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政府組織 > 地方政府 > 湖南政府

婁底市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婁底市
網站熱點:
站群導航,婁底市人民政府,市政府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4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4 9:22:28
網站介紹:
婁底市人民政府
網站百科

城市概況/婁底市

婁底位于湖南省中部,東經110°45′40″~112°31′07″,北緯27°12′31″~28°14′27″轄婁星區、經濟開發區、冷水江市、漣源市、雙峰縣和新化縣,總面積8117.6平方千米,2008年末人口418.4萬。
婁底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光旖旎。市內有清代名臣曾國藩故居等人文景觀和各類風景名勝旅游點70多處。湄江風景區、波月洞風景區、洛陽灣古建筑群、水府廟水庫等旅游勝地各具特色、風光迷人。鐘靈毓秀的婁底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晚清外交家曾紀澤、辛亥革命先驅陳天華、中共早期領導人蔡和森、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婁底悠久歷史長河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光輝的篇章。
婁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是湖南省主要的戰略腹地和南北通達、東西連貫的要衢。洛(陽)湛(江)鐵路和湘黔鐵路在這里交匯;上(海)瑞(麗)高速公路與規劃中的太(原)澳(門)高速公路、婁(底)懷(化)高速公路在這里相交;207國道、320國道、1810省道貫穿婁底,婁漣、婁湘高等級公路縱橫湘中。空運亦相當便利,距黃花國際機場僅70分鐘車程。使婁底成為湖南繼株洲之后的又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在全國均有著重大的影響力。
婁底礦產資源豐富,素有“世界銻都”、“百里煤海”和“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已探明可供開采的礦藏達48種,且儲量大,品位高。其中銻礦儲量居世界之冠,煤炭儲量居湖南全省*,石膏、石墨、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屬礦藏在湖南乃至全國名列前茅。
婁底經濟發展迅速,投資環境日益完善。九十年代以來,婁底工業從小到大,由弱轉強,形成了以冶金、建材、煤炭、化工、電力、機械為骨干的工業支柱產業,涌現出了漣源鋼鐵集團、錫礦山閃星銻業有限公司、金竹山電廠等產業典型。近年來,婁底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了日供水量總達60萬噸的水廠、超高壓變電站、第二煤氣源廠等一大批基礎設施,修建了兩條高等級公路和多條市內主要交通干線,開通了40萬門程控電話、20萬部移動電話,建立了與全球聯網的婁底信息港。婁底市中心城區已建成全國有名的森林城市。
婁底正敞開大門,以較優惠的政策、較優美的環境、較優質的服務,竭誠歡迎海內外客商和有識之士前來觀光旅游,投資興業,大展宏圖,共同開發這塊寶地,共圖繁榮富強。

自然地理/婁底市

婁底市境內有山地、丘陵、岡地、平原四種地貌,形態呈山地成片,岡丘交錯成串,岡地如波,平地綿展的特點。

地貌格局

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傾斜。在大地貌格局中,新化縣、冷水江市、漣源市的西南部屬湘西山地區,漣源市的中、東部和婁星區、雙峰縣屬湘中丘陵區。屬于云貴高原向江浙丘陵遞降的過渡帶。南起雙峰縣的豬婆山,到漣源市的龍山(1513米),再到冷水江市的獅子嶺(591米)、癩子嶺(994米)、錫礦山(825米),北至漣源市的參機山紅軍寨(893米),將區境分割成東西二大地域。西部山勢雄厚,峰嶺馳騁,大多為侵蝕、構造、溶蝕地貌,地勢險峻,海拔較高;東部地勢逐步降低,地形起伏平緩,丘岡延綿、平地寬敞,海拔較低。唯雙峰縣東部大多為溶蝕堆積的丘岡平地貌。因下古生代印支期和中生代燕山期地殼運動,花崗巖侵入體局部隆起,形成一線九峰山脈(屬衡山山系)。

地貌輪廓

西部有新化、禾青盆地。其東部盆緣是金竹山錫礦山至鷹嘴巖一線中低山地貌;西部及北部盆緣是由雪峰山所圍成的孤形屏障,海拔高度平均在1000米以上,高于1500米的山峰有九龍池等10座;西南部盆緣由雪峰山余脈天龍山,板子山等組成,平均海拔800~1000米,資江在盆地內由南向北蜿蜒流過。中部北有伏口、四古至紅軍寨的中低山灰巖地貌,南有龍山至豬婆山的中山地貌與之對峙,橋頭河、婁底、楊家灘盆地,雷峰低山夾在其中,形成漣源、婁底向東敞開的E字形地貌。東部雙峰盆地,盆東以九峰山脈為緣,南有花門丘陵群體,北有洪山殿丘陵帶,西有山斗灰巖低山,寬敞的龍田、吳灣、杏子平原岡地展布其中。

綜觀全區地貌形態
 北有九龍池--大熊山--癩子嶺--紅軍寨橫亙的雄厚山體,組成以山地為主的山地地貌。南部有天龍山--大乘山--龍山--五腦嶺--豬婆山--江大山并列的山體,同樣以山地地貌為主,與北部山體對峙。西部由雪峰山脈封閉。中部地勢低凹,堆積平原廣布,溶蝕殘丘成串,剝蝕岡地如波,以平丘岡地貌為主。從新化縣的瑯塘起,南下橫陽、爐觀、洋溪、燎原,至冷水江市的潘橋、禾青,穿透金竹山鼻梁東折至漣源市的荷葉、楊家灘、橋頭河,再到婁底市的漣濱、西陽、萬寶,再轉向雙峰縣的洪山、龍田、吳灣、杏子,則呈“S”型帶狀盆地分布。

婁底境內山脈縱橫,群峰起伏,矗立大小山峰數百座。西部雪峰山脈從新化西部風車巷蜿蜒入境,斜亙西北,主要支脈有天龍山、桐鳳山、奉家山、古臺山、鳳凰山、大熊山和冷水江境內的祖師嶺等;東南部有座落在雙峰縣的九峰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為雙峰、衡陽兩縣的天然分界線;西北部是雪峰山余脈,向漣源伸入,西起白竹山,東至洪家大山,透迤起伏,峰巒重疊,*峰寨子山為漣源與寧鄉的天然界山;中部龍山山脈橫亙,主要山峰有龍山、石坪山、楊材山、仙女寨等,彎曲連綿40余公里。

婁底境內溪水奔流,河網密布,水系完整,水量充沛。全市主要河流有:東部漣水,為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于新邵觀音山,自西向東,流經漣源市、婁星區、雙峰縣,經湘鄉至湘潭縣河口入湘江,境內全長85.85公里,沿途納孫水、湄江、 測水等1-4級支流89條,控制流域面積3906平方公里。 西部資水,由南向北,流經冷水江、新化。經安化柘溪,過益陽注入洞庭湖,貫穿境內西半部,區內流程112公里,有1-4級支流100條,控制流域面積3985平方公里。

 區內各河流水質較好,PH值在正常范圍內,離子總量不高,中等礦化度,適合于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之用。全區年平均降水1406毫米,降水總量113.95億立方米,且西部山區多于東部丘陵平地,直接形成的地表水資源38.87億立方米。外來水資源豐富,共有133.42 億立方米,主要在西部,控制利用少;東部入境水雖不多,但利用較好。地下水年平均為21.6億立方米,年徑流量平均達21.35億立方米,主要公布在北、東、 南部地區、水能理論蘊藏量32.5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14. 26萬千瓦。目前具備人工養殖的水面18萬畝。

 婁底市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既具季風性,又兼具大陸性。其基本特征為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夏季酷熱,冬季寒冷,秋季涼爽;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初多旱;積溫較多,生長期長;氣候類型多樣,立體變化明顯。

 春季開始于3月下旬前期,天氣多變,突晴驟冷。俗話“春無三日晴”,描述了春季天氣多變的特征。4月開始氣溫逐漸回升,5月氣溫上升到20.0℃以上。夏季高溫炎熱。5月底~6月初,太陽輻射日益增強,氣溫升高。6月底~7月初,炎熱少雨,是一年中氣溫*時期。7月份平均氣溫28.0℃以上。秋季始于9月中下旬之交,天氣晴朗,夜間涼爽,晝夜溫差大。冬季始于11月中下旬之交,日平均氣溫一般在10.0℃以下。1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平均氣溫在5.0℃以下,有降雪、積雪和冰凍天氣,低于0℃的日數平均有3.5~5.5天,個別年份較寒冷。

 年平均氣溫16.5~17.5℃,年極端*氣溫40.l℃,年極端*氣溫-12.1℃。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1400毫米,一日間*降水量147.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4~7月。年日照時數1410.4~1621.9小時,年日照率34~37%。年蒸發量1365.6~1521.6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8~80%,年平均風速 l.5~2.0米/秒,多年*風速為20.3米/秒。全年無霜期253~281天。由于光、熱、水基本同季,對農業生產極為有利。

婁底市區域內的地層發育齊全,出露完整,從元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展布。地質構造西北向是弧狀的褶皺及沖斷層等壓性結構面,以及與之伴生的張性斷裂和扭性斷裂;東西向是隆起和凹陷明顯,弧狀褶皺橫跨其上,概言之是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交錯存在。復雜多變的地質構造,造成巖漿活動頻繁多樣,帶來了豐富的成礦物質,加上區域變質的作用,加速了成礦物質的貯存和富集。因而,大自然賜予的這塊寶地,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且礦種齊全。境內已發現47個礦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25種,占全省探明儲量礦種的30%,是湖南礦種較齊全的地區之一。

 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58處,其中大中型礦床36個,以煤炭、建材、有色金屬為主。保有儲量占全國、全世界*位的有銻,占全省*位的有煤、白云石、石灰巖和大理石,占全省第二位的有石墨等,占第三位的有石膏和黃鐵礦,其它如金、鉛、鋅、錳、鎢等礦種的探明儲量也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釩、硅石等礦種,雖然尚未探明儲量,但潛在遠景較大,有望成為未來的優勢礦種。煤炭:婁底市內煤礦資源豐富,品種齊全,有無煙煤、貧煤、瘦煤、肥煤、焦煤等,且品質好,發熱量一般都在4000─5000大卡。

婁底不僅是湖南的重要產煤區,在江南地區也是主要煤炭基地之一。煤炭探明儲量11億噸,以煙煤和無煙煤為主,局部見有石煤。主要分布在冷水江市、漣源市、婁星區以及雙峰西北部和新化東部。鐵:市內共有鐵礦點58處,其中中型礦床2處,分沉積型、風化型和熱液型3種類型。探明儲量4307.6萬噸,保有儲量2946.5萬噸,主要分布于漣源田湖,新化洪水坪、圳上,雙峰鐘嶺、測水,冷水江錫礦山、潘橋等地。石灰石:分布極廣,幾乎隨處可見。不僅儲量大,而且質量好、品種齊,為全國少有。銻:境內共有銻礦點25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2處,均集中在冷水江錫礦山。

 婁底境內錳礦、鐵錳礦、釩礦、石膏礦等金屬和非金屬礦的儲量也很豐富。特別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5月,中南石油局勘探開采的“冷水江一井”綻開了我省*束石油天然氣火苗,標志著冷水江市的石油天然氣試開采已獲圓滿成功,結束我省無油氣歷史,為湘中能源開發又添上了新的一筆。婁底礦產配套較好,空間公布較明顯,有利于統一規劃和綜合開發利用,為婁底成為全省的能源原材料開發區奠定了基礎。

自然資源/婁底市

礦產資源

婁底市區域內的地層發育齊全,出露完整,從元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展布。地質構造西北向是弧狀的褶皺及沖斷層等壓性結構面,以及與之伴生的張性斷裂和扭性斷裂;東西向是隆起和凹陷明顯,弧狀褶皺橫跨其上,概言之是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交錯存在。復雜多變的地質構造,造成巖漿活動頻繁多樣,帶來了豐富的成礦物質,加上區域變質的作用,加速了成礦物質的貯存和富集。因而,大自然賜予的這塊寶地,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且礦種齊全。境內已發現47個礦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25種,占湖南省探明儲量礦種的30%,是湖南礦種較齊全的地區之一。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58處,其中大中型礦床36個,以煤炭、建材、有色金屬為主。保有儲量占*、全世界*位的有銻,
占湖南省*位的有煤、白云石、石灰巖和大理石,占湖南省第二位的有石墨等,占第三位的有石膏和黃鐵礦,其它如金、鉛、鋅、錳、鎢等礦種的探明儲量也在湖南省占有重要地位。釩、硅石等礦種,雖然尚未探明儲量,但潛在遠景較大,有望成為未來的優勢礦種。煤炭:婁底市內煤礦資源豐富,品種齊全,有無煙煤、貧煤、瘦煤、肥煤、焦煤等,且品質好,發熱量一般都在4000─5000大卡。

煤炭資源

婁底不僅是湖南的重要產煤區,在江南地區也是主要煤炭基地之一。煤炭探明儲量11億噸,以煙煤和無煙煤為主,局部見有石煤。主要分布在冷水江市、漣源市、婁星區以及雙峰西北部和新化東部。鐵:市內共有鐵礦點58處,其中中型礦床2處,分沉積型、風化型和熱液型3種類型。探明儲量4307.6萬噸,保有儲量2946.5萬噸,主要分布于漣源田湖,新化洪水坪、圳上,雙峰鐘嶺、測水,冷水江錫礦山、潘橋等地。石灰石:分布極廣,幾乎隨處可見。不僅儲量大,而且質量好、品種齊,為全國少有。銻:境內共有銻礦點25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2處,均集中在冷水江錫礦山。
婁底境內錳礦、鐵錳礦、釩礦、石膏礦等金屬和非金屬礦的儲量也很豐富。特別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5月,中南石油局勘探開采的“冷水江一井”綻開了湖南*束石油天然氣火苗,標志著冷水江市的石油天然氣試開采已獲圓滿成功,結束湖南無油氣歷史,為湘中能源開發又添上了新的一筆。婁底礦產配套較好,空間公布較明顯,有利于統一規劃和綜合開發利用,為婁底成為湖南省的能源原材料開發區奠定了基礎。

歷史沿革/婁底市

因相傳是天上28個星宿中的“婁星”和“氐星”交相輝映之處而得名。

婁底境域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置湘南縣,轄今雙峰、漣源部分地域,
 屬長沙郡。西漢屬長沙國。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連道,轄今雙峰縣測水以西至漣源市藍田等地。西漢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析湘南縣置湘鄉縣,連雙峰、漣源大部分和婁底等縣市,屬長沙郡。三國時分屬衡陽郡、昭陵郡。吳寶鼎元年(266),析昭陵郡置高平縣,今新化縣西部屬之。西晉、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分屬邵陵群。隋屬長沙群。唐、五代、宋朝分屬潭州、邵州。宋熙寧五年(1072),建置新化縣。元代,分屬天臨路、寶慶路。明分屬長沙府、寶慶府。清同明屬。

新化縣成為婁底境內最早的建制縣,在宋代隸屬邵陽郡,元代屬寶慶路,明清屬寶慶府。婁底境內的其他縣市,雙峰一帶,秦時屬長沙郡的湘南縣,漢代以后長期屬湘鄉縣地。漣源一帶,秦至東晉時大部分地域分屬湘南、連道、湘鄉、昭陵等縣,北宋以后,其全部地域便長期分屬湘鄉、邵陽、安化、新化四縣。婁星區一帶從漢代開始,就一直為湘鄉轄地。冷水江一帶在宋以前屬“梅山蠻”地,宋以后長期屬新化縣地。

 民國元年(1912),屬長寶道,民國3年,改為湘江道。民國11年,(1922)取銷道制直屬湖南省。民國29年(1940),分屬湖南省第五、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9年,新*成立初期,境域隸屬益陽專區和邵陽專區。1950年6月,設立錫礦山礦區(縣級),屬邵陽專區;1951年8月,籌建漣源縣、雙峰縣。1952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析湘鄉、安化、邵陽、新化4縣部分行政區域置雙峰縣、藍田縣(7月更名漣源縣)。11月,兩縣劃屬邵陽專區。同年8月,撤銷錫礦山礦區,劃是新化縣管轄。1960年2月,設立婁底市和冷水江市,隸屬邵陽專區。1962年10月,撤銷冷水江市和婁底市,分別并入新化縣和漣源縣。1969年10月,國務院批準恢復冷水江市。

 1977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將邵陽地區析置漣源、邵陽兩個地區。漣源地區轄新化、新邵、邵東、雙峰、漣源5縣和冷水江市,地區機關駐婁底鎮。同年11月,成立漣源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3月,改稱漣源地區行政公署。1980年7月國務院批準恢復婁底市。1982年12月,漣源地區更名為婁底地區。

 1983年2月8日,國務院批復撤銷婁底地區的婁底市和雙峰、漣源縣劃歸湘潭市管轄;冷水江市和邵東、新邵、新化縣劃歸邵陽市管轄;撤銷婁底市,改設為湘潭市婁底區(縣級);撤銷冷水江市和邵東、新邵、新化縣劃歸邵陽市管轄;撤銷婁底市,改設為湘潭市婁底區(縣級);撤銷冷水江市,改設為邵陽市冷水江區(縣級)。實際并未實施,婁底地區名撤實存。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批準恢復婁底地區及其行政公署,原所轄邵東、新邵兩縣劃歸邵陽市管轄,婁底市、冷水江市、雙峰縣、漣源縣、新化縣歸婁底地區管轄。

1987年6月,國務院批準撤銷漣源縣,設立漣源市,所轄行政區域不變。

 1999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婁底撤地設市,原縣級婁底市改名為婁星區。所轄婁星區、漣源市、冷水江市、雙峰縣、新化縣行政區劃不變。

風土人情/婁底市

漣源一帶民間盛行剪紙藝術。相傳,早在300多年前的明代,這一帶人民在歡慶節日之時,或在婚喪喜慶互贈禮品之際,往往用紙剪些吉祥如意的圖案,或張貼于門窗,或裝飾于禮品,久而久之,便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剪紙藝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當地政府采取辦學習班和藝術展覽等方式扶植民間剪紙藝術,培養了一大批農村剪紙骨干隊伍,創作了大批作品,有的發表于各類報刊,有的參加了湖南省美術展覽和全國美術展覽。1981年,農民藝術家梁學先出席了省農村文化藝術表彰大會。1982年,漣源縣文化館收集民間剪紙作品,與地區群眾藝術館合編《漣源剪紙》一書,入選作品64件,109幅。
漣源剪紙風格獨特。在題材上,主要表達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與追求,多為“龍鳳呈祥”“喜燭花瓶”“喜鵲登梅”等;在構圖上,多取對稱形式,不用大邊框,顯得質樸自然;在刀法上,細致圓渾,含蓄耐看。它受到姊妹藝術的深刻影響,與民間刺繡、木雕、漆畫有著密切的聯系。

山歌大意:古代鄉村大戶人家多子多女。威嚴的母親,拘于傳統禮節,以誤了織綾羅為由,不許未婚的小女聽有傷風化的山歌;可是,這位青春美麗的少女,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愛情,她巧妙的反駁:山歌本是古人傳。這首山歌,善于從平常的家庭生活的矛盾沖突中剪材,準確、生動地刻畫出“嚴母”和“巧妹子”兩個鄉村女性的形象。勇敢的愛情,最終會戰勝善偽的禮教。
這鋪陳的詩化情節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凸現了世俗化的審美特征,更富有勃勃的生命力。
新化山歌的藝術表現手法,異常豐富。像《詩經》一樣,每一種手法幾乎都是的綜合運用。這里,我只談比喻和意象。與《詩經》相比,新化山歌更富有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泥土特色。世俗化了的比喻和意象,鮮活生動,易于吟唱相傳,例

如《梽木葉子開花碎渣渣》:
梽木葉子開花碎渣渣 
戀姐還要戀十七、八 
十七、八姑娘三股辮子壓地掃 
玉石金簪滿腦插 
滿腦插,滿腦插 
插過全頭樊梨花 
這是一幅梅山村姑的工筆肖像畫。十七、八的姑娘,長得象盛開的梽木葉子花;
三股烏黑的長辮子落地掃,玉石金簪插滿頭,美得象古代的巾幗英雄樊梨花。“梽木葉子花”的意象是美的,姑娘妝扮成“樊梨花”的比喻是美的,這種追求改善物質條件而取悅于心上人的心理渴望,是美輪美奐的。正因為這種民俗特色和世俗化了的意象、比喻,才是新化山歌的藝術手法,推陳出新,醇香醉人。
在新化山歌中,可俯首拾得新穎別致的比喻和意象,特別是反映粗野的世俗化生活的比喻和意象,更為出彩。例如:田坪鎮山歌手李萼周演唱的山歌《三根絲線兩根青》: 
姐—— 
你十指尖尖是我郎的糖包餅 
一對奶子是我郎的餅包糖 
兩手彎彎是我郎的龍鳳枕 
一身四體是我郎的竹花床 
腿部彎彎是我郎的磨刀石 
羅裙腳下牡丹花是我郎的耍花身
這是一首典型的陶情山歌,山歌的內容是否有傷風化暫且不論。不容置疑,它反映男歡女愛的比喻和意象——如:“糖包餅和餅包糖、龍鳳枕和竹花床”等,既高度生活化,又鮮活生動,達到了較高的愉悅效果。由此看來,世俗化了的比喻和意象,最能體現民間歌手的天才。
“歌謠是民間性情之響”,情歌更能完美體現。古梅山人那種粗獷、驃悍、真率、樸實,在山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新化地區的方言,是梅山文化的基石,是漢、瑤、苗、侗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晶體,形成一種獨特的“土、野、逗、俏”地域語言風格。這種民族化、世俗化的特色語言,更添新化山歌的野趣和神韻。 
與《詩經》相比,新化山歌的語言地域特色更典型、更鮮活、更生活化,更能抒發世俗化的情感,獲得聽眾的愉悅。如《小小姣蓮小小情》:
門前送到后門轉 
眼淚汩汩進繡房 
一來走到床邊拍三板 
罵你木匠師傅冒良心 
別人的花花床兩人困 
我咯花花床上困姐一個人 
二來我走到花花席子拍三板 
罵你篾匠師傅冒良心 
別人的花花席子兩人困 
我咯花花席子困姐一個人 
三來走到花花被子上面拍三板 
罵你彈匠師傅冒良心 
別人的花花被子兩人困 
我咯花花被子蓋姐不蓋郎 
四來走到花花枕頭上拍三板 
罵你裁縫師傅冒良心 
別人的花花枕頭成雙對 
我咯花花枕頭成單冒成雙 
這首情歌的方言俗語很有梅山特色,如: 
眼淚——讀“俺瀝”。 
汩汩——淚汪汪的意思 
花花——漂亮的意思 
困——睡覺的意思。 
冒——沒有的意思。 
《小小姣蓮小小情》,是描述一位思郎情切、又野又癡、又俏又逗的鄉村妹子,
她從天黑到三更沒有盼到幽會的心上人,于是她憂傷地罵床、罵席、罵被又罵枕。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陽雀子叫了的黎明前,把情哥罵來了。這首充滿地地道道梅山土話的山歌,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一位癡心妹子的人物形象,真實而細膩地表達了她一唱三嘆的情感落差和對情愛的執著,使敢愛敢恨的辣妹子躍然紙上。新化山歌,世俗化的審美情趣,是梅山民間歌謠的一個最主要的特征,有待大家共同挖掘。

梅山文化淵源于湘中的梅山地區,大致相當于現今的新化、安化、冷水江、漣源四縣市的全部和雙峰、新邵等周邊部分,總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現講“梅山”,主要指新化、安化一帶。
新化秦屬長沙郡,漢為益陽縣地,隋屬潭州,唐入邵州,五代、宋初,“為梅山蠻踞”,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朝廷采納湖南轉運副使蔡煜所奏,乃以“懷柔之策,工復梅山,建邑置吏,以上梅山置新化縣。
從悠久的歷史遺存看,新化縣槎溪鄉朝陽村雷公山出土了包括第四紀古脊椎動物東方劍齒象等多種動物化石,說明幾萬年前這里衍生著生命;在圳上鄉的觀音洞遺址和茶溪鄉云霄橋紫宮洞遺址的發掘中,可以看出其文化堆積層厚分別為1.5—2米,文化遺存說明新石器時代這里即有人類居住勞作繁衍。在橫陽、茶溪鄉和大洋江三角洲墓及龍爪塘大橋下,出土的青洞禮器和青銅斧、劍等兵器和漢、唐、宋以來的縣城內出土的壺、瓶、錢幣等,以及最近在縣城開發發掘中的厚達2米以上的文化層,都說明了新化縣在縣城在唐宋時期已是具有相當規模,經濟達到一定的繁榮程度。新化盡管屬“蠻峒”,但其文化基本上是融入了楚湘文化之中的并與之同步發展的;可以這樣說,梅山文化實質上就是楚湘文化在新化的具體表現,它蘊藏于這里的民族同情(如生產、生活方式和文娛活動)、民間藝術(山歌、民謠、傳說、武術)、山水景觀(如大熊山),古建筑(明清以來的縣城、北塔、楊氏宗祠院落、龍潭橋)等等,這些都是梅山文化的標志性實體。因此,我想說,梅山文化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融入在各種物體中的物化了的文化積淀;這是一筆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的寶貴財富、保護、發掘、整理、研究這筆財富,使之有利于今天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才是今天我們討論梅山文化的主旨。這種標志性的歷史文化,是祖輩留給我們今人的“家當”,如何使其發揚光大,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增長點,保值增值,是當今城市建設中新的課題。

不久前,國務院下發正式文函,通知湘西鳳凰縣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給鳳凰城的發展無疑注入了活力。曾在民國時期就被譽為“全省*流縣城”、宋治縣、元筑城、明建墻的新化古城,也曾是梅山文化的驕傲。那長2257米,寬6.5米,整齊劃一的青石板街,“城內街巷相連,祠堂廟字、牌房亭閣交錯布局”、
“清時商賈云集、一時鼎盛繁華”之建筑風景,并不比鳳凰縣遜色多少,比起現在懷化市下大力氣保護原貌的黔古街來說,也是別具一格,各有千秋。
一個城鎮,特色文化的積淀是它的靈魂和精華,有了它才會顯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氣和特色。除此,樓高路寬、燈紅酒綠,也只會顯得畸形和蒼白。麗江古城之所以被國際組織確定為人類文化遺產,每年吸引上億人次的參觀,不就是因為它的古城風貌和蘊藏的文化嗎。如果我們在舊城改造建設中既保護了原有的歷史,又有新的規劃建設;即保護了這座城市的歷史根基,又發展了這座城市,使它的內涵更豐富,更具吸引力。這將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業。

社會發展/婁底市

貿易旅游 

2012年婁底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75億元,增長15.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62.62億元,增長15.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5.13億元,增長15.3%;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263.18億元,增長15.5%,餐飲消費額34.57億元,增長14.8%。
在限額以上企業批零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增長17.5%,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20.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5.6%,日用品類增長17.7%,化妝品類增長18.6%,金銀珠寶類增長6.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1.2%,家具類增長6.0%,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6.5%。
婁底市進出口總額完成16.83億美元,下降24.8%,其中進口13.98億美元,下降18.4%,出口2.85億美元,下降45.7%。按企業性質分,國有企業進出口總額10.99億美元,下降31.4%,私營企業4.36億美元,下降19.8%,外商投資企業1.47億美元,增長69.8%。
 婁底市實際到位外資2.37億美元,到位內資220.81億元,分別增長30.5%和40.2%。新批外商投資企業項目4個,實際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個。

交通郵電 

2012年婁底市交通運輸與倉儲郵政業完成增加值52.96億元,增長9.4%。全社會完成公路貨運量1.23億噸,增長24.3%;公路貨物周轉量114.84億噸公里,增長22.8%;公路客運量1.04億人,增長4.7%;公路客運周轉量32.34億人公里,增長4.6%。年末婁底市公路線路里程1.5萬公里,比上年末增長0.96%,婁底市民用汽車保有量17.49萬輛,增長16.0%,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5.53萬輛,增長18.0%。
婁底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4.26億元,增長10.5%,其中電信業務總量23.03億元,增長10.1%,郵政業務總量1.23億元,增長17.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8.60萬戶,下降16.0%;移動電話用戶243.78萬戶,增長12.2%;年末互聯網寬帶用戶33.58萬戶,增長64.8%。
截至2012年底,婁底市共有旅游等級區(點)8家,其中4A級及以上3家。全年接待國內旅游者1080.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4%;接待入境旅游者6.89萬人次,增長20.3%。實現旅游總收入67億元,增長17.5%,其*內旅游收入65.8億元,增長17.7%;旅游外匯收入2025.69萬美元,增長28.4%。

金融保險 

2012年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07.03億元,比年初增加129.66億元,其中個人存款余額560.15億元,比年初增加81.51億元,單位存款余額326.40億元,比年初增加48.42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50.03億元,比年初增加81.01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 269.05億元,比年初增加33.05億元,短期貸款239.31億元,比年初增加42.89億元,票據融資41.62億元,比年初增加5.17億元。
婁底市8家證券公司營業部完成股票基金交易額712.24億元,同比下降21.7%;2家期貨公司完成期貨交易額1258.21億元,增長43.5%。
婁底市22家保險公司完成保費收入21.85億元,增長3.3%,其中財產險收入5.25億元,增長19.7%,壽險收入14.54億元,下降2.4%;各項賠款與給付5.94億元,增長25.0%,其中財產險3.09億元,增長38.1%,壽險2.58億元,增長9.1%。

教育科技  

婁底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68萬人,在校生2.44萬人,畢業生0.73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14萬人,在校生3.52萬人,畢業生1.30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62萬人,在校生7.19萬人,畢業生2.06萬人;初中學校招生4.92萬人,在校生13.95萬人,畢業生4.82萬人;普通小學招生6.0萬人,在校生30.42萬人,畢業生5.29萬人;特殊教育招生111人,在校生650人,畢業生42人;幼兒園在園幼兒8.18萬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
婁底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累計達到50家,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550.56億元,增長0.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31.21億元,增長1.9%。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2.38億元。全年受理申請專利1147件,增長10.6%,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97件,增長17.3%;授予專利權873件,增長61.7%,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0件,增長81.8%。申報*科技計劃項目44項,立項17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85項,立項48項。

文衛體育 

2012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藝術館和文化館6個,博物館和紀念館6個,公共圖書館5個。全年開展各類培訓42期,舉辦各類展覽50多期,接待群眾60多萬人次,圖書館接待讀者40多萬人次,共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8萬場次。工業題材大型現代花鼓戲《鋼之魂》,公演20多場,獲省藝術節田漢大獎和5個單項獎。 
2012年末共有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5座,教育臺1座,城鎮有線電視用戶20.35萬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55%,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45%。
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624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28個,村衛生室348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6個。衛生技術人員14676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6736人,注冊護士4766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1692張,其中醫院7130張,鄉鎮衛生院4562張。
婁底市共有體育館16座,運動場23個,游泳池7個,各種訓練房859個。市縣兩級共舉辦各種體育活動300多場次,開展全民健身運動29項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22萬人,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22個。

社會保障 

2012年末總人口437.78萬人,常住人口381.2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9.56萬人,鄉村人口231.65萬人,城鎮化率為39.23%。人口出生率為13.64‰,死亡率為6.55‰,自然增長率為7.09‰。
2012年婁底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33元,增長13.6%。其中,工資性收入11614元,增長13.0%;經營凈收入3079元,增長13.4%;轉移性收入4207元,增長5.2%;財產性收入684元,增長27.7%。農民人均純收入4762元,增長20.6%,其中工資性收入2482元,增長26.2%;家庭經營純收入1683元,增長11.5%;轉移性收入531元,減少24.1%;財產性收入67元,增長8.1%。
婁底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680元,增長15.7%,其中食品、衣著、醫療保健、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分別增長10.7%、30.2%、13.7%、7.5%和6.7%。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5.2%,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996元,增長14.4%,其中食品、衣著、醫療保健、交通通信和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分別增長3.9%、18.6%、66.5%、5.9%和4.4%。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7.6%,比上年下降4.7個百分點。
婁底市新增城鎮就業人員3.80萬人,比上年增長10.2%,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80萬人,比上年減少5.3%,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音樂美術 

每年在北京所舉辦的個人書畫展中,婁底籍藝術家占據了湖南省的2/3強;即將開幕的“藝術湖南——湖南美術家晉京精品展”,婁底市就有20幅作品被選送……婁底市文聯引入考核機制,樂當文藝家們的“貼心保姆”,帶來該市文藝事業大繁榮。
通過機制創新,成功完善自我“造血”功能的婁底市文聯,一改過去對藝術家協會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甘當協會和文藝家的“貼心保姆”。對舉辦展覽、文藝研討會的藝術家,市文聯積極幫他們跑經費、拉贊助;對重點作品重點作家,市文聯主動上門服務,幫助確定主題、探討修改意見。婁底市藝術家的創作熱情空前高漲。一大批文學藝術作品開始在湖南省乃至*顯露影響。其中,紀實文學《憨山畫傳》、音樂作品《啄木鳥》、攝像作品《家園的故事》等榮獲省“五個一工程獎”;書畫藝術出現國內有名的“婁底現象”;戲劇《村官是個堂客們》獲得*第八屆“映山紅藝術節”金獎,實現了婁底戲劇在*獲獎零的突破。

人文景觀/婁底市

婁底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光旖旎。市內有清代名臣曾國藩故居等人文景觀和各類風景名勝旅游點70多處。湄江風景區、波月洞風景區、洛陽灣古建筑群、水府廟水庫等旅游勝地各具特色、風光迷人。鐘靈毓秀的婁底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晚清外交家曾紀澤、辛亥革命先驅陳天華、中共早期領導人蔡和森、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婁底悠久歷史長河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光輝的篇章。

湄江

湄江風景區地處湘中腹地、漣源市北部,交通、通訊便利,具備食、宿、行、游、娛、購整體服務功能。1993年被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依其獨特的巖溶地質、地貌,今年正在申報*地質公園。
它的自然景觀類型為巖溶地貌,有著千資百態的地表和地下景觀,具備了建立國家地質公園的基本條件。湄江獨特的地質景觀,明顯區別于云南石林、廣西桂林、湖南張家界等著名景觀而獨具一格。
湄江溶洞數量之多,種類齊全,國內少見。十里畫廊是國內少見的獨特地質地貌景觀,具有地質構造科研價值。仙人府的薄層狀灰巖類硅質巖形成的溶洞,國內罕見。觀音巖下的蓮花涌泉是由地下溶洞裂隙形成的涌泉,終年不斷,且有五個泉眼,似沸水嘩嘩,引人入勝。藏君洞國寶廳的石樁,高達16米,圍徑需12人合抱。古神州是一處較大的溶洞,四層自生橋,造形奇特,得天獨厚。香爐山的風動石,一人用手可搖動,但幾十人推不倒。香爐山一石八景,也是一處絕妙天成的巖石雕塑。 
湄江風景區是地質、地貌考察、科研和觀光旅游的良好場地。它有十大景區:仙女寨觀音巖藏君洞、塞海湖、龍泉峽、古神州、仙人府、大江口、黃羅灣、香爐山。

梅山龍宮

梅山龍宮位于資水之濱的婁底市新化縣。這一獨特的洞天福地,其地下溶洞鬼斧神工。梅山龍宮是有九層樓高的巨大地下溶洞群,由上萬個溶洞組成,洞府現已探明的長度為2876米,包括那466米的神秘陰河,該河可劃船游覽,曲徑通幽,美景琳瑯滿目.
洞內有大量形態各異的流石景觀,美不勝收。其中更有四大溶洞景觀之絕:一是洞府云天絕世景觀,其層樓空間結構,規模宏大、布局天成、水陸遙相呼應;二是哪吒出世絕世景觀,一個從中裂開的巨大的天然鐘乳石蓮、一葉剝落的花瓣以及帶有紅色血團的哪吒肉身組成。三是形似霧淞的白色非重力水沉積物絕世景觀;四是水中金山絕世景觀,景點頂部有數百萬根潔白無瑕、美妙絕倫的鵝管和姿態各異、層次分明的鐘乳石,底端是一巧妙天成的瑤池,池底水平如鏡,池的一側是一座自然形成的攔水壩。
更妙的是“孔子游學”:一個身穿長衫的老人,面容慈祥,背著行囊,懷中還抱著一個書童,在燈光下顯得栩栩如生。據稱,這樣和真人同等大小,表情生動、細節逼真、形象傳神的景觀在世界溶洞中是極為罕見的。

蔡和森紀念館

該館位于雙峰縣城復興路與書院路交匯處,1987年7月1日建成開館,總建筑面積1624平方米,正門上方是聶榮臻元帥題寫的“蔡和森同志紀念館”館額。館前為蔡和森廣場,豎立9米高的紀念碑,碑文由陳云同志同志親筆題寫,頂層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館內陳列有蔡和森同志從青少年時代勤奮學習到為*革命奮斗終身的文物、照片、著作等140多件。1995年3月30日,蔡和森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館前蔡和森、向警予、蔡暢、葛健豪四人群塑破土奠基。同年,該館被確定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大熊山森林公園

大熊山位于新化縣北端,與安化縣接壤,距新化縣城50多公里,總面積73平方公里。這里險峰如林,古木參天,多出異獸,是新化重要的林區和美麗壯觀的風景區。2003年6月27目,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式掛牌開園。 
從錫溪凼上行數里,有樊家洞瀑布,峭壁橫斷,飛流崩瀉,落差在200多米,洪水期瀑流寬達15米, 水聲如雷,震人心魄。
大熊山主峰"九龍池"位于樊家洞西北20余里,海拔1622米,是婁底*高峰。峰頂有一池,水深如墨,清涼徹骨,九股清泉從池底涌出,咕咚之聲清雅悅耳。相傳遠古大熊山有九座峰巒,盡得天地之靈氣,黃帝登熊山時將其點化為九條金龍,從池中遁入東海。自此池中涌出九股清泉,直通龍宮。九龍池因此得名。從這里極目遠眺,林海蒼茫,云霧迷離,疑臨蓬萊仙境。 
大熊山是一座難得的自然植物園。九龍池四周是莽莽蒼蒼的原始次生林,保存著許多珍貴樹種,其中有被譽為"活化石"的銀杏,有在其他地方已瀕臨絕滅的連香樹、金錢柳、羅柏、天師粟等。大熊山還有許多珍稀飛禽走獸,如豺狼、花面貍、穿山甲、山雞、錦雞、畫眉等。

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曾國藩的侯府,坐落在位于湖南婁底市雙峰縣東部的荷葉鎮富托村, 與湘鄉市、湘潭縣、衡山縣、衡陽縣毗鄰,總占地面幟四萬多半方米,主體建筑近一萬平方米,是典型的沿中軸線對稱的明清回廊式建筑群體。富厚堂座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鰲魚山從東南西三面把富厚堂圍住。從遠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張圍椅中。周圍自然環境優美,后山上樹木茂密,古樹參天。門前是一片較開闊的平地,平地中有小河向東流去,平地四周峰巒疊嶂,群山環抱。曾國藩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曾國藩故居已被有關部門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仙女峰

在市北部,距藍田約35公里處,又名紫華峰。相傳唐朝時候曾有九女在此山修煉成仙,化鶴飛身,瑞映此峰,因而得名。在群山起伏之中,唯此峰突立,高達980多米,聳峙于大橋、桂花兩鄉之間,登高極目,大有"上觀碧落星辰近,下視紅塵世界遙"之勢。峰頂有紫華庵,又名仙女廟,創建于清初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庵碑記述:"自唐世界,有九仙女化鶴飛身,瑞映此峰,興發乾隆,考有始祖瑞明,于順治癸已年間創修殿宇,上下三棟"。還有山門一座,以及和尚居室與雜屋。山門高約5米、寬6米,門額正中刻有"紫華庵"三字,上層有"雙龍戲珠"浮雕,頂端有一個造型精致的"佛"字。兩旁門框各雕一門神。山門前稍左有巖泉、水井,四季常清,可供飲用。門前右方有一石,形狀如杵臼,相傳是仙女搗藥用的。進山門沿石板路到*殿,登37級石階至第二殿,再上三級石階便是第三殿。殿內立有佛像,壁上繪有仙女美容。除*、二殿是磚木結構以外,山門、殿基和第三殿均系石料建筑,三殿相連,聳立峰頂,綠樹掩映,如仙臺瓊閣。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64年),山門八亭記載:"嘗聞仙女名山,古今可觀,人皆仰望,豐樂(當時此地屬安化縣豐樂鄉)*境也"。今從黃旗坳至仙女峰頂,途中仙麓亭、禁碑猶存,登山道路,曲折崎嶇,三十六亭,步步趨高,蜿蜒而上點綴山林,別具風光,峰頂紫華庵遺跡尚存,山門挺立,碑文可辨,石臼如故,泉水長流。其自然景色,依然如畫。若春光融融之天,云蒸霞蔚,霧繞山林,景物朦朧,使人有飄飄欲仙之感;夏天炎熱之時,綠樹蔽日,泉水潺潺,涼風習習,游人仿佛置身于避暑勝地;秋高氣爽之日,天高云淡,麗日風輕,舉目環顧,四周山巒,田園村舍,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紫鵲界梯田

紫鵲界秦人梯田,位于新化縣水車鎮。她集云南哈尼梯田的大氣、廣西龍勝梯田的壯美、菲律賓巴拉韋梯田的險峻和越南沙壩梯田的飄逸于一身,總面積近6萬畝,集中成片的有2萬余畝,坡度在25-40度,最陡達50度以上,且層層疊疊于海拔500米—1100米之間,共400余級,蔚為壯觀。

置身于新化縣水車的紫鵲界,你不能不被它的蒼茫它的樸素所打動。六萬多畝梯田,美麗絕倫的原野,粗獷的基調,沉厚的民俗,一望無際喲。坦蕩大氣的造型,儼然梯田王國。無怪乎它入選為*風景名勝并申報世界遺產預備名錄。

紫鵲界是一本蒼茫的歷史典籍。一頁頁記載著這里的先民沉甸甸的生活滄桑,記載著他們通俗的悲喜和淳樸的傳奇。觸摸土地,似乎有一種體溫抵達掌心,那是先民們剽悍的胸膛、精魂、氣息、脈動。有風掠過,梯田上空彌散一種親近的氣息。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多年歷史,想當年,那些避秦的遺民,逃亡到這逶迤的群山中,狩獵、開荒,他們的汗水他們的血肉他們的智慧融入了紫鵲界的蒼茫,先民輝煌的杰作,是一種凝固的本土舞蹈。

位置:位于新化縣西部山區水車鎮境內,距新化縣城70多公里。 

面積:近6萬畝,集中成片的有2萬余畝。

經濟概況/婁底市

經濟發展提速增效。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為449.51億元,增長15.2%,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態勢。其中,*產業增加值87.69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217.14億元,增長20.2%;第三產業增加值144.68億元,增長13.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1565元,增長14.1%。財政收入增長較快,據快報統計,全市財政總收入32.75億元,增長25.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05億元,增長24.3%。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在全市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9.5:48.3:32.2,呈現出"二三一"產業結構特點,工業主導地位凸顯。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23.77億元,增長60.2%;實現利稅48.34億元,增長37.9%;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21.9%;園區工業增勢強勁,全年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4.91億元,增長65.7%;非公有制經濟加速發展,完成增加值193.46億元,增長17.8%,占全市GDP比重的43%,比重上升7.5個百分點。
新型工業化進程提速。全市工業實現增加值199.92億元,增長21.1%,
比全市GDP增速高5.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2.62億元,增長24.6%,增幅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規模工業總量在全省排名第8位。其中輕工業增加值8.81億元,增長40.1%;重工業增加值163.81億元,增長23.8%。全市重點培育的十大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77.24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主營收入的83%。全市新增規模工業企業93家,工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由2006年的31個增加到50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新產品產值9.54億元,增長29.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黑色金屬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21.9%,非金屬礦物制品增長52.9%,采掘業增長36.8%,制造業增長26.8%,電力、熱力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4.4%。企業創新步伐加快,國內*熱軋帶卷在漣鋼問世;"閃星牌"商標成為繼漣鋼"雙菱牌"之后的第二個"*商標"。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54.0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1.3%,比上年提高9.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產品銷售收入176.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為30.8%,比上年提高5.2個百分點。
主要產品產量較快增長。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原煤生產705.01萬噸,增長28.9%;發電量78.97億千瓦小時,增長38.4%%;鋼材產量630.03萬噸,增長16.2%;十種有色金屬6.81萬噸,增長1.9%;純堿9.17萬噸,增長14.9%;水泥407.76萬噸,增長31.8%;化肥(折純)25.17萬噸,增長16.7%。

行政區劃/婁底市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婁底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婁星區,面積428平方千米,人口43萬人(2006年)。
冷水江市,面積 436平方千米,人口 35萬。郵政編碼417500。市人民政府駐冷水江街道。
漣源市,面積1895平方千米,人口109萬。郵政編碼417100。市人民政府駐藍田街道。
雙峰縣,面積1713平方千米,人口89萬。郵政編碼417700。縣人民政府駐永豐鎮。 
新化縣,面積3635平方千米,人口129萬。郵政編碼417600。縣人民政府駐上梅鎮。

現任領導/婁底市

職務
姓名
市委書記李薦國
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懿文[18] 
政府副市長陳蕾[19]   
市委副書記徐文龍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文君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雷紹業
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周純良
市委常委、副市長謝志雄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伍美華

地方名人/婁底市

蔡暢,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湖南雙峰人。 

蔡和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湖南雙峰人。

熊清泉,湖南省委書記、書畫家,湖南雙峰人。 
肖志恒,廣東省委秘書長,湖南新化人
龔佳禾,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湖南新化人
羅和秋,湖南省人事廳副廳長、巡視員,湖南漣源人。 
易煉紅,中共岳陽市委書記,湖南漣源人。 
譚談,*作協副主席,湖南漣源人。 
吳奇修湖南省糧食局局長,湖南漣源人。
傅國良,湖南省體育局局長,湖南漣源人。 
禹奇才,湛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廣州大學副校長,湖南雙峰人。 
秦科才,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副省長,湖南雙峰人。 
陳蕓田,湖南省人大副主任,湖南雙峰人。 
方鼎英,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湖南新化人。 
鐘林,重工業部副部長,湖南雙峰人。 
曾憲植,全國婦聯副主席,湖南雙峰人。 
秦科才,河南省副省長,湖南雙峰人。 
劉淑金,中共湖南省委委員,湖南新化人。 
李聚奎,上將、石油工業部部長,湖南漣源人。 
鄒庚壬,蘭州軍區副司令員、中將,湖南新化人。 
龔谷成,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中將,湖南新化人。 
毛國斌,廣西軍區副政治委員、少將,湖南漣源人。 
劉化錦,軍事經濟學院訓練部部長、副院長、院長、少將,湖南新化人。 
鄒志美,蘭州軍區空軍政治部副主任,湖南新化人。 
陳秉臣,海軍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兼舟山基地司令員、少將,湖南雙峰人。 
陸紹庭,海軍海軍工程學院政治委員,湖南新化人。 
段達球,總政治部直工部部長,湖南新化人。 
賀賢書,海南軍區政治委員、少將,湖南雙峰人。 
曾求騰,湖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少將,湖南漣源人。 
曾家修,解放軍206醫院病理科主任、少將,湖南新化人。 
謝玉久,山西省軍區副政委、少將,湖南漣源人。
袁樸,二級上將,湖南新化人。 
宋希濂,中將,湖南雙峰人。 
方鼎英,中將,湖南新化人。
李文,中將,湖南新化人。 
陳正湘,中將,湖南新化人。 
羅云,少將,湖南漣源人。 
姜齊賢,少將,湖南婁底人。 
匡斌,少將,湖南雙峰人。 
張信威,*工程院院士,湖南婁底人。 
鄧起東,*科學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謝和平,*工程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曾昭掄,*科學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劉筠,*工程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劉耕陶,*工程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曾蘇民,*工程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曾益新,*科學院院士,湖南漣源人。 
余彭年,彭年實業董事長,湖南漣源人。 
梁穩根,三一集團董事長,湖南漣源人。 
周建和,莊勝集團總裁,湖南雙峰人。 
伍躍時,長沙新大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湖南新化人。 
邱則有,長沙巨星輕質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婁底人。 
陳響蓮,婁底響蓮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湖南冷水江人。 
劉曉劍,長沙圣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漣源人。 
曾赳雄,湖南天雄企業集團總經理,湖南漣源人。 
陳德勛,深圳市恒立清潔公司董事長,湖南雙峰人。 
顏光美,中山大學副校長,湖南婁底人。 
李平,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校長,湖南漣源人。 
劉海藩,中央黨校副校長、經濟學家,湖南漣源人。 
禹奇才,廣州大學副校長,湖南雙峰人。 
朱堅真,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湖南雙峰人。 
謝建新,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湖南雙峰人。 
謝和平,四川大學校長,湖南雙峰人。 
王繼平,湘潭大學副校長,湖南雙峰人。 
王燦芝,女航空教育家,湖南雙峰人。 
李亭植,*醫科大學校長,湖南雙峰人。 
成仿吾,*人民大學校長,湖南新化人。 
湘女,歌唱家,湖南婁底人。 
諶蓉,歌唱家,湖南冷水江人。 
謝冰瑩,現代女作家,湖南冷水江人。 
顏家龍,書畫家,湖南漣源人。
謝禹堯,“烙畫怪才”,湖南婁底人。 
廖志理,作家,湖南漣源人。 
蕭育軒,作家,湖南漣源人。 
楊衡鐘(弘征),湖南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湖南新化人。 
彭利銘,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湖南漣源人。 
李普,新華社副社長,湖南漣源人。 
蔣牧良,*作家協會湖南分會主席,湖南漣源人。 
曾景初,畫家,湖南雙峰人。 
曹明求,國畫家(一級美術師),湖南雙峰人。 
歐陽謙叔,湖北省歌劇團一級作曲家,湖南雙峰人。 
王憨山,畫家,湖南雙峰人。 
羅紹志,作家、研究員,湖南雙峰人。 
曾昭橘,南京博物館館長、考古學家,湖南雙峰人。 
康移風,畫家,湖南新化人。 
楊小燕,世界橋牌冠軍,湖南新化人。 
伍湘梅,舉重世界冠軍,湖南新化人。 
曾星玲,舉重世界冠軍,湖南新化人。 
王曉天,歷史學家,湖南新化人。 
梁紹輝,歷史學家,湖南漣源人。 
王魯湘,清華大學工藝美院教授、美學專家,湖南漣源人。 
周慶元,教育學專家,湖南婁底人。 
肖欣湖,南十佳新聞工作者,湖南漣源人。 
毛炳漢,文學家,湖南漣源人。 
陳旭麓,歷史學家,湖南雙峰人。 
張蘇輝,湖南省社會工作者協會委,湖南雙峰人。 
宋宜山,臺灣國民黨立法委員,湖南雙峰人。 
邱任,美國科學院院士,湖南漣源人。 
譚添三,湘菜大師,湖南漣源人。 
肖欣,湖南十佳新聞工作者(記者),湖南漣源人。 
李臨莊,全國勞動模范,湖南漣源人。 
成希颙,航務工程專家,湖南婁底人。 
李振翩,細菌病毒學家,湖南婁底人。 
謝定中,化工專家,湖南冷水江人。 
朱菱,電機設計專家,湖南漣源人。 
廖遇平,放療專家,湖南漣源人。 
潭濟才,昆蟲學專家,湖南雙峰人。 
歐陽湘達,計算機技術應用專家,湖南雙峰人。 
朱懷安,核物理專家,湖南雙峰人。 
王抗援,路工程機械專家,湖南雙峰人。 
何覺民,小麥栽培與育種專家,湖南新化人。 
周先和,化工專家,湖南新化人。 
楊治元,地球物理學專家,湖南新化人。 
鄔恩九,實驗核物理學家,湖南新化人。 
張蘇輝,社會學家,湖南雙峰人。 
鄒文開,社會學家,湖南新化人。 
劉金初,社會學家,湖南新化人。 
羅盛教,國際主義戰士,湖南新化人。 
陳佑甫,*人民解放軍特等功臣,湖南新化人。 
段振華,冠捷科技集團副總裁兼*區總經理,湖南新化人。 
李中,社會活動家,湖南雙峰人。 
禹之謨,民主革命先驅,湖南雙峰人。 
陳天華,*同盟會書記,湖南新化人。 
王則鳴,烈士,湖南雙峰人。 
曹仰山,紅十軍團參謀長、烈士,湖南雙峰人。 
曾國藩,(清)軍機大學士,湖南雙峰人。 
曾國荃,(清)兩江總督,湖南雙峰人。 
曾紀澤,(清)外交官、曾國藩之子,湖南雙峰人。 
李續賓,(清)安徽巡撫,湖南雙峰人。 
游智開,(清)廣東巡撫,湖南新化人。 
羅澤南,清朝將領,湖南雙峰人。 
劉蓉,湘軍將領,湖南雙峰人。 
羅澤甫,湘軍將領,湖南雙峰人。
楊昌浚,兵部尚書,湖南婁底人。 
謝振定,“燒車御史”,湖南雙峰人。
類似“婁底市”
與“婁底市”相關的網站