部遇難,史稱“四·八”烈士。“四·八”烈士陵園是全國*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
*抗日軍政大學于1936年6月1日正式成立,始稱“*人民抗日紅軍大學”,次年改名為“*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校長林彪。至1945年抗戰勝利,總校先后辦學八期,并在全國創建了12所分校、5所陸軍中學和一所附設中學,培養了十多萬名德才兼備的軍政干部,為奪取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軍政人才基礎,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類似“延安市”
與“延安市”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